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含50 phr白炭黑的天然橡胶(NR)/白炭黑母炼胶,为改善湿法母炼胶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添加炭黑作为第二相填料,研究炭黑用量和混炼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的加入顺序对NR/白炭黑/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热处理工序之后加入炭黑,能够增强填料-橡胶相互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在热处理工序之前加入炭黑,能够发挥白炭黑/炭黑的协同效应,改善填料分散性,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抗湿滑性能。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 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 β 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其物理及力学性能提高显著,达到GB/T4897-7—2003规定的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增强结构用板要求.   相似文献   

3.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or intercropped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in 2002/2003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imited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ropped winter wheat in semiarid environment.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ces occurred in grain yield between the intercropped wheat treatments and sole wheat control (CKW), and in yield between the irrigated intercropped wheat plots (WC2W, WC3W, WC5W) and not irrigated (WC1W) except for WC4W plots with nearly the same yield as WC1W. In comparison with CKW, 11.8%, 18.5%, 23.6%, 11.5%, and 30.7% of yield increase in the intercropped wheat plots were obtained in WCIW, WC2W, WC3W, WC4W, and WC5W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intercropped wheat plots without irrigation, yields in WC2W, WC3W, and WC5W were improved by 5.9%, 10.5%, and 16.9%, respectively. The dynamics of CGR and NAR in both intercropped (WC1W-WC5W) and solely cropped wheat (CKW) showed a type of "single peak" curves, with both the maximum CGR and NAR occurred during jointing to heading (14/4-6/5) of wheat. In addition, soil water potential (SWP) fluctu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and limited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相似文献   

4.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N,N-二甲基十四烷基对乙烯基苄基氯化铵( C9 H9 Cl-14DMA)单体接枝在含有乙烯基的木塑复合材料( WPC)表面,赋予WPC表面抗菌功能。利用XPS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WPC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探讨了单体质量浓度、光敏剂质量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接枝条件为:光敏剂质量浓度0.150 g/mL、单体质量浓度0.800 g/mL、光照时间3 min,接枝率为62.5μg/mm2,接枝后的WPC表面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5.
微波合成改性HCPE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压下,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对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高氯化聚乙烯(HCPE)进行混合接枝,制得改性HCPE,对用该产品制得的涂料与一般方法制得的涂料性能进行比较,并讨论了时间,N2,以及接枝单体比例关系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合成及其吸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高吸油性树脂共聚物.以吸油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EA:MMA单体配比1:1,引发剂用量1.25%.交联剂用量0.6%.反应温度90℃时树脂吸收甲苯能力最大,达到15.21 g/g.研究发现,树脂经过甲苯洗涤后的吸油率可提高至24.05g/g,吸油速率无大变动.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树脂是由单体与交联剂发生共聚反应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以离子液体液化沙柳所得产物与有机蒙脱土(OMMT)等为原料制备PU/O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FT-IR)、X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镜(SEM)对PU/O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加入有机蒙脱土使聚氨酯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添加6%(质量百分数)OMMT的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和抗压性能分别提高了31.2 kPa和62.0 kP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甘蓝型油菜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及木质素单体G/S测定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近红外光谱,根据马氏距离GH(Global H)筛选出103份纤维组分含量材料和75份木质素单体G/S材料作为定标样品,采用Van Soest法和GC-MS法对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比例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定标样品化学测定值变异范围较大,3次重复差异较小,可用于近红外模型构建。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对比各模型性能参数,筛选出最优定标模型并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模型最佳。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与木质素单体G/S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864、0.861、0.872和0.920,定标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92、0.891、0.907和0.953。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NDF、ADF、ADL及木质素单体G/S模型的外部检验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37、0.818、0.870和0.935,其预测标准差(SEP)为0.680、0.636、0.348和0.054。【结论】试验所建模型质量较好,能快速测量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G/S,可为油菜抗病抗倒伏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AA、BA、MMA为单体,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试验结果表明:当单体中AA、BA、MM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6%、4%,乳化剂、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重量的3%、0.8%时,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陈金敏  刁秀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51-2453,2481
