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对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0.01%芸苔素内酯SL(芸天力)+常规杀菌(处理3)、0.01%芸苔素内酯SL+9%吡唑醚菌酯AS(芸乐收)+常规杀菌(处理4)、常规杀菌(处理2)及喷清水(处理1)4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和处理4不仅能有效增强水稻对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还能提升产量,与常规杀菌处理(处理2)相比,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分别提升5.66%~21.7%和9.13%~20.55%,增产22.33%~24.59%。因此,在使用常规药剂的基础上可以增用0.01%芸苔素内酯SL或9%吡唑醚菌酯AS,能获得更好的防效和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选用芸乐收3 000倍及天丰素3 000倍(对照药剂)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茎叶喷雾3次,比较二者对棉花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对棉花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抗逆增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籽棉增产14.38%。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温郁金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适宜p H范围为5~7,适宜培养基为燕麦和玉米培养基;持续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菌核形成;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和硝酸钠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50℃和55℃。烯唑醇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41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而代森锌和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差,不适合用于防治温郁金白绢病。  相似文献   

4.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定性筛选复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联合毒力并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增效配比体积为7∶3、6∶4、5∶5、3∶7、2∶8和1∶9,其中以6∶4增效作用最显著,CTC值达880.9  相似文献   

5.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生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生物防治效果。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41B-1对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用41B-1发酵菌液对花生进行灌根,然后挑战接种白绢病菌,检测对白绢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1B-1能抑制白绢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破坏菌丝结构,减少菌核数量;41B-1能在培养基质和植株根系内部长期生存,并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灌根处理植株对白绢病表现出明显的抗性,防效高达93.9%。因此,41B-1菌株可以作为防治花生白绢病的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6.
花生黑腐病是花生的重要病害,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害。为明确花生黑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黑腐病害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害的病原菌为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ola。8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0%戊唑醇EC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1.12 μg/mL;300 g/L苯甲·丙环唑EC、29%吡萘嘧菌酯SC、25%咯菌腈SC、15%吡唑嘧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花生黑腐病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均低于10 μg/mL;30%精甲恶霉灵的抑制作用最差,EC50值为76.71 μg/mL。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花生黑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20%甲基立枯磷乳油、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4种新型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甲基立枯磷乳油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6.9888×10-9 mg/L;24%噻呋酰胺悬浮剂抑制作用次之,EC50为6.6995×10-7 mg/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分别为7.6599×10-5 mg/L、1.0060×10-4 mg/L。田间防治黑痣病药效试验表明,4种药剂对马铃薯安全,其中20%甲基立枯磷乳油的防治最好,其次为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较低,这与室内测定结果一致,因此生产上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20 mL拌种100 kg、24%噻呋酰胺悬浮剂每667 m2沟施100 mL来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相似文献   

8.
芸苔素内酯481有促进水稻早熟和增产作用,通过2003年和2004年连续2 a做水稻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有效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3次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可使水稻早熟3d,增产12.07%。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60%(质量分数,下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Wettable granule,WG)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长增产作用,在阿拉尔选择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田进行叶面喷雾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1 080 g·hm-2对棉花枯萎病防效达62.84%,显著高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与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135 g·hm-2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效可达35.56%,明显优于其他药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对棉花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可增加棉花单株花数和铃数,防止早衰,提高产量。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可用于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并具有促生长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抑制质量配比,延缓番茄灰霉病菌针对吡唑醚菌酯、氟菌唑单剂抗药性的发展,为农业生产中番茄灰霉病的化学药剂混配或田间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以及二者在5∶1、4∶1、3∶1、2∶1、1∶1、1∶2、1∶3、1∶4、1∶5配比情况下对于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氟菌唑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抑制浓度分别为12.279 7 mg/L、0.908 6 mg/L;二者在质量比2∶1、1∶1情况下复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花生田中分离 获得了1 株拮抗细菌ZHX-10,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gyrB 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并 初步测定了ZHX-10的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发酵液对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ZHX-10菌株为暹罗芽孢杆 菌Bacillus siamensis,其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和发酵液均能有效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同时离体叶片接菌实验发 现ZHX-10菌悬液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能够有效降低白绢病的发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ZHX-10 在白绢病菌生物 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以便后续科学地指导病害防治,本文分别使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与菌丝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不同杀菌剂处理后,病原菌孢子和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烂、畸形、干瘪甚至穿孔。其中,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260μg/mL和0.042μg/mL;而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抑菌效果较差,EC50高达2504.060μg/mL。供试药剂中,三唑类杀菌剂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复配剂抑...  相似文献   

