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北京市周边复合肥料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能力,提高复合肥料产品质量,开展本次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研究。参与本次能力验证研究的企业共18家,能力验证样品通过均匀性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有效磷含量测定结果采用频率分布统计和稳健Z比分数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测定结果集中分布在中位值17.08附近,无明显偏离,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测定结果的|Z|均小于2,结果满意率为100%。研究结果说明18家复合肥料获证企业的实验室对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检验能力均能符合国家标准GB/T 8573-2010《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的规定要求,目前北京市周边复合肥料获证企业的实验室对复合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检测能力总体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分析大米中总砷的残留量,实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大米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本方法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提取完全,简便快速,能使常规溶样方法中易挥发和损失的砷元素被全部保留,是大米中砷及其他农产品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饲料标准物质中总砷(As)、铅(Pb)、镉(Cd)的提取效果,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测定饲料中重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饲料标准物质中总砷、铅、镉的回收率为89.4%~111%, RSD为1.8%~2.7%,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检测需求。同时通过元素含量计算公式,对试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并对影响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评定。评定结果显示,饲料标准物质中总砷、铅、镉的测量结果分别表示为As(2.94±0.43) mg/kg, Pb (4.04±0.48) mg/kg, Cd (0.379±0.063) mg/kg,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肥料产品中有害元素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我国主要肥料产品中砷、铅、镉、铬、汞等有害元素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磷酸铵肥料中砷含量相对较高;过磷酸钙中汞、铅含量相对较高;水溶肥料中镉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肥料中铬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对各种肥料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按相应标准判定,不同有害元素的合格率分别是镉80.0%、汞94.2%、砷95.5%、铅97.8%、铬99.6%;不同肥料产品的合格率分别是微量元素水溶肥料47.0%、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6.8%、过磷酸钙57.6%、有机肥料71.4%、磷酸二铵76.9%、磷酸一铵91.7%、复混肥料96.0%.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北京市周边地区复合肥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出厂检验能力,开展生产企业测定复合肥料中总氮含量的能力验证研究.能力验证样品符合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总氮含量测定结果采用频率分布统计和稳健Z比分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8家参与能力验证单位的数据集中分布在中位值17.12附近,仅有低频数偏离,本次测定...  相似文献   

6.
池州市茶叶中重金属元素铅铬镉砷汞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安徽省池州市茶叶主产区的10批次茶叶样品中铅、铬、镉、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估受污染程度,为研究减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茶叶样品中铅铬镉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0.001 8~4.896 0 mg·kg-1;重金属元素铅、铬、镉、砷、汞含量均不超过国家标准,但有2批次样品铅含量处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7.
对连云港市水稻主产区的土壤、灌溉水和稻米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水稻灌溉水所含重金属污染较轻,没有对稻米品质造成影响,完全符合无公害稻米生产要求。(2)土壤中砷、铅、镉的平均含量超过国家和江苏省背景值,砷、镉、铬、铅和汞的单项污染指数P<1,污染分担率排序为砷(42.56%)>镉(37.00%)>铬(7.78%)>铅(7.22%)>汞(5.54%),土壤主要以砷、镉污染为主;综合污染指数P综=0.59<0.7,属1级,为安全清洁水平,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金属环境质量要求。(3)稻米中4种重金属污染排序为铅>汞>镉>砷,以铅和汞污染为主;除铅外,稻米中重金属富集效应不明显,徐稻3号累积铅的能力较强,稻米中镉的含量与土壤中pH值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对藤县11330公顷灌溉面积的六个主要灌区和一个厂矿污水混灌区的农田灌溉水进行调查与分析,测定了pH值、悬浮物和镉、砷、铅、六价铬等重金属元素及氰化物含量,并采用检出率、超标率和污染指数法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煤矸石土壤砷污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内蒙古自治区某矿区周边土壤环境总砷含量、全磷、有机质、含水率等项目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总砷含量、有效砷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相关性。同时,通过模拟研究区降水特点和降水量,采用淋溶试验装置,对由煤矸石和自然表层土壤组成的两组混合样品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砷的析出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砷与总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砷含量与pH值、全磷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与有机质和水解性氮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效态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混合土层中砷的淋出量随淋溶液pH值的增加呈降低趋势,pH值越低,砷淋出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它是实验室认可机构和实验室用户评定实验室校准和检测能力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实验室进行自我评定的重要尺度。基于此,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经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硅钙钾肥对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上玉米吸收镉、砷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方法,以玉米品种迪卡008为实验材料,设置施用硅钙钾肥与不施2个处理,测定抽雄期、开花期玉米茎叶生物量、茎叶中镉砷含量、土壤中的镉砷形态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肥对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没有影响,可显著提高土壤p H值,抽雄期和开花期施用硅钙钾肥处理的土壤比对照组高0.8个p H单位;施用硅钙钾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抽雄期和开花期土壤中镉可交换态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1.6%和24.3%。同时施用硅钙钾肥也能显著降低镉、砷在抽雄期和开花期玉米茎叶中的累积。研究结果将为硅钙钾肥的推广应用及在保证农产品安全方面提供依据,为受到镉砷复合污染的农田土壤的修复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2.
