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幼果期氯吡脲浸果对‘贵长’猕猴桃质量安全的影响,本研究于‘贵长’猕猴桃花后25 d进行3种浓度(5、10和20 mg/L)的氯吡脲浸果处理,果实成熟采摘后进行货架期试验和相关品质指标及氯吡脲残留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比对照组单果重提高了35.4%~42.1%、果实纵径增大了6.9%~13.6%、果实横径增大了9.0%~14.5%、单果重/果实纵径提高了16.5%~24.4%、单果重/果实横径提高了18.6%~27.5%,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果形指数和果实形状无明显差异;处理组比对照组果实硬度小、后熟变软快,而且处理浓度越高,后熟变软越快,至货架期试验的第12 d,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已后熟变软,达到可食用状态;果实后熟变软后,处理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较对照组高,而可滴定酸含量均比对照组低;果实成熟采摘时,各处理组均有氯吡脲残留检出,但不超标,且主要残留于果皮中;综合考虑使用效果、品质影响、残留水平等因素,‘贵长’猕猴桃氯吡脲处理浓度以10 mg/L为宜。本研究结果可为‘贵长’猕猴桃生产中氯吡脲科学使用和残留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药是重要的药食两用作物,其品质高低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的13个组合,并结合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氯吡脲和多效唑组合喷施对山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吡脲和多效唑单施或配施均能改善山药品质,配施效果更明显。在最适浓度范围,即氯吡脲为27~33mg/kg,多效唑为550~700mg/kg时,块茎干物质、蛋白质、淀粉及皂苷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02%、3.71%、4.87%和0.009%,可溶性糖含量稍有下降,为0.37%。本研究结果将为山药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检测猕猴桃中氯吡脲时样品预处理的净化剂配方最佳组合,以N-丙基乙二胺(PSA)、弗罗里硅土(Florisil)、烷基-硅胶(C18)为净化剂,采用Design-Expert中的混料设计研究3种净化剂的不同组合对猕猴桃中杂质和氯吡脲的影响,建立净化率和保留率与净化剂配比的回归模型,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建立的净化率和保留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均显著(p <0.05),可用于净化剂对猕猴桃中氯吡脲影响的预测和分析;净化剂的最优配方为PSA (32%)、Florisil (25%)、 C18(44%)。在该配方下,对含有不同浓度氯吡脲的猕猴桃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净化率和保留率最低分别可达89.02%、 92.48%。该配方可用于猕猴桃样品的净化处理,对提高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DA-6对温室桃树光合作用和叶绿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温室桃树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DA-6对桃树叶片光合作用、叶绿体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 DA-6处理显著提高了温室桃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还显著提高了叶绿体Hill反应活力,非环式光合磷酸化活性、Rubisco和ATPase活性;而40 mg/L DA-6处理对它们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所有DA-6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品质,其中20 mg/L DA-6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试验表明,适当浓度的DA-6处理可提高温室桃树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草莓根区加热的最适温度及施肥浓度,该研究设置3个根区温度水平(不加温(8 ℃)、16、22 ℃)和 3个肥料浓度水平(0.5、1.5、2.5 g/L),共计9个处理。分析了根区温度和肥料浓度协同作用下对草莓产量、品质、肥料偏生产力、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CRITIC 客观赋权法,运用优劣解距离法对各处理进行基于草莓产量、品质、肥料偏生产力、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根区加温对设施草莓生长有促进作用。在采摘第3茬果实时,加温到16 ℃和22 ℃的处理下可以采摘的草莓植株数量相较于不加温处理明显增加。2)肥料浓度对草莓生长综合评分的影响要大于根区温度。高肥料浓度(2.5 g/L)会降低草莓产量,中肥料浓度(1.5 g/L)不仅能增加单果质量,还能提高肥料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3)基于TOPSIS 综合评价建立了设施草莓生长综合评价体系,得出评分最高的处理为T5处理(16 ℃,1.5 g/L)。通过寻找最优区间,结果发现根区温度在13.10~18.47 ℃,肥料浓度在1.43~1.87g/L时,设施草莓生长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草莓冬季及早春的温度和肥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京郊冬春季雾霾寡照对设施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在草莓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对设施草莓光合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谷胱甘肽有氧化型(GSSG)显著提升了草莓的产量。GSSG浓度与前两茬果和总产量符合线性-平台的模型,当GSSG浓度为180~300 mg/L时,草莓产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加GSSG浓度产量不再增加。草莓产量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喷施GSSG后草莓结果数显著增加,GSSG浓度为150~300 mg/L时,头茬果和二茬果的果数均显著增加;GSSG浓度大于150 mg/L时,草莓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随着GSS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草莓的产量与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喷施GSSG浓度为300 mg/L时对草莓的糖度有一定提升。综合考虑,在设施草莓生产中,在草莓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180~300 mg/L GSSG,有利于减缓冬春季雾霾寡照天气对设施草莓生长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未浸果和浸果处理(氯吡脲10 mg·L-1)对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品质、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采收期果实产量参数和可食期营养品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别分析了可食期果实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0 mg·L-1氯吡脲浸果处理可有效促进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形成及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显著降低果实果形指数和硬度以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影响果实的外观和耐贮性。此外,10 mg·L-1氯吡脲浸果极显著增加果实脯氨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P<0.01),而果实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贵长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烯烃和烷烃,共70种成分。其中,未浸果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丁酸乙酯、丁酸甲酯、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等,浸果果实主要为丁酸乙酯、苯甲酸甲酯、丁酸甲酯和(E)-2-己烯醛等。