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国产印楝种子中印楝素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国产印楝(Azdirachta indica A.Juss)种子中分 离得到化合物FI5,经波变分析确定其结构为印楝素,并验证了印楝素的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2.
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几十年来从印楝植株的各个部分分离和鉴定出来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为我国印楝的研究及综合利用印楝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印楝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分析和分离提取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印楝种子、叶片和树皮都含有多种有机活性成分,其中杀虫活性最高的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分离提取这些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化合物,必须几种方法结合;目前可供选用组合的常用方法有12种。  相似文献   

4.
6种楝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楝科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 ,在药用、杀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是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植物种类之一。印楝属和楝属的 6种植物中对昆虫活性最高的次生物质主要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除印楝素、川楝素、Salannin、Nimbin外 ,还有新近发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Marrangin、拒食剂Volkensin等。指出加快楝科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把其作为化学农药的先导化合物而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杂环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酰胺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而引起广泛关注,将酰胺基团引入到各种不同的杂环结构中,通过结构修饰能产生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使得它在新型超高效农药创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杂环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重点介绍了五元杂环、六元杂环、苯并杂环酰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展望了该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楝科植物叶抽提物对中华稻蝗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大叶桃花心木等11种楝科植物叶的甲醇粗提物测试中华稻蝗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叶桃花心木与毛麻楝的拒食率最高,分别为87.4%与86.9%。毒杀活性较高的有大叶桃花心木与红果米仔兰,施药后9d,触杀处理死亡率分别为90%和83.3%,而胃毒处理的均为94.4%,并且试虫受处理后,体重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7.
楝科植物次生化合物及其构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楝科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柠檬类化化合物按其4个环开裂的不同情况可分为10个组类。这些化合物对昆虫生物活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化合物的环结构以及一些官能团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8.
本品为印楝种子中提取的印楝素生物活性成份为主配制而成的高效、低毒植物源杀虫剂。对昆虫具有拒食和胃毒等活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印楝、川楝等主要植物性杀虫剂的活性成分、作用方式、生物活性、害虫的中毒症状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印楝素干粉及印楝素A、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建立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浸提法制备印楝素干粉,HPLC法检测印楝素含量,叶碟法测定生物活性。【结果】处理24 h后,印楝素干粉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2龄幼虫和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 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0.28和70.71μg·m L~(-1),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印楝素A和印楝素B。【结论】该干粉制备方法不仅简单有效,且生物活性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谢兵  蔡小华  冯育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31-4333
[目的]对米仔兰中环戊烷并苯呋喃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1H NMR、13C 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MT法对其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结果]从米仔兰枝叶中分离得到6个包含环戊烷并苯呋喃结构的化合物,鉴定分别是roca-glamide、aglaroxin E、3'-Hydroxyrocaglafolin、3'-Hydroxyaglamide、rocaglaol和cyclorocaglamide。在极低的浓度下,化合物1~5分别对肿瘤细胞株A-539和MCF-7显示出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2和6在米仔兰植物中首次被发现;化合物1~5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
鉴于芳香聚酮化合物在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该文综述了细菌芳香聚酮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讨论了四类芳香聚酮的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以及芳香聚酮生物合成机理研究的基础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组合生物合成新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芝麻酚为原料,经烷基化、Claisen重排及酰基化等反应合成了1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细辛素的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x和IR等方法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3a和3b杀虫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两种宋果灵酯化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宋果灵羟基酰化后对其活性和毒性的影响。[方法]宋果灵经过乙酰化、丙酰化得到相应的宋果灵酯化产物。[结果]所得化合物对苜蓿蚜均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化合物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认。[结论]该试验可为植物源高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细辛素的构效关系,为创制新农药提供线索,以芝麻酚为原料合成了细辛素及其6种衍生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d、3e、3f为新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3b和3g杀虫活性最显著,校正死亡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6.
辫根七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辫根七为原料,经过回流提取、系统溶剂萃取,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对各供试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辫根七中极性成分和非极性成分均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但以极性成分稍强.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是生物碱.经柱层析获得5种物质,有2种物质对3龄粘虫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1种物质对粘虫具有诱食活性.这种既具有高拒食活性成分,又含有诱食活性成分的物质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7.
孙诗清  程建  王玉洁  朱长俊  徐薇  刘晓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33-12635,12652
灵菌红素是一类含三吡咯骨架结构的天然红色素,目前主要由一些微生物产生,具有抗癌、免疫抑制、抗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抗癌药物开发,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生物活性、微生物资源及发酵生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聂丽  尹艺林  郑蕾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54-1155
设计合成了苯氧乙酰基硫脲类衍生物 ,并用1 HNMR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水稻、黄瓜等幼苗根和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桦褶孔菌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桦褶孔菌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评价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桦褶孔菌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31种化合物,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达到12.9%,其他主要成分是三十四烷(9.4%)、二十四烷(6.4%)、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4.5%)、9(11)−脱氢麦角甾醇苯甲酸酯(3.2%)、二十烷(2.3%)、二十一烷(2.3%)、2, 4−二叔丁基苯酚(2.2%)等。桦褶孔菌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O2·、·OH和ABTS+·的清除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EC50值分别为(115.81 ± 4.75)、(40.72 ± 3.71)、(185.26 ± 5.22)、(687.63 ± 6.53)μg/mL。桦褶孔菌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3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四联球菌3种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最低抑制浓度为3.91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