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农村土地流转中耕地占补出现“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现象,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粮食直补政策作用偏差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农业纯收入逼近于零,农户种粮积极性持续走低.建议政府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评估考核机制,制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标准,尝试实行财政补贴与商品粮供给数量挂钩的补贴制度并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供给,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1%的人口,  相似文献   

3.
4.
农地流转会对粮食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农地流转主要通过影响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这四个因素来影响粮食总产量。当耕地的流向不同时,这四个因素的变化方向也不同。通过定性分析发现:当耕地流向普通农户或家庭农场时,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当耕地流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时,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消极的、负向的。政府应对农地流转进行干预,根据流向不同采取差别化政策。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农地流转政策演变、基本态势以及流转中出现的"去粮化"行为动因分析发现: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我国粮食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为规避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建议农地优先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农地流转费用指导标准、规避农地流转政府强制行为、加强对农地使用用途监管和完善流转农地种粮低收益补贴等。  相似文献   

6.
罗文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94-6596
介绍了秀山县农地流转的成效和特点,分析了秀山县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就农地流转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认清农地流转本质、发展非农产业、发展农村合作化组织等对策建议,以期建立农地流转长效机制,完善农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化、规模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种粮面积比例下降,经济作物比例逐渐增加,农地流转呈现"非粮化"趋势。研究宁夏农地流转及种植结构变化,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供给十分必要而紧迫。在梳理农地流转非粮化文献资料的同时,分析宁夏农地流转现状及非粮化原因,最后提出建立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曹天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08-17810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影响农地流转推进缓慢的原因,据此从产权、社会保障体系、融资渠道、农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旨在推进农地快速、合理、规范流转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验农村劳动力外流、农地流转以及其他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对中国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和对粮食安全的间接影响。【方法】利用2001—2020年连续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两个角度构建影响粮食生产的模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第一,农业劳动力外流显著地正向影响粮食产量。第二,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显著地正向影响粮食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承包耕地流转的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结论】国家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近非农就业机会。同时,政府应通过试点创新的方式建立更有效的农地流转政策,推动建立透明化、公开化和制度化的土地交易市场,确保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的粮食安全应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即能够生产或购入本国所必需的粮食并合理地分配给本国人民特别是最贫困居民。实现第一个要求,并不等于同时能满足第二个要求,后者还意味着居民要拥有必要的购买能力。因此,要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不仅涉及生产和科技,而且,对粮食的宏观和微观管理至为重要。印度在半个世纪以来,尽管还不能实现所有贫民都能获得足够的粮食,但较之过去,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印度粮食的供给印度自独立,尤其是6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1年,全印粮食总产量只有5082万t,1997年达到了2亿t,…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柏  李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98-13699,13702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原始的生产资料,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根本与关键都在于土地。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和方法,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詹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710-7711,77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对农地流转的发展状况、动因、限制因素及效果等问题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应从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3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研究结论: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土地产权管理,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流转是当今农村改革政策中的重点和热点.关于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多以规范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的较少.利用2011年在陕西关中地区调查的221份样本,结合修正的C-D生产模型,分析了农用地流转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不规范的农用地流转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效应;各类农用地投入要素对粮食单产均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方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28-13431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内在要求。收益分配是土地流转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界定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内涵,探究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内在机理和形式,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流转方式下收益分配的矛盾及其影响,是推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进一步规范现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制定流转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创新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张岑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8-14310
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必然性,土地流转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契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法规不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相关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农民群众和地方政府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土地流转政策执行难;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转变地方官员的思想和作风,引导农民形成科学的土地流转观;大力推进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7.
资金流入不足、土地流转困难和劳动力转移迟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推行农村土地证券化,可以有效的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土地更大范围流转,加快劳动力转移。在阐述我国农村实行土地证券化条件的基础上,对土地证券化的两种典型模式发行抵押贷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分别以江津模式和南海模式为例,说明土地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失为改善我国农地流转情况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会理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格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3):153-155
土地问题是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促进农地使用权的规范、有序、合理流转是贯彻《土地承包经营法》、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会理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志伟  郭田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43-13144,13179
首先阐释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的意义,然后重点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改革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国家层面和广东省层面梳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相关的理论基础,对比分析重庆"地票"模式、芜湖"直接入市"模式和广州白云"部分出让"和"土地出让价款+配建物业"模式成功的实践探索,进而提出在全国具有普适性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