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斌 《乡村科技》2019,(10):54-55
林业建设过程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占有重要地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效果会影响生物物种的多样化与生态平衡。建立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有助于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效果,使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由于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严重匮乏,所以本文将在全面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业科学》2007,(5):102-102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设的云南省首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该种质资源库将建设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保存设施和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三江源头,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诸多独特的适应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水生生物物种,这些物种维系了高原水体生态,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具有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我省水生野生生物分布、种类、现状、濒危程度和目前保护情况,探讨了今后有效开展水生野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西热带农业》2007,(4):43-43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设的云南省首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该种质资源库将建设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保存设施和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及  相似文献   

5.
白桦 《新农业》2023,(7):37-38
野生动植物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之一,对丰富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和生态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其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更多野生动植物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地,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刻不容缓。同时,也应该注重濒危物种的管理,才能促进人类与动植物的和谐共处。本文主要探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濒危物种管理。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植物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与宝贵财富,只有对其加强保护,维护物种安全才 能实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野生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如果不能对其加以保护,就会影响 生态平衡。要实现生物多样性,就要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保护 对策。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是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贸易物种和产品增多、贸易形式多样、频度增大.我国在野生动植物贸易管理立法与执法、行政与技术措施、发展产业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创造国际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日益国际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我国野生动植物贸易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改进和完善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约工作,必须要处理好对外关系,抓紧改进审批管理,完善贸易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之一,对我国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与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我国森林与草原锐减,湿地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加大,给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濒危物种受到严 重威胁。对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濒危物种的管理尤为重要,可以促进野生动植物健康生 长和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中国是名列濒危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但仍然存在着诸如立法体系庞杂、立法效力低下、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立法目的滞后,执法不力、司法不严等问题.建议采取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保护地建设体系和野生动植物种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发展规划等措施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野生紫斑牡丹是我国特有植物,观赏价值极高,根皮供药用,属渐危种,是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扩大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对维持生态平衡、恢复原始结构、防止物种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物种资源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野生动物产业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健康的野生动物产业发展和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说明了野生动物产业促进野生动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指出其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由此对野外资源的管理造成的压力。结合依法管理,分析说明了我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明显不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修改,增设野生动物产业相关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12.
林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46-14447,14452
新疆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加强对新疆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应当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强行政管理。为此,笔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背景下,以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对实地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社区居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认知围绕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发展、国家公园科学研究价值、国家代表性展开,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认知最为强烈;社区居民的认知受国家公园管理主体、游客、象征物等因素影响,其中,国家公园管理主体对社区居民的管理方式决定着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态度,社区居民在与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认识,同时受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逐渐意识到自己所生活的地域转变成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4.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方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使我国湿地公园管理有序、健康地发展,针对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和附加分等6类项目23个因子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范围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评估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最后,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了试评估。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江苏省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区现状,分析了江苏省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江苏省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佳  李俊清  丛日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53-8654
为了更好地保护酒泉市西部地区野生动植物,探讨了该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即要加快水利项目的建设,建立节水、高效、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引导,同时要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以确保该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城市野生动物管理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从物种、生境以及景观角度对哈尔滨城市野生动物管理技术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对一些重要的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应建立城市保护区,维持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利用种群增长曲线,采用隔离、避孕等方法对部分增长过快的物种数量进行控制,以提高群落内部的物种多样性,并按干扰等级进行分级管理,解决城市发展与维持城市野生动物多样性之间的矛盾;选取代理种对群落进行管理,使监测的结果更准确;对于外来种的养殖和贸易应建立许可证制度,根据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栖息地生境质量的提高,还可以进行重引入的尝试,在此过程中应引进更多的三级消费者,以填补生态位中的空缺;结合城市野生动物的特点管理生境,以满足不同时期野生动物的要求,为野生动物提供多种隐蔽资源;加强斑块间的廊道建设,增强城市绿地的连接度,减轻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有限的生境内支持更多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8.
吴朔桦  周舟  杨朝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84-14086,14088
动物福利是指给予动物满足其康乐的外部条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检视,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存在对虐待、伤害动物等行为规制的缺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不足等问题,“活熊取胆事件”即是最好的例证.建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借鉴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做法,吸纳动物福利保护的理念,构建多元化的野生动物福利保护制度,严格规制虐待野生动物的行为,加强对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野生动物的经营利用管理,在野生动物标记制度和标志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管理,建立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和调控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经营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20.
国家公园划界分区理论研究进展及问题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资源受到责、权、利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明确边界范围和分区规划,才可能形成对国家公园范围的国土空间有效用途管制。边界划分是保护地有效的管理工具,但是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划界分区则是管理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阐述岛屿生物地理学、集合种群、景观生态学3种保护地划界分区理论的优劣势,梳理国家公园划界分区存在的问题,探讨以自然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划界分区所涉及的因素,构建基于“生态边界阈值”为指导原则的划界分区方法,为国家公园的发展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