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ALA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的果实品质效果。【方法】以露地克瑞森无核葡萄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ALA对克瑞森葡萄果实糖酸含量、果实纵横径、花青素含量及PAL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ALA处理能明显增加果实的纵、横径;叶片内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12.03%;果实糖酸比平均值与对照相比增幅可达106.21%;果皮花青素的积累量及其合成相关PAL的活性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幅分别达到194.71%、82.35%;克瑞森果皮中花青素与其合成相关的PAL酶活性、果肉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果肉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以100 mg/L 的ALA的促进效果最好,外源ALA处理可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大小及糖酸比,促进果实风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着色。  相似文献   

2.
为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荒漠地区设施园艺中的推广和应用,以番茄和辣椒为材料,设置清水、叶面肥和外源ALA(5-氨基乙酰丙酸)3个处理,研究外源ALA和叶面肥处理对荒漠区番茄和辣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LA和叶面肥均可促进荒漠区番茄和辣椒的生长,并显著改善果实相关品质。其中ALA处理的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冠径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5.45%、8.33%、13.69%和8.58%,辣椒叶片数提高22.79%;番茄果实固酸比提高8.86%,辣椒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8.59%,并且还能够提高番茄和辣椒的产量。可见,ALA和叶面肥对荒漠区设施番茄和辣椒的生长都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前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为ALA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金鹏超冠"番茄品种为试材,采前用ALA(0.06 g/m2)对番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ALA对番茄果实硬度及相关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0~1℃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硬度、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ALA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经ALA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20.9%;果实蛋白质含量提高31.4%;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固酸比明显提高;但对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ALA处理不影响番茄冷藏过程中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但可降低其高峰值,并维持果实硬度;ALA处理降低了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ALA处理冷藏后期SOD、POD、CAT活性整体上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前ALA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同时不会降低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为试材,初步研究了采前叶面喷施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番茄果实采后冷藏期间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ALA处理不影响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但可使其呼吸值减小;ALA处理可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下降,冷藏后期果实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时间延缓;在整个冷藏过程中,经ALA处理的果实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酸度有所下降,果实的固酸比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5-氨基乙酰丙酸(ALA)、芸薹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3种外源物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在转色初期,整株分别喷施ALA(50、75、100、125、150 mg/L)、BR(0.10、0.25、0.50、0.75、1.00 mg/L)和ABA(10、20、30、40、50 mg/L),直至有水滴滴下,分析不同处理对葡萄色泽指数及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穗质量、单粒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ALA、BR和ABA处理后的果实颜色指数(CIRG)及果皮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相比对照显著提高且随着各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基本在ALA 100 mg/L、BR 0.75 mg/L和ABA 40 mg/L处达到峰值,而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果实内可滴定酸含量相比对照显著降低,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各处理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提升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4>A3>C4>C3>A4>B3...  相似文献   

6.
以转色前的早白花桃为试材,用10 mg/L 5-氨基乙酰丙酸(ALA)溶液喷施叶片和果实,探讨ALA处理对桃果实品质与枝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同时喷施ALA能促进果实的软化,提高单果质量,增幅约为18.59%,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分别增加11.98%、5.37%、3.05%;ALA处理对果实颜色、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ALA处理对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及叶面积无明显影响,但提高了比叶重。  相似文献   