将2007—2018年中山市近海经济贝类和鱼类的监测数据依照海洋生物标准值进行分类,计算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绘制监测项目历年含量线性趋势线方程。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的统计,可以得出中山市海洋经济贝类和鱼类生物受污染程度依次是铅、镉、铜、石油烃、总汞,其他均未发现受到污染。根据监测项目历年含量线性趋势线方程的斜率比较可知,含量逐渐下降的项目是铅、石油烃,逐渐上升的项目是总汞、砷、镉,其他项目变化不明显。反映了中山市近海中污染物的年际变化状况和含量水平,结论可用于中山市近海经济贝类和鱼类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我国湖北、广东、河南和黑龙江四省市售淡水鱼肌肉中重金属含量现状,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10月在四省11个市县(区)采集11种淡水鱼,共计133份样本,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淡水鱼肌肉中铬(Cr)、铜(Cu)、砷(As)、镉(Cd)、汞(Hg)和铅(Pb)6种元素含量,依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Cr、Cu、Cd、Hg和Pb 5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淡水鲈鱼和乌鳢中As含量均大于0.1 mg·kg-1,其含量分别为0.182~0.738 mg·kg-1和0.180~0.628 mg·kg-1,且较其他淡水鱼类具有蓄积显著性差异(P<0.05)。对总砷含量高于0.1 mg·kg-1的样品,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LC-AFS)法对其无机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表明其无机砷含量在总砷含量中占比非常低。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检淡水鱼中6...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在水稻分蘖盛期土壤水分落干过程的第0、3、5、7天进行连续性取样,研究干湿交替的落干(“氧化”)过程中镉、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动态规律。结果表明:落干过程中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随着落干天数的延长而增加,落干后第5天水稻根内和茎叶镉含量较落干0 d处理分别提高了109%和183%(P<0.05);而水稻根内砷含量随着落干天数的延长先减少后增加,与落干0d处理相比,落干后第3天减少了41.96mg·kg–1(P<0.05);茎叶砷含量则随着落干天数的延长而降低,落干后第5天和第7天茎叶砷含量较落干0 d处理分别减少了12%和18%(P<0.05)。落干后第5天处理根表铁膜镉、砷和铁含量分别较落干0 d提高了97%、16%和16%(P<0.05)。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土壤Eh逐渐升高、pH逐渐降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增高和有效铁含量降低,促进了土壤中残渣态镉向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镉转化,有效态镉(DTPA法)含量升高,土壤中砷向可氧化态转化,降低有效砷的含量。通过拟合分析可知,当土壤含水率为33.6%左右时,生物可利用的镉和砷含量可同步保持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枇杷对土壤重金属镉、砷吸收累积及控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枇杷对土壤镉和砷吸收积累情况以及叶面阻控剂对枇杷各器官镉、砷分配的影响,在果园中开展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叶片对镉吸收转运速率较高,新叶、成熟叶、老叶中镉含量无显著差异;对砷的转运速率较低,老叶中砷含量分别是新叶和成熟叶的4.86倍和4.32倍。随着树龄增大,枇杷茎中镉和砷含量逐渐递增。经叶面阻控剂处理后枇杷果实中砷含量较对照降低了11.8%,表明叶面阻控剂能够抑制枇杷植株中的砷向果实转运。  相似文献   

16.
