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饲料蛋白水平对F2代(针对饲料蛋白水平选育)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 计7 个饲料蛋白质水平组(34%、36%、38%、40%、42%、44%、46%),对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2.84依0.04 g)进行48 d 养殖。结果表明,F2代斑节对虾幼虾在38%饲料蛋白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34%饲 料蛋白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与36%、38%饲料蛋白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40%及以上的各饲料蛋白水平组;成活 率表现为低蛋白组(34%~42%)显著高于高蛋白组(44%、46%)。斑节对虾常规营养成分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全虾粗 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出上升趋势,但肌肉中各组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全虾粗脂肪含量随着 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胃蛋白酶表现为34%饲料蛋白组最高,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而呈现出先上 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与肝脏蛋白酶的含量显示为波动互补的趋势;胃中淀粉酶的含量均高于肝脏,但胃淀粉酶 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胃和肝脏脂肪酶随着蛋白含量的升高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综合生长数据、常规营养成分 和消化酶活力等指标得出,38%饲料蛋白水平较为适宜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针对低蛋白水平饲料的选育是 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应用Elliott-Persson模型研究了红鳍笛鲷幼鱼(体长37.40(±6.84)mm,体质量2.53(±1.30)g]的排空率与摄食率,以及在3种不同饵料(多齿蛇鲻肉糜、斑节对虾肉糜、海水鱼营养配合饲料)投喂下,其生长率、丰满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水鱼配合饲料投喂下,红鳍笛鲷幼鱼的胃含物(占体重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动为GCW=-0.472T+4.222 (R2=-0.72),胃排空率为每100 9体质量0.472g/h,日摄食量为每100 9体质量(湿重)22.62 9,对配合饲料的食物转换效率为6.85%.红鳍笛鲷幼鱼的摄食具有一定的周律性,摄食高峰出现在18:00.饲喂18 d后研究发现,投喂斑节对虾肉糜的红鳍笛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为1.58%/d,而投喂配合饲料组和蛇鲻肉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55%/d和1.22%/d.红鳍笛鲷幼鱼的丰满度在蛇鲻肉糜和斑节对虾肉糜投喂组均有显著变化,而配合饲料组无显著变化.斑节对虾肉糜投喂组的幼鱼成活率最高(90%),其他2种饲料投喂组受试鱼成活率较接近,分别为72.5%、75%.综合考虑,该生长期的红鳍笛鲷幼鱼适当投喂虾肉,配合饲料日投喂2次,并保证在18:00时饱食为宜,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率.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12、20和28)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中国明对虾(平均初始湿重0.027±0.005 g)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盐度水平上,随饲料中中草药制剂添加量的升高,对虾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表观消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临界值后,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在3个盐度水平中,均以2%添加量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表观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较低盐度(20)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体质量为0.35 g)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设置25%、30%、35%、40%和45%(均为质量分数)5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记为CP25、CP30、CP35、CP40、CP4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虾。试验在300 L玻璃钢桶中进行,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40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CP35、CP40、CP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5组对虾的血清TP、CHOL和TG含量均最高,CP35组对虾的血清TP和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0、CP35组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将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对虾增重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在盐度为20的水体中养殖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时,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9.7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720尾,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容积250 L)中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酵母硒)0、0.15、0.30、0.45、0.60、1.00 mg·kg-1,制成6种不同硒水平的半纯化饲料,实测饲料硒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41、0.56、0.68、0.84、1.20 mg·kg-1.【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硒对凡纳滨对虾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硒水平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不断升高,在0.84 mg·kg-1硒组达到最大值.各试验组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硒含量为0.98 mg·kg-1时其生长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斑节对虾选育中家系幼虾标粗合适的放养密度袁在室内、外分别按200、300、400尾/m2的密度养殖斑节对虾仔虾(PL15)40d,每两天以日投饲量的75%添加糖蜜和两种商品微生态制剂(利生菌王和BZT®碧水),比较两种微生物制剂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及对水质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上升袁,室内组和室外应用利生菌王组的斑节对虾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呈下降趋势,室外应用BZT®碧水的斑节对虾SGR呈下降趋势,而SR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试验组水体中的氨氮(NH4-N)、亚硝酸氮(NO2-N)、硝酸氮(NO3-N)和磷酸盐(PO43--P)均随养殖时间和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200尾/m2组各指标最低,400尾/m2组最高。相同密度下,室内应用利生菌王的试验组的NO2-N浓度均低于BZT®碧水组,室内外应用利生菌王试验组的NH4-N浓度均高于BZT®碧水组。  相似文献   

7.
