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资》2020,(10):8-8
防控"不松劲"、发展"加把劲"。随着春耕的临近,近日,各农资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资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障农资供应。新洋丰:全国十大生产基地已复工复产3月7日,湖北省委书记、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应勇一行莅临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指导。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全国十大生产基地已基本全面复工复产,有效保障了春耕磷复肥供应。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中国农资》2020,(11):6-6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春耕不断推进,以及相应政策的推动,各地农资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复工后农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起保春耕的责任,可谓任务艰巨。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保证生产和人员的安全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各企业在复工复产后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健康安全采取了相应措施,做到防疫不误生产,有序展开工作。《中国农资》记者对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此做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科技》2020,(9):1-1
2020年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工作情况。相关部委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当前农资企业复工复产总体情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地区有缺口,需要精准解决。同时,要对假劣农资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要全力保障农资运输需求,确保农业生产物资不因运输问题影响供给。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资》2021,(4):7-7
入冬以来,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反扑。与此同时,随着春耕的临近,农资企业在参与"抗疫"的同时,保证春耕农资供应成为重中之重。湖北:14家企业上榜春耕保供名单1月22日,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公布了2021年湖北省春耕保供重点农资企业名单,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农资企业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5.
正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正是这片丰饶土地上有担当的农资企业之一。2020年初,四川省农资集团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全力保供应、稳物价、保春耕、惠民生。体现出供销社农资企业在保障春耕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与担当。发挥"压舱石"作用2月10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四川省农资集团总部和下属全国28家农资经营性公司全面复工,把做好农资供应、保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看了不少农资企业受疫情影响,可能导致农资供应紧张,农资会大幅涨价的文章,也有不少朋友感觉农资会大幅上涨而起了"赌心"。我整体感觉倒是平和的,最初与友人交流时耐心十足,运输受阻、备肥在即、农用在前,氮肥、磷肥、复肥涨点都合理,钾肥也是"涨心升起",唉,还能说点什么好呢……3月5日官宣,尿素企业复工率69%,一铵企业复工率62%,二铵企业复工率61%,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00%目前,安徽省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复工率均达100%,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复工率99.9%。全省各类农资储备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226 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发行在服务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足额安排信贷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春耕不断推进,以及相应政策的推动,各地农资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复工后农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起保春耕的责任,可谓任务艰巨。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保证生产和人员的安全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各企业在复工复产后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健康安全采取了相应措施,做到防疫不误生产,有序展开工作。《中国农资》记者对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此做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入春以来,四川省种子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种,第一时间启动了对种业行业的信息调度,每周调度与实时调研相结合,及时掌握种子企业复工复产和市场供种等信息。通过对21个市州共计204家农作物种业企业和22138家种子经营门店进行调度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四川省2020年大春农作物种子市场已逐步恢复正常。1 种子企业全面复工投产截至2020年2月24日,已复工196家,复工率为96%,较上周增加23个百分点,种子企业"复工难"的问  相似文献   

10.
《乡村科技》2020,(8):2-2
2020年3月12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动农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审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推动农业企业等尽快复工复产,切实保障农资有效供给和农业安全生产。在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办事流程方面,《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分区分级原则,采取差异化审批。农业农村部负责的换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从国外引进农作物种子、苗木检疫审批事项,临时免除现场检查、抽样等程序。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为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农业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备案、告知承诺、精简不必要的证明等措施简化审批手续。  相似文献   

11.
<正>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情况,并围绕农资供应、运输、打假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目前是春耕备耕关键期,少不了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供给。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全国农资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8%,农资门店营业率达90%,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开栏的话: 从本期起,《农资科技》新辟“老总视角”栏目,旨在对入世后,中国的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思路,对农资系统内外的联合,对农资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对市场网络建设,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诸多方面作一探讨。本期以安徽省农资公司副总经理程书泉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思考》为开篇,我们期盼更多有志于振兴农资流通企业的老总不吝赐教,踊跃撰稿,共同将这一栏目办活、办好,进一步促进农资流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 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8]39号)下发以来,农资市场多家竞争的格局基本形成。形势的变化把供销社农资企业推向了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为此,农资企业必须深化改革,调整策略,通过积极竞争强化服务,才能扩大经营阵地,增强经济实力,继续巩固农资商品供应主渠道地位。这里,仅就广州市的情况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3,(39):6-7
<正>自2007年开始,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共同开展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由于今年农资行业面对市场困境,为了能梳理区域农资经营先进模式,总结农资流通改革成功经验,本年度组委会再次开展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并对部分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最终确定200家入选企业。《中国农资》传媒调查组通过汇总200家入选经销商的申报数据,分析农资行业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希望能为中国农资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农资企业作为为农服务的主力军,常年与农民打交道,离农民最近,也最了解农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懂农、知农的农资企业又将如何发力?《中国农资》记者就此话题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内多家农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1日,农业部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举办"第九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咨询活动",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出席活动并讲话。张玉香指出,农资质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2月25日,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3,(7):22
3月15日上午,江苏省农委主办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启动仪式在丹阳市云阳镇举行,省、市农委、农业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和50多家农资企业参加了启动仪式。作为省农业生产资料推广应用协会副会长和优质放心农资经营企业,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连续4年受邀参加  相似文献   

18.
徐方明 《中国农资》2000,(4):36-39,41
<正> 几十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系统在努力扩大购销业务,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十分注重增加企业的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农资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完善企业由单纯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的转化。目前,在全国自上而下已基本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农资科技服务和推广体系,科技服务工作已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位于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中信重工洛阳重铸铁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稳定运行。在企业办公区域,相关工作人员则正在对当日疫情防控信息进行统计上报。疫情发生以来,宜阳县坚持以防控为前提,严格落实"六个必须""五个到位""四个坚持"要求,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陆续复工工业企业217家,在岗13089人。除3家因搬迁暂无法复工的企业外,县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复工13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1家的97.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复尽复。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7,(8):28-28
3月26日,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排行榜。苏农连锁集团以销售规模610891元、同比增长26%,店铺数1260家、同比增幅54%而列第40位。同时,在人选的三家农资企业中,苏农集团名列第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