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桑白蚧严重发生是影响新疆经济林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对桑白蚧在新疆的风险进行分析,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根据桑白蚧在国内外的分布、危害情况,确定桑白蚧在新疆的危害性,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桑白蚧在新疆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综合分析法对桑白蚧在新疆扩散蔓延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桑白蚧是新疆重要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其风险值为2.26,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对桑白蚧在新疆的风险分析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其危险性,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新疆林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桑白蚧分布广泛,对核果类和仁果类果树危害巨大,同时,也危害桑、柳、槐、枫、白杨、桐树等多种树种,是难以防治的害虫之一。本文通过对桑白蚧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详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林果桑害虫桑白蚧能危害梅树、桃树、桑木等10多种林木,轻者林果树木生长不良、减产减收,重者树木枯死。为切实防治桑白蚧,简述了桑白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以供广大生产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温室大樱桃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露地产生很大差异,表现为个别病虫害发生时间提前,危害期延长。灰霉病、褐腐病、病毒病等加重;桑白蚧、卷叶虫等年发生代数增加。针对生产实际情况结合多年防治经验,总结出大樱桃灰霉病、褐腐病、病毒病、流胶病、卷叶虫、桑白蚧、红颈天牛、二斑叶螨等8种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桑白蚧在天水地区大樱桃园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的情况,对桑白蚧在天水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白蚧在天水地区1年发生2代,最佳防治时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做好检疫、保护天敌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 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一种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力强的重要昆虫.目前发现其为害的寄主植物已达55个科,120个属.随着花卉和其它植物苗木的调运使得桑白蚧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与蔓延,其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南北方对果树、庭园花卉和经济林木等造成危害,尤其以桑、桃、李、杏等核果类果危害日趋严重.就桑白蚧的起源分布、发生危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陕西果树产区发生的介壳虫有朝鲜球坚蜡蚧、梨齿圆盾蚧、康氏粉蚧、草履蚧、桑白蚧等。近年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有扩散蔓延趋势,给果树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介壳虫调查和田间防治试验,总结出果树介壳虫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桑白蚧又名桃蚧壳虫,属同翅目,是桃、李、杏等棱果类树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由于果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用药防治的单一,使害虫天敌大量减少,以致原本不在果树上流行的桑白蚧,也有空前危害成灾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杏树栽培中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包括绣线菊蚜、山楂叶螨、桑白蚧、杏球坚蚧、桃蛀螟、杏象甲,以为杏树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桃树是我省主要栽培的果树,也是常见的观赏树种。近两年来调查发现,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有:桃潜叶蛾、桃蚜、桃瘤蚜、桑白蚧。它们不仅危害枝叶.降低桃树的观赏效果;而且削弱树势,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造成品质下降、减产。所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桑树病虫害繁殖最快、数量最多、危害最重时期,江苏省当前桑树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桑白蚧、桑瘿蚊、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蓟马等:发生的主要病害是桑黄化型萎缩病、桑疫病、桑青枯病、桑赤锈病等.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油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毛虫是油松的主要食叶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该虫在陕西镇安1年发生1代,危害严重。采用林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桑白蚧在杏树上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为控制桑白蚧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礼泉选择代表性杏园,周年系统调查桑白蚧种群的消长动态;选择1~5,6~10,11~15,16~20和20年5个树龄段的杏园,调查不同树龄、高度(上、中、下)、方向(东、南、西、北)对桑白蚧危害的影响;选择3个代表性杏园,调查每株树上桑白蚧的数量,采用聚集指标法测定其空间分布型。【结果】桑白蚧以雌成虫在树干被害部位越冬,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中旬,若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和7月下旬。树龄对桑白蚧的发生影响显著,以11~15年及16~20年2个树龄段的杏树受害较重,其次是1~5年和6~10年树龄段的杏树,20年以上树龄的杏树很少受害。在同一杏树的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桑白蚧危害程度无显著差异。桑白蚧种群在杏树上分布的各项聚集度指标值分别为扩散系数C=0.4141,扩散指数Iσ=0.7138,聚集指数CA=-0.2920,平均拥挤度M*=0.7023。【结论】桑白蚧在陕西礼泉1年发生2代,其危害对杏树的方位没有选择性,而对树龄具有选择性;成虫在杏树上属均匀分布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介绍了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和桑白蚧这3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植物保护与林业病虫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纵褶竹舟蛾的发生危害、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化螟的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作简要阐述,提出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与危害规律、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辽南地区油桃桑白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蚧是辽南地区油桃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不同地区生活史和生活习性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摸清桑白蚧在该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出适当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措施极为重要。经试验得知,桑白蚧的卵孵化盛期为每年的5月下旬,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抓住桑白蚧的防治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得出结论为: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功夫菊酯2 500倍液为最佳药剂组合,防治效果突出,使虫口减退率达到97.2%。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玫瑰白粉病的危害症状、侵染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发病条件,并提出了玫瑰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玫瑰白粉病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市发现大樱桃实蜂危害以来,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严重,果农对新发生的虫害情况并未掌握,如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对果实危害较大,严重降低果园经济效益。本文从发生范围、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综合防治、药剂选择等方面总结了天水市大樱桃实蜂防治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