采用巢式不平衡设计,按每尾雄虾配1~3尾雌虾进行人工授精构建家系。对其中13个家系进行生长和耐氨氮特性实验。8周的养殖实验结束后,各家系的特定生长率为2.97~4.00,饲料系数为1.04~1.74。其中家系S13-S11的特定生长率为4.00,明显优于其他家系;家系S3-S5的特定生长率在所有家系中最低,仅有2.97(P<0.05),且其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在生长实验结束后,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氨氮胁迫48 h后,不同家系的成活率存在差异性,S14-S15的成活率为98.33%,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血细胞数量与家系成活率呈正相关,SOD酶、AKP酶的活力与家系成活率呈负相关,POD酶的活力与家系成活率不具相关性。综合分析,以L2和S11为父本的半同胞家系生长快且抗氨氮特性强,可留作育种材料进行下一步选育。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通过配制5个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84.81±0.92)g的花鲈幼鱼进行为期75 d的饲养试验,以确定花鲈幼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9.85%组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最高,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均极显著高于34.76%组和37.54%组(P<0.01),与42.34%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34.76%、42.34%和45.03%组(P<0.05),而与37.54%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蛋白质含量为38.87%41.50%时,花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  相似文献   

9.
盐度和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中国明对虾大规模养殖和中草药制剂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了盐度(12、20和28)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中国明对虾(平均初湿重0.027±0.005g)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5周,结果表明:在三个盐度水平,随饲料中中草药制剂添加量的升高,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临界值后,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而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到达临界值后,然后上升。在四个中草药制剂添加水平,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处理组较高,而饲料系数以20盐度处理组较低。[结论]盐度和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均影响显著,因此在养殖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配制蛋白水平分别为34%,37%,40%,43%和46%的五组等能饲料,饲养中华鳖日本品系稚鳖(370±005 g)8周,探讨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稚鳖生长、饲料利用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鳖的增重率、饲料利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43%蛋白饲料组达到最佳值(P<005);当饲料蛋白含量增加到46%,试验鳖生长表现不再显著提高(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试验鳖胃、肝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活性均在43%蛋白饲料组达到最大值,肠道蛋白酶活性在46%蛋白饲料组最高。各组织中淀粉酶活性以及肝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MC)对大型溞摄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确定MC对大型溞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以此为依据,设计含0.00(正常组),24.49,36.74,55.11,82.67和124.00μg/L MC的培养液培养大型溞,并以小球藻饲喂,检测处理前后及恢复条件(在不含MC的培养液中培养)下,母代和子代大型溞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变化。【结果】MC处理可显著降低大型溞母代和子代的滤水率及摄食率,且降低程度与MC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其中对子代摄食强度的抑制大于母代;恢复条件下大型溞子代的摄食强度有所回升,但与正常组相比仍明显偏低。MC对大型溞母代、子代第1胎、子代第3胎的滤水率和摄食率达到半数抑制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4.75和75.61μg/L,44.42和52.78μg/L,39.47和47.01μg/L。【结论】MC可严重抑制大型溞的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以1日龄和12日龄大龄溞(Daphnia magn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8个pH(4~11)和8个盐度(1~8)水平对其心率和摄食行为的影响。两种生长期大型溞对pH和盐度值变化的响应都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对碱性水体的适应性大于酸性水体。幼龄溞和大龄溞的最适pH范围分别为6~8和7~9,最适盐度分别为2和3,幼龄溞对pH和盐度变化较大龄溞敏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性低于大龄溞。幼龄溞在pH为10、盐度为5时心率分别为372.1±15.1和365.3±10.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心率高于大龄溞,但适应范围较大龄溞窄。在pH为8时,幼龄溞的滤水率和摄食率都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滤水率上升不显著(P0.05),摄食率显著提高(P0.05),大龄溞在pH为9时规律相同。在盐度为2时,幼龄溞的滤水率和摄食率都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滤水率显著增大(P0.05),摄食率增加极显著(P0.01),大龄溞在盐度为3时有同样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生长期大型溞的最适pH和盐度不同,应合理调整pH和盐度,促进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以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的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吉粳88为对照,选择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作为指示生物,在室内条件下,用水稻1c-5的叶片喂饲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考察其对白符跳存活率和体长的影响,以及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率、繁殖率和体重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吉粳88相比,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显著影响。