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究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投入、农业人力资本的共同作用下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和扩展的C-D生产函数对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而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25.4%,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建议]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合理配置支农资金,确保支农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科研成果产出,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技术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余霜  李光  冉瑞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919-1922
以四川省典型丘陵农业大县——泸县为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8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泸县农业劳动力、土地、化肥、机械、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加快泸县农业经济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计划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青岛市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科技计划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其对农业经济产生短期的负向作用后,始终保持着正向作用;而农业经济不是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其对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始终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农业信息化的贡献率最大,为51.741%;其次是农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贡献率为36.829%。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呈正向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河南省农业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但农业总产值不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息化投入与农业总产值互为Granger原因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是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基于新疆200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农业科技资源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106.93%;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长期良性状态。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就短期而言,农业科技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不稳定性,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尚岩  聂彦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04-6205,6208
通过协整分析,对河北省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科技经费投入每增长1%,带动农业经济平均增长0.45%。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不仅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其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为了确定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以2000—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 6.0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农业和牧业都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渔业和林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和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渔业和林业,可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峨边彝族自治县2004~2016年教育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初步分析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回归散点图检验二者的线性关系,利用协整分析法分析二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建立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短期内教育投入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415%;长期内教育投入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5601%。对此,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对彝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设立教育帮扶基金来优化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广义农业科技投入出发,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建模方法对山西省1990~2012年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多变量动态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和效率受到区域资源禀赋影响,农业科研支出有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农业技术人员投入效率低、农业机械和农业化肥投入效率不显著。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的农业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再运用一系列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对我国近几年的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2者之间具有很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其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协整理论,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而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席桂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52-15954
以1989~2010年河南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农业经济增长数据为依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在不同的滞后期,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今后河南省应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能值分析法对2008年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状况、运行效率和环境负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能值1.24×1021 sej,产出能值1.32×1021 sej,净能值产出率1.18%,环境负载率6.10%,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191.00,属于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4.
台商农业投资对福建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江芳  林翊 《农学学报》2011,1(10):69-74
为了研究台资对福建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用1991-2009年福建农业总产值、福建农业实际利用台资等面板数据,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福建农业利用台资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与福建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台商农业投资的变化会引起福建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同方向变化,如果台商农业投资变化1%,那么将引起福建农业生产总值变化0.674183%,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33228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这说明二者存在动态均衡机制。因此台商农业投资对福建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福建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会影响台商农业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农产品错位营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62-10164
错位营销是与趋同竞争相对立的策略,其特点主要是在差别中寻求发展,因此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笔者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农产品营销体系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①依托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组建农业产业协会;②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组建专业经济联合体;③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组建专业技术研究会;④依托基层供销和商业部门组建专业合作社。利用农产品错位营销能够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因此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中应当注意:一是精准目标市场定位;二是力推无公害农产品;三是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吕洁华  黎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19-12720,12740
根据2000~2013年农业各部门总产值与比重的数据,计算出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弹性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存在差异,虽然各产业部门对我国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同时,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1—2014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3项环境污染指标的面板数据,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环境3效应为基础进行EKC检验。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正好与传统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规律吻合,而我国目前仍处于EKC曲线的前期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与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01-7502,7540
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值以及建立回归模型2种方式分别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业(种植业)与农业经济增长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林业比重与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牧业、渔业比重与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8年海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与1990年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3,说明在1991~2008年期间的海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其农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