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3次,720、360g/hm2两个剂量的防效可达到88.01%和83.6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并且对番茄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选用适宜用量的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以番茄品种东农707为试材,研究了4个剂量的8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8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较好,均达68.5%~89.3%,使用时推荐剂量为8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0g·hm-2,于番茄灰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开始喷药,间隔7d喷药3~4次。  相似文献   

3.
设施草莓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栽培条件下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最好,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中轮换或交替使用可减少和预防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对路药剂,本文选择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咪鲜胺纳米农药7 500 g/hm~2与常规药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 mL/hm~2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对油菜安全,于油菜盛花初期施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菌核病防效较好,分别达84.62%和74.38%,适合在本地推广;咪鲜胺纳米农药7 500 g/hm~2、25%咪鲜胺乳油1 500 mL/hm~2对菌核病防效一般,仅为37.15%和19.23%,不适合在防治油菜菌核病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灰霉病是开封地区温室大棚的主要病害,常规药剂防效大大减低。为了筛选防治灰霉病药剂和研究开封地区灰霉菌的抗药性情况,我们选取了市场上防治灰霉病的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研究表明:60%烟酰啶菌乙可湿性粉剂对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可达89.2%,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40%嘧霉胺悬乳剂、26%嘧胺乙霉威水分散粒剂、30%嘧霉福美双悬乳剂、2亿个/g木霉菌在第2次施药后14d防效均在73.47%以上,生产上也可使用;灰霉菌对常规药剂50%多菌灵和50%腐霉利已产生抗性.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了由百菌清和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复配而成的烟剂农药新品种-10.2 % 百利烟剂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其防效达73.59 %~85.09 %,高于组分单剂,使用的适宜剂量为750 g/hm2~1 200 g/hm2,持效期为7天。  相似文献   

7.
三种生物制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三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理想,其中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 00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病叶和病果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防效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可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为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粟俊  李威  杨俊  梁平 《农技服务》2022,(12):19-21
筛选在黔东南州防治蓝莓灰霉病的最佳药剂,为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蓝莓园田间不同种药剂喷雾防治方法,比较蓝莓植株灰霉病病情指数及药剂防效。结果表明:30%异菌·腐霉利悬浮剂100 mL/667m2喷施后的蓝莓叶、花病情指数分别为2.9、1.1;防效分别为73.82%、81.80%,均显著高于其余药剂处理;其次是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喷施后的蓝莓叶、花病情指数分别为2.4、1.7;防效分别为70.45%、75.39%。生产上可推荐使用30%异菌·腐霉利悬浮剂100 mL/667m2、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为防蓝莓灰霉病抗药性增强,应2种杀菌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 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 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 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 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对福建省三明市烟草灰霉病菌更具抑制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菌剂对烟草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毒力表现为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悬浮剂>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对烟草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91.04%、89.39%和88.06%。[结论]推荐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用于生产上对烟草灰霉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苏州市铁皮石斛灰霉病对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并筛选替代药剂,试验研究了50%氟啶胺悬浮剂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3 500倍液喷雾,每间隔10 d喷1次,视病害发生情况,连续喷3~4次,其中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农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药剂,分别为:40%多菌灵悬浮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药剂安全性、防效进行评价。【结果】5个杀菌剂的EC50值差异显著(P<0.05),相关系数均高于0.9,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几种药剂均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均对油菜安全。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效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96%,产量最高。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达到75.32%和78.49%。【结论】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g/667m2,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g/667m2,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g/667m2,能够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13.
嚓霉胺和异菌眼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抗番茄灰霉病作用进行了连续2 a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嘧霉胺和异菌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5.43和8.73 mg/L;当分别以1 170和1 125 g/hm2浓度处理番茄植株时,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74%以上,明显高于对照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4种杀虫剂对小麦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对小麦长管蚜有较好防效的高效新型杀虫剂及合理使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对麦长管蚜进行防治.[结果]药后7 d,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2.5,30和45 ga.i./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6.15;、99.76;和99.39;,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25;毗蚜酮悬浮剂60,90和120 ga.i./hm2三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6.26;、97.83;和95.35;,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10;烯啶虫胺水剂22.5,30和45 ga.i./hm2三处理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62.50;、48.07;和79.51;,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各试验药剂处理对小麦安全,无药害.[结论]防治麦长管蚜可用:20;吮虫眯可湿性粉剂22.5-30 ga.i./hm2、25;吡蚜酮悬浮剂60-90 ga.i./hm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a.i./hm2,加水喷雾防治,对麦长管蚜均表现了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几种抗病毒药剂对辣椒病毒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试验1.5%植病灵水乳剂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0%丁香酚水乳剂500倍液对防治辣椒病毒病的病指和防效。[结果]1.5%植病灵水乳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20%丁香酚水乳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分别达82.83%、80.25%和79.62%,效果显著。[结论]1.5%植病灵水乳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20%丁香酚水乳剂是防治辣椒病毒病的较好药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室试验方法,研究咯菌腈、啶酰菌胺、嘧霉胺、乙霉威.多菌灵、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6种杀菌剂对设施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以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理想药剂。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啶酰菌胺(用量750g/hm2)、50%咯菌腈(用量750g/hm2)2个处理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显著,对病叶和病果的平均防效分别达79.16%、87.95%和77.20%、85.84%;40%嘧霉胺(用量1 550g/hm2)、60%乙霉威.多菌灵(用量1 800g/hm2)2个处理对番茄灰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病叶和病果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3.15%、66.71%和70.48%、62.65%;50%腐霉利(用量1 500g/hm2)、70%甲基硫菌灵(用量2 580g/hm2)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结合田间试验,筛选七叶一枝花灰霉病菌的最佳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啶菌噁唑乳油、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剂、43%戊唑醇悬浮剂、40%嘧霉胺悬浮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及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对七叶一枝花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选取4种毒力较高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5%啶菌噁唑乳油、40%嘧霉胺悬浮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七叶一枝花灰霉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42 2、0.052 6、0.017 2、0.124 9 mg·L-1。田间试验表明,0.1 g·L-1 50%咯菌腈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3.90%;0.25 g·L-1 25%啶菌噁唑和0.5 g·L-1 40%嘧霉胺次之,防治效果分别为79.40%和76.73%;0.625 g·L-1 50%腐霉利的防治效果最低,仅65.3...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壤处理的谷子田除草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播前土壤喷雾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谷子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明确其合理使用剂量,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测定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J药后60d,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5、180和210 ga.i./hm2处理、38;莠去津悬浮剂1 824 mL a.i./hm2处理和2 280 mL a.i./hm2处理对谷子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在76;以上,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80 g a.i./hm2处理和210g a.i./hm2处理对谷子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均在74;以上,对一年生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从除草剂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考虑,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和38;莠去津悬浮剂可推荐用于新疆谷子田播前土壤喷雾使用.  相似文献   

19.
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防治沿江地区小麦田杂草的理想药剂,将8种药剂与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防除冬小麦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9%骠马水乳剂防效最好,72%麦草双除王可湿性粉剂、10%金飘乳油、10%威骠乳油525mL/hm2+20%金馒头可湿性粉剂270g/hm2、10%骠豹乳油、麦佳可湿性粉剂防效依次次之,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防效再次之,10%金锄可湿性粉剂和10%臣鑫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这9种药剂施药量按推荐用量施用,均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