7.
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以白熟期"红颜"草莓为材料,分别对其喷施100 mmol/L蔗糖、100 mmol/L葡萄糖、100 mmol/L果糖以及上述3种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结果】(1)除蔗糖处理会显著增加草莓果实的单果重,外源糖处理对其单果重、果形指数和色泽均无显著影响;(2)除葡萄糖外,外源糖处理均会显著增加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3)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花青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却能明显提高果实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论】不同外源糖处理有助于草莓果实品质与主要生物活性含量的提高,综合认为100 mmol/L蔗糖处理在提高草莓果实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云红梨2号’为试材,研究套袋、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花色苷合成关键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内源AL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酶活性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着色初期,套袋和外源ALA处理均有明显的促进果皮着色的效果,且两者共同处理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随着果实接近成熟,花色素苷含量有所下降。在正常光照情况下,果实摘袋后5 d左右对促进着色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套袋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相关;不同处理及对照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与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显著相关,但与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pH值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着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日光温室内克瑞森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膨大期和转色期对果穗和叶片进行清水(pH=7.0)和不同pH值(5.5、6.0、6.5、7.0)的ALA溶液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ALA溶液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葡萄颜色组分(a~*)、色泽饱和度(C~*)、颜色指数(CIRG)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以及花青素含量,降低葡萄色泽明亮度(L~*)、颜色组分(b~*)、色度角(h°)以及可滴定酸含量,不同pH值的ALA处理作用效果排序为pH=5.5pH=6.0pH=6.5pH=7.0清水。其中,pH值为5.5的ALA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说明pH值越低,ALA越稳定,作用效果越显著,越能提前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pH值为5.5的ALA处理中花青素含量与各颜色指标、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以玉露香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生长阶段喷施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对玉露香梨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分析在果实转色期喷施高质量浓度(50、100、150、200 mg/L)ALA对果实花青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喷施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露香梨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处理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却显著低于喷施清水对照,其中,对果实品质促进效果最佳的ALA质量浓度为1.0 mg/L.转色期喷施高质量浓度(100、150、200 mg/L) ALA均能显著提高玉露香梨果实花青苷含量,其中,100 mg/L ALA诱导花青苷积累的效果最明显.因此,生长季节喷施1 mg/L ALA可以显著提高梨叶片光合性能,提升果实内在品质;转色期喷施100 mg/L ALA能有效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血橙果实转色期进行树冠喷施蔗糖、果糖、葡萄糖3种外源糖,通过对比分析成熟期果面外观色泽、果肉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总糖、花青素等品质指标,研究外源糖对塔罗科血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栽培生产中提高果实品质提供技术借鉴.结果表明,树冠喷施100 mol/L葡萄糖能够改善血橙果面色泽,增加果面亮度,使果面呈现橘黄色;树冠喷施150 mol/L葡萄糖或者50 mol/L蔗糖能够显著提高血橙果肉固酸比,改善风味,但以50 mol/L蔗糖效果更好,比对照高11.61%;树冠喷施50 mol/L蔗糖能够较好地提高血橙果肉总糖含量,比对照高15.16%;树冠喷施150 mol/L葡萄糖对提高血橙果肉花青素含量效果较好,为对照的2.91倍.通过分析可知,转色期喷施外源糖能够提高塔罗科血橙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ALA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结果】ALA以及ALA+N叶面施用均明显提高了番茄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果实产量,并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外源ALA各处理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D处理(ALA1号肥料第1次2 kg/hm2,第2~4次1 kg/hm2)效果最佳,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单株生物产量分别提高27.18%,17.75%和13.93%;外源ALA对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其中处理B(ALA1号肥料第1次0.5 kg/hm2,第2~4次0.3 kg/hm2)对果实产量效果最明显,处理E(ALA3号肥料第1次2.5 kg/hm2,第2~4次1.5 kg/hm2)对果实品质效果最佳。【结论】处理E(ALA3号肥料第1次2.5 kg/hm2,第2~4次1.5 kg/hm2)既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又能增加产量并改善品质,为最佳的ALA施用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盆栽百合品种秋瑞(Curie)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30、40、50、6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以及稳定剂添加与否对百合植株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30~60 mg/L ALA均能促进植株生长,不同程度地提高百合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喷施40 mg/L ALA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喷施含稳定剂的60 mg/L ALA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了生物量.总之,叶面喷施外源ALA能显著提高盆栽百合的品质,以ALA质量浓度60 mg/L+稳定剂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外源褪黑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越冬茬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叶面喷施50、100、150、200μmol/L的褪黑素溶液,以清水为对照,研究番茄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等风味指标及Vc、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提升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μmol/L褪黑素溶液处理后樱桃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3%;施用50~1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可增加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外源褪黑素可提高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其中,200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施用50~1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可提高果实糖酸比;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外源褪黑素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果实中的Vc含量则随着外源褪黑素施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外源褪黑素可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但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的Vc含量,其中,50~100μmol/L褪黑素浓度范围提升了樱桃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光源补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萌芽开始至果实成熟期,设置5种不同光源(红光、蓝光、红蓝光2:1、红蓝光4:1、红蓝光6:1)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源对红地球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最佳补光光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种补光处理均能提高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红光处理果实的纵径、果形指数最高(29.87 mm、1.16);蓝光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还原糖含量最高(19.3%、4.14、179.13 g/L);红蓝光2:1处理果实的固酸比、花青素含量最高(5.49 mg/g、0.16 mg/g);红蓝光4:1处理果实的糖酸比最高(49.79),可滴定酸含量最低(3.45 g/L).以花青素含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H、糖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最适补充光源排序为:蓝光>红蓝光2:1>红蓝光4:1>红光>红蓝光6:1.补充蓝光可作为促进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及提高果实品质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露田栽培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对番木瓜果实总酸、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明显提高了番木瓜果实开花后50 d内总酸含量,降低70~117 d总酸含量,其中0.5 g/L壳聚糖处理后的番木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表明壳聚糖对提高番木瓜品质和风味具有一定效果,0.5 g/L为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验材料,设置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预处理再接种白粉病菌(A1)、施用ALA和接种白粉病菌同时进行(A2)这2种处理方式(ALA浓度为0、0.1、1、10、25、100 mg/L),探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白粉菌的抗病效果以及抗病途径。结果表明:与0 mg/L处理相比,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ALA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白粉病处理下菊花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诱导抗病率;·O2-产生速率、H2O2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胆色素原(PBG)、原卟啉IX(Proto IX)、镁-原卟啉IX(Mg-Proto IX)、原叶绿素酸酯(Pchl)和叶绿素等含量显著提高,其中A1处理的上述指标均大于A2处理。A1处理的ALA溶液施加浓度以10 mg/L效果最佳,A2处理以25 mg/L效果最佳。综上,外源ALA可通过调节菊花的...  相似文献   

18.
外源脱落酸对魏可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转色期应用不同浓度的ABA处理魏可葡萄果实,研究其对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的品质;同时,可显著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提高色差a值,降低色差b值和h值,促进果实着色,其中以150 mg/L ABA处理综合效果最优,表明外源ABA对葡萄果实花青苷的累积及提早成熟有特异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0d用CPPU10mg/L处理幼果,收获时果实纵径、横径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CPPU5mg/L处理差异不显著,CPPU20mg/L处理能显著促进果实的纵向生长。CPPU处理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CPPU5mg/L和10mg/L处理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尤其是CPPU5mg/L处理的果实含糖量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酸枣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结果】与15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外施100 mg/L ALA显著提高了酸枣幼苗的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44.8%、20.8%、21.2%、26.4%、36.5%、36.0%、38.4%和41.2%;且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在ALA向PBG转化过程。【结论】外源ALA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