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皖宿1015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以徐豆18做母本,皖宿2156做父本有性杂交选育的夏大豆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片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964.69 kg/hm2,比对照增产5.46%。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16.94 kg/hm2,比对照增产3.49%,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48。适宜在山东中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2.
郑单30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郑H39-1为母本、自选系郑M18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10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8年参加国家良种攻关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244.7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64%.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182.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04%.郑单309具有高产、优质、耐高温、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90000株/hm2,适合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以及沧州市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2个地市以及晋城市的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作为籽粒机收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3.
国审玉米新品种浚单29的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浚单29是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初以自选系浚313作母本、浚6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2年通过内蒙认定.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2011年参加内蒙中晚熟玉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耐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高产田可达16 404.0 kg/hm2.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4,(5):23-25
吉育4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九交8866-12为母本、铁90035-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2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3.1%。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13.5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86平均增产4.9%。2013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淮豆11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8-2009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61.75 kg/hm2,比对照增产5.95%;2010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05.85 kg/hm2,比对照徐豆13增产5.92%.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4.55%,脂肪含量19.23%.SMV抗性经接种鉴定,中抗大豆流行株系SC3,抗大豆流行株系SC7.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子叶黄色,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2 g.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濮豆857是以自选系濮豆6018为母本,汾豆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2011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39.1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7.54%;2012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64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7.6%。201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国审晋豆19号为母本,高蛋白品种国审晋豆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于2003年1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3 258.0 kg/h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9.8%。其中2001年平均产量3 384.0 kg/h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18.2%,在全国四大区、9个组、83个点、75个试验品种中居首位。在新疆阿克苏良种场区试点,最高单产5 338.5 kg/hm2。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新品种地神 2 2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 ,抗旱性强 ,抗倒伏 ,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 48.16% ,脂肪含量为 16.2 5 %。该品种安徽省 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 3 5 11.65kg/hm2 ,比对照增产 12 .75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3 2 74.2kg/hm2 ,比对照增产 14 .8%。地神 2 2需抢时早播 ,要求行距 40~ 5 0cm ,密度以 18.75万~ 2 2 .5万株 /hm2为宜。施有机肥 3 0~ 45t/hm2 ,配合施磷酸二铵 2 2 5~ 3 0 0kg/hm2 、硫酸钾 15 0kg/hm2 ;初花期追施尿素 75~ 15 0kg/hm2 。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中黄30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已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中黄30,安排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27.0万株/hm2时大豆产量最高,为4 821.15 kg/hm2;其后产量高低的密度依次为25.5、24.0、21.0、28.5、22.5万株/hm2,可以看出,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开始时逐渐升高,在27.0万株/hm2时达到峰值,此后又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吉农30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9年以“吉农8901-20”为母本、“公交9309-9”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0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70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8.8%.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于2011年10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辽宁省东部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试点,最高单产4 707 kg/hm2;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 889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46.5 kg/hm2,比对照增产6.5%。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1.95%,脂肪含量最高可达23.62%。抗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SMVⅢ号和大豆灰斑病。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吉农40"是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以"SY05-9"为母本、"SY05-8"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81.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吉农18"平均增产2.3%,最高产量达3 853.0 kg/hm2。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88.6 kg/hm2,比"吉农18"增产8.9%,最高产量达3 824.0 kg/hm2。子粒蛋白质含量36.60%,脂肪含量21.85%。该品种符合高油大豆新品种审定条件,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髙油、抗倒伏,同时具备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吉农40"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吉育96号,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7.2 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5.2%,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054.6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4.2%。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多分枝,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5.
周翠球  韩柱强  钟瑞春  唐荣华  李忠  贺梁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64-10264,10286
桂花27(原编号026/7)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荚果均匀、果形美观、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2~2003年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609.5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平均产量3 477.0 kg/hm2)增产1 132.5 kg/hm2,居第1位;2004~2005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产量4 245.0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3 817.5 kg/hm2)增产427.5 kg/hm2,增产率11.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农4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43"是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以CN05-8为母本、CN05-13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 177.0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4.4%。2014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061.5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8.0%。子粒蛋白质含量35.95%,脂肪含量22.98%。该品种高产、稳产性好,脂肪含量髙,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于2015年9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内蒙古呼和浩特及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公交90208-114"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8.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1.1%;2005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51.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8.1%.该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于在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矮秆大豆品种吉密豆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密豆1号。2003~2004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 408.4 kg/hm2,比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18.62%,2004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 528.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增产20.7%。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矮秆,适合密植,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9.
潍豆10号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以G20作母本、潍豆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为2 996.33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6.43%。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 267.75 kg/hm~2,比对照邯豆5号平均增产10.98%。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油、抗病,中抗花叶病毒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7号株系,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垦豆28号是以垦丰16号为母本,以(合丰35号×绥农16号)的F1代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垦审豆2011001。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31.6kg/hm2;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10.6kg/hm2。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