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等作物的主要蛀食性害虫。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坏后,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造成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或植株茎秆折断,造成减产。每年因玉米螟危害可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减产20%~30%。因此防治好玉米螟对西丰县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一、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中、小型蛾子。雌蛾体长13~15毫米翅展28~34毫米。触角丝状,头、胸浅黄色,翅淡黄色或淡褐色,前后翅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前翅内横线呈波纹状,暗褐色,雄蛾颜色较深,波纹似雌蛾,体 相似文献
2.
3.
蚜虫是小麦生产上常发及重发的害虫,我们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开展对蚜虫防治效果调查,一般防效差的田块与正常田块相比,穗粒数减少6.5~8.5粒,千粒重减少7.8~13.2g,平均减产100.3~260.8kg/667m2,每年都有因防治不当,而造成严重减产的田块。所以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如何及时有效控制蚜虫危害很重要。笔者根据长葛市近10年麦蚜发生情况的历史资料,结合气象资料、麦田管理技术现状等因素综合分析,总结小麦蚜虫消长规律,提出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做好小麦蚜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致富之友》2016,(7)
正玉米螟虫又称玉米钻心虫,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虫的主要危害时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能使玉米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变态型昆虫,分为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除了我国的西藏和青海以外,世界上只要有玉米种植的地方,就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玉米生产就会减产,轻者5%-10%,严重的能达到20%-30%。如果没有玉米,它还会危害高粱、小麦、 相似文献
5.
于成军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6
玉米螟是世界性的蛀食类害虫,对玉米的危害非常大,也是玉米害虫当中重点防治的对象之一。为此,本文从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能够对玉米螟的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温度、湿度和生态环境不同在各地发生规律也各异。阐述了大连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和原因,介绍了新形势下大连地区实行政府主导统防统治、提高农民意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药剂防治等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给予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红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55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危害玉米、高梁、谷子、麦类等。一、危害症状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引起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子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24~35毫米,黄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卵长约1毫米,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幼虫体长约2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世界性大害虫。根据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大害虫,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谷子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此,笔者对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进行试验与实践,现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玉米螟在北票市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玉米螟俗称箭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粱、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7万公顷左右.轻发生年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年可减产玉米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我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以上.仅此一项,全市损失玉米约5千万千克.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部分玉米籽粒被害后常常发生霉变,引起大牲畜食后中毒死亡.近几年笔者通过观察、调查,初步摸清了玉米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梁、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67万hm^2左右。轻发生率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率可减产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沈阳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0/0以上。仅此一项,沈阳市损失玉米5千万kg。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7.
18.
葡萄霜霉病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研究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流行动态,以期提出合理的用药时间和药剂种类.[方法]采用5点法对新疆北部昌吉市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采用叶盘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葡萄藉霉病菌的敏感性;采用生测法筛选葡萄霜霉病田间药剂.[结果]6-7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导致北疆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之一.霜疫必克、杜邦易保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对葡萄霜霉病菌比较敏感,属一个敏感水平,杀毒矾次之,而甲霜灵对葡萄霜霉菌表现出极不敏感.通过两年对10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病期喷施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隔7d喷一次,连续喷2次,相对防效达61.59;-71.70;,比其它药剂防效明显.[结论]新疆昌吉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与降雨日持续时间和雨量大小呈一定的相关性.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三种杀菌剂具有良好控制病害蔓延效果,且属低毒农药,对葡萄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豆红蜘蛛在富裕县加重危害现状,对大豆红蜘蛛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大豆红蜘蛛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综述了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分别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