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陇东旱塬是核桃的优生区,栽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深受人们喜爱。近几年,陇东地区不断引进核桃新品种,建立采穗圃,通过嫁接、授粉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核桃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栽培技术含量低、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旱塬区是我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区,果树种植是该区农业生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果业经济的发展,果业合作社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的庆阳市为例,选取了在该区有代表性的三种合作社类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合的方法,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该区果园合作社发展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旱塬冬小麦良繁体系建设及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2002-2006年"旱塬冬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优质冬小麦产业化开发研究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对冬小麦原种繁育技术程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完成了旱塬冬小麦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在陇东优质冬小麦产业化开发研究中,明确了其产业链属性为支柱产业,确定了优质专用设备用冬小麦良种、绿色专用优质小麦、优质专用面粉及小麦期货为主导产品,提出了陇东优质冬麦产业的开发框架,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目标、战略和对策,并概括了旱塬冬小麦丰产栽培的理论、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陇东旱塬高粱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陇东旱塬区高粱丰产栽培的实践 ,从合理选地、整地保墒、科学施肥、品种选择、适时播种、严格浅播、抗旱播种、合理密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合陇东旱塬区高粱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讨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议:优化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夏播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组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保障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重点发展复种糜谷等小秋作物是甘肃省旱作农业粮食增产的奋斗目标,针对陇东旱塬复种谷子栽培技术研究缺乏现状,对复种谷子的合理种植密度和适宜播种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区,复种谷子高产的适宜密度是60.0万~67.5万株/hm2;播种期越早越好,播期不能晚于7月上旬。  相似文献   

7.
10个玉米品种在陇东旱塬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自然条件下,引进10个玉米品种露地种植,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瑞普909和联创825产量分别为13 508.33、13 383.33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18%、11.14%,综合性状优良,抗旱性较强,产量较高,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免地膜露地种植;强盛12号和MC703产量分别为12 900.00、12 891.67 kg/hm~2,比对照增产7.13%、7.06%,差异显著(P0.05),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陇东旱塬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总氮量的1/3作底肥,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1/3氮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提高有显作用,返青期是适施氮肥的关键时期,此期施肥对叶面积系数的调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鲜食玉米以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试验对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后复种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逆性、果穗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糯68和萃甜518综合评价优,生育期短,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于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后复种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抗逆性强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作物,研究施氮量、覆膜时期及其互作对陇东旱塬玉米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陇东旱塬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连续设置覆膜时期(春季覆膜和秋季覆膜)和施纯N量(0、75、150、225、300、375、...  相似文献   

11.
陇东旱塬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陇东旱塬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区的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平凉市黄土旱塬区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露地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0 000株/hm2,在此密度下和中等水肥条件下,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产量可达5 612.2 kg/hm2.  相似文献   

13.
甘肃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进行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单16、登海9号、正大12等3个品种产量表现突出,抗逆性强,适合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红小豆新品种"庆科红2号"在陇东旱塬区的种植技术要求,开展了播期和种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延迟,出苗用时呈缩短趋势,早期播种,幼苗容易受到晚霜冻害影响,对田间保苗不利;6月5日播种,该品种未能正常成熟。5月15日播种单荚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6.3粒、12.7g、182.3 kg·667m~(-2)。随着密度的增加,红小豆生育期会延迟,8 000株·667m~(-2)时籽粒产量最高,为186.6 kg·667m~(-2)。庆科红2号新品种在陇东旱塬区的最佳播期为5月15日,最适播种密度为7 000~8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5.
在陇东旱塬区选择27个玉米品种进行机械粒收,调查玉米含水量、破籽率、杂质率、机械损失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粒收的平均破籽率为7.18%,在陇东旱塬区大多数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符合实现机械粒收的基本要求。平均杂质率0.58%,达标率为100%。机收损失率平均为4.00%,符合玉米机械粒收要求。通过粒收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可知,只有破籽率与籽粒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回归关系,其余的均不显著。破籽率高仍然是影响目前当地玉米籽粒粒收质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陇东是典型的旱作麦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亩产仅250多公斤。即便遇到雨水较多的丰产年,抗旱品种秆子高、易倒伏,常常是丰产不丰收,但矮秆节水小麦新品种中麦175却改变了历史。2015年7月,农业部专家组对平凉市泾川县党原乡徐家村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中麦175"万亩推广区2个自然片测产,平均亩产小麦达536公斤,创造了陇东旱塬区旱地冬小麦高产新纪录。中麦175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改变了传统的育种模式,过去认为旱  相似文献   

17.
陇东旱塬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省育成的3个稀植玉米新品种中,陇单6号、陇单4号的产量分别为14 493.33、13 773.33 kg/hm~2,较对照豫玉22分别增产8.48%、3.09%,产量居前2位。育成的4个中密植品种中,陇单026的产量为14 906.67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4.68%,居第1位。选择出的3个品种适应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可在陇东旱塬区或类似生态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993年,在陇东旱塬的平凉镇原及灵台3县(市)进行12个冬小麦新品系(种)的多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品系83 49 107和81202 2 3 6 3,丰产性强,特别适种区为平凉市和镇原县。品系76 89 4和83 53 5,稳产性好,特别适种区为镇原和灵台县。911 28 1 83 49 19 3,82194 71 5 1 1 1,76 89 101 5等品系均有较好的丰产性产稳产性,适种区广泛,在陇东旱塬各地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陇东旱塬地引种杂交油葵品种A15、GK9702、GK9704、ART-1,新葵杂4号和新葵杂6号的试验结果表明,GK9702和A15具有株高适中,秆粗抗倒伏,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适宜在陇东旱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陇东旱塬什字塬区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估算了该区主要农作物的资源生产潜力,分析了限制农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挖掘潜力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