由此可初步判定,短期内转Cry1c基因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于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10月3日通过对半滑舌鳎雌性亲鱼投喂沙蚕等鲜活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后,结果发现,半滑舌鳎雌鱼生长极快,性腺发育时间提前,产卵期延长,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显著提高,亲鱼产卵后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半滑舌鳎亲鱼经过4个月强化培育后,A组(实验组)平均体重由1.25 kg增至1.85 kg,净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0.6 kg和4.92 g/d,明显高于B组(对照组)的0.34 kg和2.79 g/d;截至产卵前,A组中198条亲鱼有118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为59.60%,而B组仅有67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为33.84%;A组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产卵后仅有11条死亡,死亡率为9.32%,相反B组有28条亲鱼产卵后死亡,死亡比例高达41.79%,比A组高出32.47%;A组亲鱼性腺于5月26日开始发育,比B组提前了19 d,于9月10日开始产卵,比B组提前了6 d。A组产卵期为24 d,比B组延长了13d;A组亲鱼平均产卵量和平均上浮卵量分别为411.3 mL和263.2 mL,分别高出B组60.6 mL和71.2 mL,且A组平均上浮率(80.97%)明显高于B组(67.65%);A组和B组平均受精率分别为60.37%和47.29%,A组比B组高出13.08%,A组平均孵化率为53.28%,B组为22.40%,A组是B组的2.38倍。两组畸形率都较低,分别为2.36%和4.73%,但A组畸形率不足B组一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成活率,利用5种配比(基质1,泥炭;基质2,蛭石;基质3,泥炭:蛭石:珍珠岩=3:4:3;基质4,泥炭:蛭石:珍珠岩=3:5:2;基质5,泥炭:蛭石:珍珠岩=2:3:5)的薄壳山核桃基质探究其对薄壳山核桃2年生硬枝扦插成活率和扦插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1)5种配比的山核桃基质中,成活率最好的是基质5,成活率达到88.9%,成活率最差的是基质1,只有63.3%,碱解氮与扦插苗成活率相关性最高。(2)5组美国山核桃扦插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基质1,到达5.0 mg·g-1,最差的是基质2,为3.26 mg·g-1,叶绿素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5组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升高而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光抑制现象不明显;各组扦插苗最大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相比于6月份,9月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有明显下降,蒸腾速率有所提高。研究认为,基质5为薄壳山核桃最适硬枝扦插基质,薄壳山核桃扦插苗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土壤的透气性和氮肥的施用,薄壳山核桃扦插苗光合作用有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陕西安康试验站引种的菊叶薯蓣和当地栽种的盾叶薯蓣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响应曲线、水分利用率等生理特性测定和分析表明:同等条件下,菊叶薯蓣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均大于盾叶薯蓣.菊叶薯蓣、盾叶薯蓣的光饱和点分别为800、400 μmol·m-2·s-1,菊叶薯蓣的光合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烤烟K326、芥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萝卜、红菜薹、白菜;芥菜上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为70.56%,显著高于其他寄主;7种冬寄主上僵蚜羽化率均高于70%,其中芥菜最高,为97.33%,萝卜最低,为72.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烟蚜茧蜂均能寄生7种冬寄主植物上所饲养的烟蚜且僵蚜羽化率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芥菜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和僵蚜羽化率均最高,可利用芥菜来替代烟草作为冬季繁蚜寄主,也可在春烟种植前对芥菜田释放烟蚜茧蜂使其在田间建立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蝴蝶兰杂交育种的成功率并筛选出优异杂交亲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对收集的若干蝴蝶兰种质资源开展杂交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199个蝴蝶兰杂交组合中,99个组合获得了成熟蒴果,占杂交组合数的49.7%,61个组合无菌播种后种子正常萌发;筛选出‘火凤凰’、‘香妃’及‘大辣椒’等栽培品种适宜作为育种亲本材料,原生种‘萤光’、‘C1’和‘滇西’作为父本亲和性更好;大花型间杂交结实率和萌发率最高,大花型与中小花型间杂交成功率最低;蒴果发育时间在130~159 d为宜,无菌播种萌发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油料植物红皮糙果茶与油茶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油料植物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er)光合作用日变化体征,为其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红皮糙果茶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 L.)的光合生理特性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红皮糙果茶净光合速率曲线呈双峰状,自9:10至13:10期间有一个长达4 h的高效光合平台期(19.7~20.2 μmol·m-2·s-1),最大值为20.2 μmol·m-2·s-1。气孔导度日变化与油茶相似呈单峰曲线于13:10达到峰值0.22 mmol·m-2·s-1,但其蒸腾速率整体高于油茶。油茶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10,为20.1 μmol·m-2·s-1。相比之下红皮糙果茶光合作用时间较长,总光合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适合农田人参生长的阴棚小气候,指导人参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以3年生农田人参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率和阴棚中各项环境因子指标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并将环境因子逐一与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农田人参功能叶片在绿果期净光合速率为0.50~3.05μmol/(m~2·s)。一日中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现为上午升高,中午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下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上午的净光合速率要高于下午。对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和空气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 2和0.572 8。【结论】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主要受空气温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影响,因此在农田栽培中应注重调控阴棚中的光强和温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