在湖北地区武汉、鄂州、黄冈等13个市的生产基地、超市/食品店、农贸市场等生产和流通环节采集126个干香菇样品,进行了重金属汞、砷、铅和镉含量检测,统计其集中趋势,并对湖北地区居民通过香菇摄入重金属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湖北地区干香菇中汞、砷、铅、镉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经格拉布斯准则剔除异常值后,得出干香菇汞、砷、铅、镉的背景值分别为0.013、0.091、0.076和0.104 mg/kg;其95%置信区间为汞0.001~0.017 mg/kg,砷0.070~0.119mg/kg,铅0.059~0.098 mg/kg和镉0.082~0.131 mg/kg。湖北地区香菇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含量依次为镉砷铅汞。与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湖北地区干香菇中汞、砷、铅和镉的背景值仅为限量标准的13.0%、18.2%、7.6%和20.8%,表明湖北地区干香菇重金属含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经暴露评估发现,湖北地区居民通过干香菇摄入汞、砷、铅、镉仅占JECFA推荐的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的0.04%、0.004%、0.04%和0.26%,认为湖北地区居民通过干香菇摄入汞、砷、铅、镉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对健康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铅冶炼污染区田块尺度下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意义,在某冶炼厂附近一面积为4800 m2的农田用网格法采集120个0~20 cm土样,测定样品镉、铅和砷含量。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存在砷、镉和铅的积累。从平均污染指数来看,以镉的积累程度最大,铅次之、砷最小。土壤全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0~3.84 mg kg^-1,镉含量处于1.10~2.27 mg kg^-1之间的样品占97.50%。从重金属空间分布上看,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有较高的一致性,均是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含量较高,中间区域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镉和铅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根据土壤铅含量计算稳定铅时所用普通过磷酸钙的用量范围为0.312~0.419 kg m^-2,平均值为0.367 kg m^-2。根据其他研究者得到的土壤全镉含量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相关方程计算,不同方程得到的小麦籽粒镉含量结果有很大差异,较可信的小麦籽粒镉含量变化范围为0.095~0.814 mg kg^-1。采样区中部为小麦籽粒镉含量较低且铅稳定剂需要量较低区域。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田块尺度下土壤镉含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且土壤镉含量的空间变异导致小麦籽粒镉含量可能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  相似文献   

18.
应用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草莓中汞、砷、镉、铬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将待测样品经石墨消解仪消解赶酸制备成待测液,上机分别测定汞、砷、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这4种重金属元素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6~1.000的范围内,检出限分别为汞0.028μg/kg、砷0.062μg/kg、镉0.14μg/kg、铬4.76μg/kg;3水平实验的回收率的范围为80.2%~108.3%,变异系数范围为1.58%~26.34%;标准样品的检测结果都在标准值范围内。本实验建立的方法仅需1次前处理即可测定草莓中汞、砷、镉、铬4种重金属元素,线性相关性好,检出限低,准确性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批处理,节约试剂耗材和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9.
硒肥对水稻生长及其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文文  戴其根  张洪程  尹雪斌 《土壤》2018,50(6):1165-1169
以大田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硒肥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重金属(砷、铬、镉、铅)累积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施硒降低重金属在水稻可食部分含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施用不同量硒肥(30、60和120 kg/hm2)对水稻分蘖数、株高、单株干物重和产量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施用120 kg/hm2硒肥显著增加了大米中的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的含量,并使有机硒比例增加了16.6%。施用120 kg/hm2硒肥有效抑制了水稻穗部铬和镉的累积量(53%和45%),而对铅无明显抑制作用。施用硒肥促进了硒向精米、糠中转移,同时有效降低了精米中镉、铬、铅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基于类Fenton反应的用于谷物中镉测定的快速消解方法。推荐快速消解的反应条件范围为,谷物样品0.2 g,30%过氧化氢5~7 mL,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0.005~0.01 g,硝酸60~100μL,单位体积超声强度4~20W/mL,超声时间20~30 min。在此条件下对大米样品进行快速消解,与传统湿法消解比较测定样品中镉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对大米、麦芯粉、玉米3种谷物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0%~110%之间。用四川大米、河南小麦、小麦、玉米4种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证明这种基于类Fenton反应的用于谷物中镉测定的快速消解方法可用于谷物样品快速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