利用2002~2006年济南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冰雹和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I愈小愈有利于降雹天气生成;K〉35℃时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K〈20℃时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降低;CAPE值大于1 500 J/kg时,产生冰雹天气的概率明显减小,而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风切变小于5 m/s时产生冰雹单体的概率较小,风切变大于20 m/s时产生冰雹天气的概率较大。冰雹单体雷达预报指标为:VIL值达到35 kg/m2(5月)、43 kg/m2(6、7月),单体高度大于9km,最大反射率因子大于60 dBz,强中心高度达到3.3 km(5月)、4.3 km(6月)、5.5 km(7月);强降水单体的VIL值一般在25 kg/m2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橡胶树胶乳的碳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橡胶树PR107为材料,在海南省中部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营大丰农场进行观测,研究5个年龄段(8~24龄)的橡胶树胶乳中碳归还含量。结果表明:8、12、15、19、24龄橡胶人工林收集的胶乳含碳量之间差异显著;8、12、15、19、24龄橡胶人工林胶乳的碳储量与树龄不呈线性关系;调查样地的胶乳碳储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接铺膜法将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经偶联剂KH-570改性处理后与天然胶乳复合,制备复合胶膜,考察KH-570对复合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后,复合胶膜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得到提高,耐水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化不大。经KH570改性后,复合胶膜的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提高,偶联剂的用量为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的3%时,复合胶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天然胶乳为防止因微生物、酶的作用而凝固、腐败,常加入氨和其他稳定剂来保存,为了便于运输和加工常采用离心和膏化2种方式,将胶乳浓缩至固含量60%以上称为浓缩天然胶乳。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T8299-2008《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或膏化胶乳规格》对浓缩天然胶乳这一重要产品进行了技术界定,对该标准的应用解析可以确保加工原材料的科学有效,保证生产加工制品的产品质量及规范胶乳行业行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用氨水、氨/硼酸、氨/TT·氧化锌和苯甲酸钠4种胶乳保存剂处理PR107品系天然胶乳,研究胶乳中白坚木皮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胶乳保存剂阻碍胶乳中白坚木皮醇的释出和提取,未经保存剂处理的新鲜胶乳乳清,其白坚木皮醇的提取率可达0.15%,经氨水、氨/TT·氧化锌和氨/硼酸保存剂处理的胶乳乳清,其白坚木皮醇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0.06%,0.07%和0.04%。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了TiO2/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DMA分析结果表明,TiO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活化能高于纯天然橡胶。根据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求得硫化橡胶空白样,掺入TiO2 0.1%、0.5%、10%、20%的样品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229.699、231.085、201.727、219.107、208.249 kJ/mol,动力学模型指前因子分别为5.07×10^17、8.46×10^17、2.94×10^15、8.03×10^16、1.04×10^16/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木薯淀粉用于补强天然胶乳的可行性。[方法]将木薯淀粉糊化后加入天然胶乳中,对天然胶乳进行补强,考察淀粉用量及偶联剂KH-551用量对天然胶乳胶体性质及硫化胶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经KH-551处理后的木薯淀粉对天然胶乳有明显的补强作用,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天然胶乳的胶体性质影响不大。[结论]采用廉价的木薯淀粉进行天然胶乳的补强,为该工艺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几种天然橡胶恒粘剂恒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以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盐酸联胺、硫酸联胺、水合联胺、盐酸氨基脲、苯胺等作恒粘剂,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在常温贮存过程中门尼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的用量在0.05%(对干胶)时就可以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水合联胺的用量需要达到0.20%~0.30%时,可制得中高粘度的恒粘NR;盐酸氨基脲的用量在0.05%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10%~0.20%时,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苯胺的用量在0.01%~0.03%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05%~0.20%时,可制得高粘度的恒粘NR;硫酸联胺和盐酸联胺无法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但它们能使NR的门尼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炭黑填充的线性导电硅橡胶,对炭黑填充的导电硅橡胶的电阻随炭黑含量变化及其线性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炭黑含量,同时对其导电机理及实验结果作出比较合理的理论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19.
论述国内外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的研究历程,并对其凝固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微生物凝固的因素以及对天然橡胶的硫化性能影响;指出问题所在,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种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即时测定浓缩天然胶乳干胶含量的方法。以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天然胶乳的干胶含量作为标准值,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天然胶乳干胶含量的多元信号校正模型,并使用内部交叉验证及外部验证集验证评价模型,对天然胶乳中干胶含量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相关系数达0.977 8,模型的预测均方差为0.105,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10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水平。通过F检验和t检验进一步对比模型检测值和国标法检测值,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浓缩天然胶乳干胶含量准确度、精确度良好,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与交易中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