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松嫩平原黑土区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区域尺度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中部为研究区,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多重分形结合方法,探究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通过方差分析法明确高程及土地利用类型对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7.896和53.371 g·kg~(-1),处于较高水平,变异系数分别为0.462和0.498,均为中等变异;地统计学分析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块金系数分别为0.626和0.712,说明有机质均具有中等相关性,东北至西南方向和北向南方向土壤有机质均逐渐降低,高斯模型为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最佳拟合模型;多重分形分析表明,0~20 cm土层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略低于20~40 cm土层,低值决定其空间变异性;方差分析表明,高程越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机质含量排序为:林地耕地草地。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质低值信息、高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郑江  王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04-105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铅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铅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铅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有效态铅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金伟  赵前程  王灵  于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8-16049,16052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锌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有效态锌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锌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锌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南疆岳普湖县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寻找耕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为耕地土壤改良、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GI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对研究区耕地土壤进行采集,分析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研究区土壤总体表现出养分不足的特征,4种养分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结论]有机质、碱解氮与速效钾含量的分布规律主要与土壤母质、气候条件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有关,而有效磷的分布规律主要与施肥及耕作方式的影响有关.在研究区土地耕种过程中,应注意节水保肥,防止养分损失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有效B、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pH值及有效Ca、Mg、Z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小,有机质及有效N、K、S、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P、Zn、Mn较为缺乏,Ca、Mg、Cu和B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养分缺乏程度为N>Zn>K>P>Mn,缺Fe、缺S土壤较少。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浙江宁波市三七市镇1个面积为256.2hm^2的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的C0/(C0+C)〈2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碱解氮和有效磷的C0/(C0+C)为25%~75%,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通过Kriging插值并依据养分的分级标准,所得的空间变异图能很好地反映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状况.几种养分要素中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丰富,而速效钾的含量处于中低水平,有机质和pH的空间变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红壤蔗区土壤有效硅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块面积约24 km2的低丘红壤蔗区中,测定了土壤表层175个土样的土壤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有效硅平均含量较低(117.7mg/kg),变异系数为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的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硅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变程为5 km。Kriging方法绘制的等值线图显示,土壤有效硅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与地形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估计值标准差分布图增补采样点可提高插值精度,为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粘粒、速效钾、有机质、pH的C0/(C0+C)变化范围是37.27%~49.66%,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2~3级;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2~4级;而粘粒则分布在3~4级,说明该地区肥力指标基本上处于中等级别。  相似文献   

9.
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新疆洛浦县多鲁乡哈拉浦村小麦地耕层土壤速效养分进行空间变间变异研究,其土壤速效养分变异均属中等变异,幅度在18;~33;.应用地质统计学分析其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比值在9.2;~18.9;,表明空间变异主要由土壤母质、地形、气候等非人为因素引起;土壤速效磷、钾具有中等相关性,C0/C0+C比值分别为50.7;和44.8;,表明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人为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0.
关中平原区土壤5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及分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规律及分布特征,选择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新集村为试验区,在219 hm2耕地上用网格法采集364个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对其5种微量元素B、Fe、Mn、Zn和Cu有效含量的空间变异进行地统计学分析,并结合Kriging插值结果对其不同级别含量的分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B、Fe、Mn、Zn和Cu的理论半方差模型分别符合线性、指数、球状、指数和线性模型,有效B和Mn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有效Cu、Fe和Zn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5种微量元素最大相关距离依次为:B、Cu>Zn>Mn>Fe,最大相关距离为648~1 855.1 m;5种微量元素表现出条带状和斑块状空间分布;有效Fe、Mn、Zn和Cu的含量分布与土壤水分有关,有效B的分布与土壤酸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庆安县南部1993、2000和2003年监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为数据源,利用SPSS和GIS软件对庆安县南部土壤养分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庆安县南部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具逐年下降的趋势,空间变异强度为中等,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态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44个表层土壤(0~20cm)样点速效磷的化验数据,应用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名山县城东乡漂洗水稻土速效磷在田间尺度下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6.51±15.85mg/kg,具有较强的变异性;速效磷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空间插值结果呈块状分布;pH、坡向与速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而坡度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机质、高程与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程、坡度与有机质对速效磷含量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郑江  王灵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155-157,167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铅的空间变异特征。[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铅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该地区有效态铅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铅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有效态铅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该区域铅空间污染源的识别,污染风险评估和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创造安全、清洁的生产环境和选择合理的蔬菜种植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滴灌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分布特征,对棉花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揭示滴灌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3个处理土壤碱解氮的变化趋势相同,随深度增加均呈下降的趋势,40~60cm土层的碱解氮质量分数的曲线较为平缓,3个处理0~60cm垂直变异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由于棉株从苗期进入蕾期对氮素的需求量较大,碱解氮质量分数会急剧降低;而进入铃期到吐絮期后,棉花对氮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其质量分数又有所回升。