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番茄叶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叶霉病是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为世界病害,可直接导致番茄减产,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根据国内外关于番茄叶霉病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适宜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温度(20~25℃)以及湿度(85%以上)等条件;病害的发生条件和流行规律;不同地区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生产上应选用毛粉802、双抗2号等抗病品种;番茄与病菌之间的作用机制;番茄Cf及ECP等抗病基因的克隆、结构和功能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叶霉病又称"黑毛",是设施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时叶、茎、花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受害最为常见。被害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其相对的背面产生紫灰色致密绒状霉层,有时叶面病斑上也长有同样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由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 Ciferri)侵染引起。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有效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在此,仅对上述研究进展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综述,同时,对利用生物农药及其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今后保护地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复方代森锌防治番茄早疫病与叶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致病性分化新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连续监测,发现了可侵染目前生产上主栽抗叶霉病品种的新小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叶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品种,利用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新小种进行了多次小种归属鉴定,该小种属于1.2.3.4.9。与目前生产上的优势小种1.2.3和1.2.3.4相比,新小种的分化层次高,致病性更强,虽然现在还不是优势小种,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辽宁省各有关蔬菜测报点调查,辽宁省植物保护站日前预测今年全省番茄叶霉病总体为中等程度发生,部分植株生长郁闭的地块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发生地区包括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和朝阳等番茄主栽地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索竹醋液复合硅对防治番茄叶霉病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从室内研究了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竹醋液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 (Cooke) Cifferri.)的影响,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增加。其中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孢量的回归分析表明,竹醋液复合硅主要影响番茄叶霉病的产孢量从而达到对该病的抑制效果,并且抑制效果要高于硅酸钠、竹醋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为评价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四霉素对9株不同地区来源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芽管伸长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淮安市某农户来电话问,防治蘑菇疣孢霉病应该用什么药,适乐时行不行。据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施立聪等人撰写的《防治疣孢霉杀菌剂的筛选试验》一文记  相似文献   

11.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及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霉病是危害保护地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能导致番茄产量下降,影响番茄生产的经济效益。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抗病基因是抗病分子生物学和抗病育种的基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有多个抗性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出来,有的已经被利用在分子育种上,这为生产上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病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了更好的控制病害,本文综述了叶霉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克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抗性基因的遗传及抗叶霉病的分子机制,讨论了抗性基因的应用和基因工程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为害。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病斑,随后叶片背面的病斑上长出乳黄色或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但常见于叶片背面的病斑。一般条件下,发病棚室病株率最高可达80%;在适合条件下,植株可100%发病;病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大幅度减产。番茄叶霉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及蔓  相似文献   

13.
<正>一、调控环境,错开温湿度时间差叶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借气流传播,最适宜的发病温度是20~25℃,相对空气湿度超过85%时,病菌便可大量繁殖。通过调控棚室小环境,错开温湿度的时间差,棚内就不会同时出现适温适湿的环境,大大降低叶霉病的发病几率。在叶霉病尚未发病前,就要及时调控棚室环境,主要是控制棚内湿度,如白天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进行排湿,并且在操作行铺上稻壳进行吸湿;浇水后尽量多通  相似文献   

14.
15.
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CAPS标记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番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根据Cf-5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以7个含有不同叶霉病抗病基因的品种为试材,扩增Cf-5基因2558~3523bp之间的单拷贝片段,7个材料均获得了约0.96Kb的特异扩增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该片段进行酶切,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了一条256bp的特异片段,而不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25bp的特异片段。从而建立了Cf-5基因的共显性CAPS标记。这一研究结果为Cf-5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叶霉病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相关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含对叶霉病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叶霉病菌侵染过程中PAL酶活性和次生代谢物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性、病原菌生理小种间的相互关系. 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抗病品种的PAL酶活性高峰出现早于感病品种。番茄品种的抗病性与其接种后36h PAL酶活性变化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另外,还成功地利用PAL酶活性变化速度这一指标对叶霉病生理小种的变异进行了生化鉴定。  相似文献   

17.
番茄叶霉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RAPD标记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霉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以1.2.3,1.2.3.4和1.2.3.4.9为主。本研究旨在利用RAPD技术对3个主要的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进行分子鉴别。在筛选了41个RAPD随机引物的基础上,利用28个引物对3个生理小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扩增获得了138个位点,3个生理小种基因组的带型相似率达96.38%.4个引物S89、S40、A30和A31在3个小种间产生了5个多态性位点,可以将3个生理小种完全区分开来。这些RAPD标记可用于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为有效地开展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番茄叶霉病的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生长速率法及平板涂布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评价了其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和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甜椒白粉病:是甜椒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较广,但多在局部地区发生,仅个别年份发生普遍而严重,显著影响彩色甜椒生产。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嫩叶、老叶均可染病。开始染病时,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圆形白粉状霉斑,后逐渐向上扩展,连成一片,致使叶片大部分布满白粉,严重时白粉迅速增加,布满整个叶部,叶片产生霉层、变黄、大量脱落成光杆。该病一般以生长中后期发病较多,特别是进入坐果期后,在连阴雨过后或雾大的情况下,无论是生产管理条件较好的地块还是管理比较粗放的地块,该病的发生都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银法利防治番茄晚疫病和黄瓜霜霉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银法利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的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含氟吡菌胺62.5%、霜霉威6.25%,兼具治疗和保护作用,登记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和黄瓜霜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