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果蔬Vc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北方地区常见的水果、蔬菜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水果中枣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梨和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所测蔬菜中辣椒维生素C含量最高,芹菜茎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且同种果蔬,不同产地、放置时间不同,维生素C含量也不同。所测水果中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普遍高于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2.
杨丽  麦振龙  朱良  张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32-233,236
采用钼蓝比色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直接碘量法、自动电位法4种方法,测定5种蔬果(红提、橙子、圆椒、胡萝卜和红苋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进行重复性和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自动电位法是一种更适合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将优化过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引入到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并分析常见蔬菜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方法]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济南市14种不同种类的336个老百姓餐桌上常见蔬菜抗坏血酸(以下简称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不同种类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较大差别。其中,尖椒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 200.00 mg/kg;茄子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63.80 mg/kg。[结论]了解这些常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对人们合理补充维生素C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干制方法对木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干制方法对木瓜进行干燥处理,分别为单一热风干燥、单一真空干燥、热风与冷冻组合干燥、真空与冷冻组合干燥,并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木瓜维生素C含量。[结果]试验表明,干燥后的木瓜提取液中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新鲜木瓜,单一热风干燥处理的木瓜维生素C损失最为严重,损失率可达85%以上,低温真空干燥能较好地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损失率在20%左右,其中以真空冷冻组合干燥的木瓜维生素C损失最少,维生素C含量为449.2 mg/kg,损失率为4.66%。[结论]采用真空冷冻组合干燥木瓜,维生素C损失率低,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 C 由于在营养价值上的重要地位,一直是果蔬作物的重要分析项目之一。2、6—二氯靛酚法是目前用于植物样本中维生素 C 测定的主要方法。但其精确度常受试剂本身(2、6—二氯靛酚,以下皆简称试剂)的产品质量、配制溶液的稳定程度及其它操作条件的影响。为了正确地掌握操作条件,我们对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作了初步探讨。提出  相似文献   

6.
不同果蔬Vc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北方地区常见的27种水果、蔬菜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水果中枣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为猕猴桃、山楂、草莓、橙子、葡萄、芒果和菠萝。香蕉、梨和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所测蔬菜中辣椒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为菜花、西兰花和香菜,芹菜茎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普遍高于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7.
魏永义  王富刚  胡格格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42-5143,5160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加工方式下马铃薯中维生素C随着加工时间增加而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蒸制使马铃薯中维生素C的损失量最少,在10 min时煮制使维生素C的损失最大,其他时间段比蒸制损失量稍大,炒制使维生素C损失量在3 min后随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化学实验本科教学实践中,分别应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磷钼酸法和紫外分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的VC含量,从试剂配制、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几个方面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VC含量最为简便、精确,可作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见果蔬VC含量测定"实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贵州省野生水果——刺梨,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闻名省内外。刺梨是已知果蔬中含维生素C、维生素P最高的,其中维生素C比广柑高50倍,红桔高100倍,比苹果、梨高500倍,闻名世界的中华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也仅有刺梨的1/9;维生素P含量也特别优裕,一般果蔬均望尘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杜仲叶绿原酸对时令果蔬的保鲜作用,将杜仲叶绿原酸与淀粉溶液分别按照1∶1、1∶10、1∶100的比例混合,制成不同剂量的保鲜液,在常温条件下对新鲜时令果蔬进行保鲜处理,定期检测果蔬的失重率、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究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能有效降低贮藏期间圣女果和黄瓜的失重率,明显抑制了圣女果和黄瓜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们的新鲜程度。同时,杜仲叶绿原酸对圣女果和黄瓜的保鲜效果比对草莓的保鲜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杜仲叶绿原酸对时令果蔬的保鲜作用,将杜仲叶绿原酸与淀粉溶液分别按照1∶1、1∶10、1∶100的比例混合,制成不同剂量的保鲜液,在常温条件下对新鲜时令果蔬进行保鲜处理,定期检测果蔬的失重率、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究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能有效降低贮藏期间圣女果和黄瓜的失重率,明显抑制了圣女果和黄瓜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们的新鲜程度。同时,杜仲叶绿原酸对圣女果和黄瓜的保鲜效果比对草莓的保鲜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设施栽培和常规栽培对马铃薯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5种不同品种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2种栽培方式下的含水量及维生素C、粗脂肪、总蛋白、可溶性糖、淀粉、总酚含量,并通过测定其DPPH·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差异显著;2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的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影响显著,设施栽培的马铃薯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常规栽培,而维生素C、粗脂肪、可溶性糖、淀粉和总酚含量则是常规栽培马铃薯更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黄瓜中维生素C含量,探讨室温(25℃)和冰箱冷藏温度(4℃)下5个贮藏时间梯度处理(2 d、4 d、6 d、8 d、10 d)对黄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对贮藏时间和温度非常敏感,延长贮藏时间会造成黄瓜中维生素C大量损失。