10 mg·L-1氯吡脲浸果增加了醛类、醇类、烯烃和烷烃在果实香气成分中的占比,提高了香气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贵长猕猴桃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外源GA3处理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元 《南方农业》2007,1(3):11-12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着色期外源GA3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观品质方面,各处理提高了果皮亮度和果形指数,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和果皮厚度,对果皮黄色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内在品质方面,各处理提高了果实可食率、出汁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10和50mg/LGA3处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0和500mg/L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着色期较低浓度的GA3处理(如10和50mg/L)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茶树油熏蒸对草莓采后病害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茶树油对草莓保鲜的作用效果,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草莓果实进行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的茶树油熏蒸处理,测定20℃贮藏下的病害发生情况,并运用体外试验研究该熏蒸处理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接受该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茶树油熏蒸处理可降低草莓果实灰霉病和根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减缓草莓果实在贮藏期间失重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茶树油熏蒸用于草莓保鲜是可行的,质量浓度为2?000 mg/L,熏蒸3 h可明显延长草莓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适宜采摘期确定及其贮藏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其适宜采收期。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未浸果和浸果(氯吡脲10 mg/L)处理,监测了谢花后9~128 d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与6个不同采收期下贮藏期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谢花后9~23 d)、缓慢生长期(谢花后23~100 d)和平缓生长期(谢花后100~128 d)。‘贵长’猕猴桃果实在生长期内,硬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逐渐增加,总酚和黄酮含量变化呈波动增加。10 mg/L氯吡脲浸果明显提高了‘贵长’猕猴桃果实的生长速率和生长量,降低了生长期果实的硬度;且能增加生长期和贮藏期果实干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滴定酸、总酚和黄酮含量,提高谢花后58~128 d和贮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但加速贮藏期糖高峰出现和可滴定酸损失,降低了贮藏性能。早采或晚采以及10 mg/L氯吡脲浸果均可加速‘贵长’猕猴桃果实的软化、硬度降低、质量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极显著地(P0.01)增加果实腐烂率。‘贵长’猕猴桃较适宜的采收期为谢花后125~132 d,即干物质达16.5%~17.5%、可溶性固形物达6.5%~7.5%间采收。该研究可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猕猴桃中氯吡脲,试验以84个含有不同浓度氯吡脲的猕猴桃汁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利用二维相关光谱提取特征波段的基础上,研究运用不同波段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建立定量检测猕猴桃中氯吡脲含量的最佳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检测猕猴桃中氯吡脲的方法为选取650~700 nm及1 300~1 600 nm两个波段融合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对数据进行平滑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模。该方法处理的猕猴桃中氯吡脲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958 8,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良好。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应用于猕猴桃中氯吡脲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氯虫苯甲酰胺的安全使用,制定在菜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评价其在菜薹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本文建立了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用该方法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菜薹上的残留变化及消解动态,完成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中限量标准补点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 PSA和GCB净化,质谱多反应监测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在0.02~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7 4, 0.05~0.2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8.6%~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7.0%,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在1年3地(北京、山东、浙江)的消解动态试验中,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的消解半衰期t 1/2分别为3.55、 2.74和4.13 d,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的消解速度较快;在1年6地(北京、山东、四川、广西、湖北、浙江)最终残留试验中,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分别按照推荐剂量(41.25 g a.i/hm~2)和推荐剂量的1.5倍(61.875 g a.i/hm~2)施药2~3次,施药间隔7 d,距末次施药5 d、 7 d、 10 d时,收获菜薹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最大值1.130 mg/kg)低于我国规定其他芸薹类蔬菜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2 mg/kg)。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臭氧浓度精准控制熏蒸装置提高树莓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对树莓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促进臭氧精准控制装置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采用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的精准浓度臭氧冷藏熏蒸装置对树莓(品种:海尔特兹Heritage)进行短时臭氧熏蒸处理(4℃,1 h,相对湿度95%),臭氧质量浓度为0.21、0.54、1.07 mg/L,熏蒸后树莓置于0℃冷库中贮藏,定期测试不同浓度臭氧熏蒸处理对树莓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精准控制装置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定浓度,0.21、0.54、1.07 mg/L的臭氧分别在96、168、240 s时达到,并且臭氧浓度控制精准,精度为0.05 mg/L。