13.
戊唑醇等四种杀菌剂防治花生冠腐病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花生冠腐病(Peanut crown rot)致病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Tiegh.)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药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对菌丝生长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01、0.03mg/L,其次为醚菌酯、多.福(1∶1),EC50依次为0.13、0.24mg/L;另外,咪鲜胺、戊唑醇、醚菌酯、多.福对花生冠腐病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依次为0.01、0.02、0.09和0.11mg/L。温室盆栽试验中,播种期、团棵期接菌后对照发病率分别为97.50%、92.50%,且四种药剂处理后的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对照,防效接近或在90%以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播种期、团棵期处理防效均最高,分别为80.63%和77.48%,同时,从对花生产量影响来看,团棵期比播种期施药后增产率高,其中团棵期施用戊唑醇增产率最高为7.01%。因此,建议选用戊唑醇于花生团棵期灌墩施用防治冠腐病,以减轻其危害,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与花生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AMF),采用湿筛倾析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编号APS-1,利用花生毛状根与APS-1建立双重培养体系培养APS-1的菌丝和孢子,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APS-1对花生生长和白绢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SSU-ITS-LSU序列分析,确定APS-1为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盆栽条件下,APS-1明显促进了6个花生品种的生长,同对照相比,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分别增加13.27%~21.63%和11.24%~47.90%。此外APS-1还能够提高6个花生品种对白绢病的抗性,防效达到43.76%~89.14%。综上所述,异形根孢囊霉APS-1是一株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高防治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防治大麦条纹病的新药剂,采用平皿法在室内测定了28种杀菌剂对大麦条纹病菌禾内齐蠕孢(Drechslera graminea)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大麦条纹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95.3%戊唑醇TC、97.37%咪鲜胺TC、95%吡唑醚菌酯TC、98%二硫氰基甲烷TC、93%氟硅唑TC、99.4%咯菌腈TC、96.8%嘧霉胺TC、98%丙硫唑TC和84.39%啶酰菌胺TC显示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019、0.0016、0.0254、0.0390、0.0057、0.0012、0.0788、0.1211、0.0773 mg/L。  相似文献   

16.
花生根腐、茎腐和果腐病在我国各花生产区发生严重,其病原菌的组成和优势种群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20年从河南省6个市的花生种植区采集病株样品,共分离得到151个菌株,其中花生根腐病菌41株、茎腐病菌71株、果腐病菌39株。真菌形态鉴定和利用rDNA-ITS和EF-1α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的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为镰孢菌,分别属于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变红镰孢菌(F.incarnatum)、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茄病镰孢菌(F.solani);从花生根腐和茎腐病样品中都可以检出这5种镰孢菌,果腐病样品中未能检出层出镰孢菌。尖孢镰孢菌在供试的花生根腐、茎腐和果腐病样品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9.02%、30.99%和56.41%。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了这5种镰孢菌均对花生具有致病性。本研究明确了河南省花生根腐、茎腐和果腐病的致病镰孢菌组成和优势种群,为病害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对水稻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芸苔素内酯481有促进水稻早熟和增产作用,通过2003年和2004年连续2a做水稻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有效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3次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可使水稻早熟3d,增产12.07%。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多肉植物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测定温度、pH、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差异较大,其中氯氟醚菌唑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29 mg/L;其次为咪鲜胺,EC50为0.0135 mg/L;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EC50分别为0.0273 mg/L和0.0296 mg/L;吡唑醚菌酯的毒力一般,EC50为0.0768 mg/L;多菌灵的毒力最弱,EC50为0.9353 mg/L。掌握山扁豆生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出室内具有良好毒力效果的药剂,可为多肉植物翡翠景天的栽培及其黑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促进棉花生长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年在新疆阿拉尔开展了0.136%赤·吲乙·芸苔、0.01%芸苔素内酯、5%氨基寡糖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棉花促根、壮苗和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较对照在促根、壮苗和增产方面均有明显效果,相比对照都有一定增产,增产幅度依次为:5.9%、7.3%、9.7%。其中0.136%赤·吲乙·芸苔在拌种处理中较其他两种药剂药效更为突出;在棉花生长期喷施5%氨基寡糖素更能促进棉花株高、茎粗、真叶数等生长量的增加,对棉花产量的增幅也最高。  相似文献   

20.
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 PStV)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研究了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和宁南霉素(Ningnanmycin)对PStV的控制作用和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芸苔素内酯或宁南霉素对PStV均有一定防治效果,防效在35%左右,两者复配对PStV的控制效果(45.0%)均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36.1%)和宁南霉素(34.5%)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两者复配对花生产量提高(35.6%)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13.8%)和宁南霉素(21.2%)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