各处理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的时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滴灌棉田棉花的磷素需求量在出苗后1~40d逐渐减小,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40d后,棉花进入蕾期,棉株对磷素的吸收量增大,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明显降低,盛花期后开始回升,直至吐絮期开始平缓下降至稳定;各处理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随生育期的变化表现为较平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嫩江县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异质性。采集土壤表层0~20 cm土样6 900个,采集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面积约35.6万hm2,进行化验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异系数均在0.1~1.0,为中等变异;土壤速效磷的理论模型均为指数模型;速效氮和速效钾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速效磷、速效钾的C0/(C0+C)分别为49.9%、50.2%,在25%~75%,变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而速效氮的C0/(C0+C)为79.5%,变量空间相关性较弱,表明土壤养分速效氮受随机性因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仇正跻  喜巧梅  马泉虎  杨柳  李慧  刘燕霞 《宁夏农林科技》2013,(11):40-43,103,F0002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了宁夏红寺堡孙家滩园区(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插值,制作了土壤碱解氮(AN)、速效钾(AK)、速效磷(AP)、全氮(TN)、全磷(TP)、有机质(OM)及pH的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速效磷变异系数最大为82%,pH变异系数最小为4%,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全磷>全氮>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pH.各土壤养分都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pH、速效钾、全磷和有机质符合球状模型,碱解氮和速效磷符合线性模型,而全氮符合指数模型.在空间自相关范围上,全氮最大为37 750m,全磷最小为1 340 m.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等值线图,各种土样养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施肥等因素的影响,且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分布规律,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较低.该研究揭示了孙家滩园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实施精准农业和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改丽  邓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82-11685
[目的]为了解黔西南州植烟土壤磷含量区域特征.[方法]分析了黔西南州6个植烟县69个土壤样本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状况.[结果]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全磷总体上较高,平均值为0.82 g/kg,变幅为0.29~ 1.91 g/kg,变异系数为38.79%,速效磷总体上较适宜,平均值为19.15 mg/kg,变幅为2.58~ 142.51 mg/kg,变异系数为110.65%,速效磷含量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26.04%;主产烟县植烟土壤全磷含量平均在0.52 ~0.94g/kg,兴义市、晴隆县、贞丰县的植烟土壤全磷含量极显著高于普安县,主产烟县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在7.01 ~23.93 mg/kg,按从高到低依次为:兴义市>兴仁县>贞丰县>晴隆县>安龙县>普安县;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全磷以捧乍镇最高,窝沿镇最低,速效磷含量以捧乍镇最高,以白沙镇最低;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全磷含量以中壤土最高,沙土最低,速效磷含量以重壤土最高,沙土最低,不同土壤质地间全磷、速效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黔西南州烟土壤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都呈斑块状分布态势.[结论]全磷含量从中部方向分别向西北部和东南部呈减少的趋势,速效磷含量从东部和西南部分别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方向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湘西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布状况。[方法]测定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交换性钙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湘西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湘西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丰富,平均值为1 688.01 mg/kg,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20.29%。不同县之间的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差异达0.01显著水平,保靖县、芦溪县相对较高,古丈县、凤凰县相对较低。不同植烟土壤类型的交换性钙含量差异达0.05显著水平,红壤、黄壤和灰黄土的交换性钙含量相对较高,浅灰黄泥的交换性钙含量相对较低。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差异不显著。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Kriging插值图显示,湘西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呈有规律地分布,在龙山县北部、永顺县东部、保靖县西部、芦溪县南部各有一个高值区,在永顺县北部、古丈县中部、凤凰县西北部各有一个低值区。[结论]湘西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丰富,但不同地块间土壤钙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摸清龙岩市果园土壤有效养分状况,并探索土壤pH及有机质对有效养分的影响,为科学指导果农施肥,提高果树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对龙岩市具有代表性的果园土壤进行取样,共采集66个土样,测定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对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评价其丰缺情况,并就有效养分与pH及有机质间做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龙岩市果园土壤碱解氮处于极丰富水平,平均为159 mg·kg−1;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平均为26.3 mg·kg−1;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为148 mg·kg−1。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在中等至极丰富水平范围内的样品数分别达93.94%、98.48%、57.58%。有效钙处于缺乏水平,平均为536.3 mg·kg−1,有效钙在缺乏至极缺水平范围内的样品数达77.27%。有效锌处于丰富水平,平均为2.5 mg·kg−1,全部样品均在中等至极丰富水平范围内。有效镁、有效硼均处于极缺水平,平均分别为29.9、0.16 mg·kg−1,全部样品的有效镁、有效硼均在缺乏至极缺水平范围内。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与pH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有机质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有效磷和速效钾与有机质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龙岩市果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相对富足,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相对匮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以及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与pH均存在曲线关系,曲线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沙地不同植被群落对小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沙质荒漠化地区两种典型植被群落下的土壤以0.3 m等间距的网格取样(n=81),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微尺度空间变异进行地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氏针茅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的半方差函数呈线性模型,本氏针茅群落下表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调查范围内没有空间相关性。油蒿灌丛周围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可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来描述,表层有机质含量的独立间距为1.25 m,有效磷含量的独立间距为1.14 m,均与油蒿灌丛的冠幅相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论】两种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差异显著;在亚米采样尺度上,本氏针茅群落下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变异较小,而油蒿灌丛群落下表层有机质、有效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以灌丛群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