相对而言,低温贮藏对黄瓜维生素C含量的保持率高于室温贮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磷钼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并对其电化学性质和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进行相关探究,为深色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E=+0.26 V恒电位下制备磷钼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并在不同条件下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再以水果和蔬菜为研究对象,检验磷钼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效果。【结果】制备所得的磷钼酸具有稳定的Keggin结构;磷钼酸修饰后的电极在-0.4~+0.6 V内具备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磷钼酸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催化能力与磷钼酸浓度呈正相关,且在高酸环境中电化学催化能力更强;该修饰电极对维生素C的氧化催化活性较明显,氧化催化活性随磷钼酸氧化程度和扫速的增加而提高,在连续增加维生素C浓度的过程中,修饰电极能快速响应维生素C,最短响应时间仅需3 s;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获得橙子、胡萝卜和青椒3种样品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45.32、71.16和96.99 mg/100 g,3次测定结果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未超过5.0%,且最低检测限为1.1×10-8 mol/L(S/N=3)。【结论】磷钼酸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氧化催化活性良好,对深色果蔬维生素C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和测定结果误差较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研究了八种酸性浸提剂对纯抗坏血酸和各种果蔬样品中维生素 C 测定值的影响。其中2%偏磷酸、偏磷酸-醋酸,2%草酸对抗坏血酸的稳定性最佳,其回收率均在96%以上,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要求。三者对多种果蔬样品的维生素 C 测定平均值,经 t 测验其差异均不显著,可以互相代替使用。试样匀浆方式(捣碎法、研磨、榨汁)对维生素测定影响不大,捣碎法快速,适用于大批样品分析;对多汁的试样用榨汁法简使,计算时应以 mg/100ml 表示。捣碎时的样液比对维生素 C 测定值影响不大,可根据样品含水量多少而定,匀浆后可用不同的稀释倍数浸提,只要滴定时的试液控制抗坏血酸含量在0.2—1mg 范围内即可。白陶土对大多数深色试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抗坏血酸有吸附作用(2—4%),测定浅色试样时,尽量不用白陶土脱色。  相似文献   

16.
<正>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平菇品质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测试平菇品质变化规律,0℃、相对湿度90%±5%条件下,储存4天平菇重量损失率为1.49%,且仅发生轻微褐变;20℃、相对湿度55%±5%条件下,贮存至2天失重率达到6.2%,贮存至3天失重率达到14.6%,褐变明显。鲜食平菇的维生素C含量在贮存3天后出现明显降低,且常温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下降更迅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贮藏在空气和100%氧气中样品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总酚含量、pH值、色泽、水分含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在2℃和95%相对湿度下30 d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褐变指数与pH值随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加,亮度和维生素C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而减少.与空气贮藏相比,纯氧处理抑制了PPO活性、褐变、总酚和水分损失以及L和h值的降低.褐变指数与PPO活性间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系,与维生素C和水分含量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维生素C、pH和L值与褐变指数间存在适度相关性.褐变指数与总酚含量存在负相关性,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h值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香椿的综合开发利用,比较了新鲜香椿经过12种不同处理方法后其维生素C、维生素E、多糖、多酚、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5种成分的含量比新鲜香椿中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亚硝酸盐在加热情况下,随加热时间延长含量降低,用盐水泡制后其含量随时间的增长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加热5min及5%的食盐水浸泡0.5h相对其它处理维生素C、维生素E、多糖、多酚含量较高,说明这两种方法处理后在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能相对保存其它4种成分的含量,建议选择加热5min和5%食盐水浸泡0.5h处理香椿解除亚硝酸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中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变化与普洱生茶年份鉴定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贮存年份(2006—2015年)的普洱生茶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茶样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3种含量最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与贮存年份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杨梅素的含量在0.36~3.19 mg/g,槲皮素在2.40~10.17 mg/g,山奈酚在2.00~7.35 mg/g,黄酮总量在12.87~51.99 mg/g。利用聚类分析发现,茶样可以分为2大簇,第一簇包括2006—2008年的茶样,第二簇为2009—2015年茶样;相关性分析发现,黄酮总量、槲皮素和山奈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最强,且贮存年份越接近的茶样间相关性越强。【结论】不同年份普洱生茶茶样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可以作为普洱生茶年份鉴别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醋浸渍对不同蚕豆样品抗氧化能力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以鲜蚕豆、热处理鲜蚕豆、干蚕豆和热处理干蚕豆为研究对象,考察醋浸渍过程中蚕豆样品中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植酸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醋浸渍,4种蚕豆样品中维生素C和植酸含量均降低,鲜蚕豆和热处理鲜蚕豆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干蚕豆和热处理干蚕豆,而植酸含量与之相反;鲜蚕豆和热处理鲜蚕豆总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增加,而干蚕豆和热处理干蚕豆的总酚含量降低。醋浸渍1 d,蚕豆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0%以上,继续醋浸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鲜蚕豆是加工醋豆产品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