不同浓度臭氧熏蒸处理均可以显著抑制树莓微生物繁殖(P0.05),1.07 mg/L可使树莓微生物菌落总数降低1.62个数量级。0.21、0.54 mg/L熏蒸处理过的树莓感官品质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能够有效延缓树莓果实维生素C降解,维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硬度下降,0.54 mg/L熏蒸处理对树莓的保鲜效果较佳,1.07 mg/L熏蒸处理对树莓表面造成轻微伤害,反而促进树莓贮藏中的腐烂,降低了营养品质,不利于树莓保鲜。精准控制臭氧浓度,对于明确臭氧处理保鲜效果、调控树莓采后贮藏品质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冬枣生长期果实的品质,研究了生长期冬枣树经HarpinXoo蛋白喷施处理后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arpinXoo蛋白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冬枣果实的单果质量、硬度、糖酸比、总糖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以及降低病虫裂果率。喷施HarpinXoo蛋白处理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分别提高了18.99%和20.26%以上,病虫裂果率降低了59.67%以上;到10月上旬的冬枣收获期,HarpinXoo蛋白处理的果实糖酸比以及总糖和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了83.15、33.26%和4.76mg/g,而喷施清水对照分别仅为48.36、20.31%和3.41mg/g。而且喷施HarpinXoo蛋白能够良好地保持冬枣果实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率和总酸质量分数。冬枣树生长期喷施HarpinXoo蛋白后显著提高了冬枣外观和口味品质。HarpinXoo蛋白的适宜施用质量浓度是20μg/mL。研究结果为冬枣生长期的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草莓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多菌灵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1,添加浓度在0.05~2.0 mg.kg-1范围内,回收率为81.6%~102.6%,变异系数为1.44%~5.3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推荐浓度和加倍浓度在草莓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3.212 2e-0.1354t、C=8.810 3e-0.1379t,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2.941 1e-0.1011t、C=6.173 3e-0.1144t。多菌灵消解较快,草莓中的消解半衰期为4.2~6.7 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4~7.3 d。加倍浓度和推荐浓度各施药2次,30 d后残留量均降至0.1 mg.kg-1以下,低于多菌灵在果蔬中最大允许残留量(MRL)0.5 mg.kg-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茶树油对草莓防腐保鲜的作用效果,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草莓果实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茶树油熏蒸处理,测定20℃贮藏下的病害发生情况,并运用体外实验研究该熏蒸处理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接受该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茶树油熏蒸处理可降低草莓果实灰霉病和根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减缓草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下降。结果表明茶树油熏蒸用于草莓保鲜是可行的,浓度为2000 mg/L熏蒸3 h即可有效延长草莓货架期2-3 d。  相似文献   

17.
"越心"和"醉侠"草莓在南宁10月中旬定植,11月下旬始花,12月至3月中旬为主要花果期,采收主要产量在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可采果4批,畸形果少,单果重≥15 g的累计产量分别为323 g/株、308 g/株,单果重分别为25.2 g/果、22.8 g/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84%、9.14%,成熟的果实硬度分别为0.56 kg/cm2、0.50 kg/cm2,抗病性较强,3月上旬病株率均小于14%、死株率均小于9%,风味和口感优于"甜查理",花果盛产期比"甜查理"迟20~25 d。优质栽培需要精细整地、消毒土壤、施足有机肥,选择健壮种苗,搭建拱棚"三避"栽培,利用滴灌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畦面覆盖地膜,摘除老叶,合理控制果实和叶片数量,使用低毒、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夏更寿  郭圣荣 《核农学报》2012,26(9):1265-1270
利用不同浓度β-环糊精固载邻苯基苯酚(β-CD-OPP)对瓯柑进行保鲜,通过防霉、缓释保鲜及在果浆中的残留量3个方面对该保鲜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的β-CD-OPP溶液作为缓释保鲜剂最为有效,该浓度可有效降低瓯柑可溶性固形物的降解和可滴定酸的减少。经5‰的β-CD-OPP溶液处理25d后瓯柑病果率仅为3.04%,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90%以上;贮藏90d后的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仅为4.26%和3.48%,而对照为21.38%和100.00%;贮藏90d后果浆中OPP的残留量仅为4.20mg/kg,低于国内外安全标准(10mg/kg)。表明该保鲜剂既可有效地降低腐烂率、减少水分和营养的损失,且药物残留量低,食用安全放心。  相似文献   

19.
套袋技术已在水果生产栽培中广泛运用,各种套袋处理对农药残留产生的影响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套袋处理的施药方式、施药浓度、施药次数,套袋材料、套袋层数,农药的类型(内吸、非内吸),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作物品种等因素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施药方式对农药残留的影响较大,采用套袋后施药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农药残留,套袋前施药,农药残留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施药浓度、农药的类型、果实部位和品种4个因素之间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相互联系,条件不同,残留量存在差异;多次施药,套袋也能显著降低农药残留量,并将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同的套袋材料均可降低农药残留量;套袋层数越多,农药残留量越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水溶性肥料中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阿维菌素、氯吡脲、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和赤霉素)。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正离子模式下扫描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阿维菌素和氯吡脲,负离子模式下扫描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和赤霉素。在3个添加水平下,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1.7%~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1.5%~7.5%;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阿维菌素、氯吡脲、4-硝基苯酚钠和5-硝基愈创木酚钠的检出限均为2 mg/kg,萘乙酸钠的检出限为2.5 mg/kg,2-硝基苯酚钠和赤霉素的检出限为20 mg/kg。本方法简便、快速、安全,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水溶性肥料样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