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农户个体特征和社员参与行为出发,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川省石棉县32家合作社146户社员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有序的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对合作社绩效影响较小,农户年龄越小、生产规模越大,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越高;社员参与行为对合作社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员参与合作社购销行为、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社员参会次数影响效果最明显。说明关注社员参与行为、提高社员对合作社的参与度,有助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水平,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贫困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增收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及对贫困社员的增收作用机制,构建了能力视角下的贫困农户参与合作社减贫的内在机理与理论框架,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需求表达能力3个社员能力维度,检验其在合作社中贫困农户的参与行为和减贫增收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贫困社员收益的提高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资本参与和农业生产经营等业务参与行为,更取决于社员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2)在贫困社员三个维度的能力中,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其收益提高的影响程度最大;3)为了促进社员稳定可持续减贫与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鼓励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社员的各维度能力。  相似文献   

3.
参与合作社是农户克服生产分散、流通不畅和市场风险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的主要内容,然而合作社在发展中普遍存在农户不愿参与和参与程度低的问题。基于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其他集体组织或集体行动的影响,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决策行为分为农户是否参与和农户参与程度两个决策阶段,利用甘肃省定西市284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和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3%的农户选择参与合作社,在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中,平均参与程度不足50%。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一般信任对农户参与合作社有正向影响,特殊信任对农户参与合作社有负向影响。在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中,强关系网络和一般信任对农户参与程度有正向影响,特殊信任对农户参与程度有负向影响。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接受培训对农户参与合作社均有正向影响,种植面积对农户参与合作社和参与合作社程度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有负向影响。因此,提出提高农户各维度的社会资本,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组织相关教育培训活动,实施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组织嵌入理论,采用643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嵌入对合作社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组织嵌入显著促进了社员生态生产水平的提升,组织匹配、组织联结和组织牺牲均发挥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在组织嵌入与社员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组织嵌入通过提高社员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水平间接提高其生态生产行为。(3)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在"组织嵌入—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越高,组织嵌入对社员生态生产的促进作用越强烈。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程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信任成本的内容结构,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信任成本的角度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成本、制度成本、心理成本和监督成本构成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成本,其中心理成本对社员对合作社信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制度成本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组织信任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基于对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组织信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员对合作社组织信任的影响因素中,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合作社特征,社员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方面,社员是否认可合作社的动机是关键因素;合作社特征中,分红制度的执行是否公正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任对农户合作参与电商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社会信任对农户合作参与电商经营行为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平邑县和湖北省麻城市电商发展情况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个人层面的Binary Logistic模型从社会信任角度对农户合作参与电商经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劳动人数占比、所在村庄是否有村级信息服务站等因素均对农户合作参与电商经营的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2)信任程度越高,农户合作参与电商经营的可能性越大;3)制度信任比人际信任对农户决策影响程度更大一些,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制度信任的作用尤为重要;4)基层信任及其治理在电商发展方面的作用未发挥到极致。并依据此实证分析结论,从充分利用人际信任、构建并培育制度信任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户积极合作参与电商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户作为农机合作社的主要参与主体,其行为决策是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行为决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四川省520户农机合作社区域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t模型研究影响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的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导致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参与程度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自然环境等是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政策环境是导致农户参与程度差异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寻影响农户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找到促进农户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辽宁省484个合作社社员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户家庭务农人数、合理使用农药重要性、价格预期、农超对接了解程度、农超对接提高质量、食品安全培训、监督以及销售途径对农户参与农超对接行为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从加大食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农户质量安全认知等方面着手促进农户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积极性,进而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基于对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575位社员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 Logistic 模型实证分析了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可能性与社员的文化程度、生产规模、兼业化程度、农产品销售需要协助的程度、政府的扶持力度、合作社对社员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与对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社员获得盈利返还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其家庭劳动力人数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程度呈负相关。对于社员年龄,30岁以下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较小,而51~60岁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较大。此外,性别与基础设施状况对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农民合作社实现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但合作社利益分配向核心成员倾斜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究其根本是普通成员即社员农户风险共担不足。为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找出合作社社员农户风险共担不足的原因,从认知和行为两个维度判断农户风险共担不足是认知不够还是行为缺失,并在此判断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户风险共担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风险共担认知和行为不显著相关,认同与合作社风险共担的农户占83.33%,但有65.75%的普通社员农户没有采取资本风险共担行为,合作社的风险主要由核心社员承担。导致农户风险共担不足的原因不是农户的风险共担认知水平不高,而是农户自身资源有限,即收入水平较低、合作社中占股较少和身份边缘化是其采取风险共担行为的主要障碍。并且,合作社成员账户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农户不采取风险共担行为。因此,建议合作社在吸纳社员时注重其资本参与以促进成员之间均衡发展,并规范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为每个成员建立规范的成员账户。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省关中地区50家合作社235个社员样本数据为例,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员受教育程度对其履行契约行为有显著影响;合作社在产中、产后环节对社员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对社员履行契约行为有显著影响,产前环节的影响不显著;市场价格波动和社员对合作社收购价格的满意度对社员履行契约行为有显著影响;并提出要加大产中、产后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以及制定令社员满意的收购价格,可以降低社员违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农户外包具有信任品属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本研究基于1 080个农户,以及他们种植水稻相关的4 999个决策单元数据,分析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影响农户外包水稻无人机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信任不再局限于“熟人社会”人际信任,进一步扩大到制度信任层面。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构建多维度农户信任,共同影响农户外包。在水稻植保环节,农户信任对外包植保服务起关键作用;2)经济水平不同地区,农户信任对植保服务外包影响不一致。经济发达的广东珠三角地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促进农户外包;而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部,制度信任显著促进农户外包;3)植保服务补贴和水稻种植保险均促进植保服务外包。前者为农户了解植保服务信息提供契机,直接促进农户外包。后者在制度信任对农户外包行为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弥补供需双方信任基础不强缺陷,提高农户制度信任水平。最后,提出引导植保服务提供本地化、继续完善植保服务补贴、落实水稻种植保险政策赔付制度、完善植保服务契约尤其是保证服务质量条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微观层面建立社员交易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对浙江省15家葡萄合作社150位社员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是否拥有品牌、是否提供运输服务、社员经营规模是影响社员交易行为的主要因素;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二次返利制度对社员吸引力较弱;高素质社员拥有多条产品销售渠道,对合作社的依赖性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合作社品牌扶持力度,扩大社员经营规模,提高仓储、物流服务质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是调动社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民自身因素对合作社情感信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作社吸纳社员、壮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合农民自身方面的因素和农民对合作社内部情感信任的实际情况,对陕西省几个地方的合作社进行调研得到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性相关分析对农民自身因素与农民对合作社情感信任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种植规模越大,加入合作社时间越长以及通过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的比例越大,越容易对合作社产生情感信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浙江省191份合作社社员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社员对合作社产前、产中、产后和融资4类服务的需求状况,并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研究社员对合作社各类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省社员对合作社服务需求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种植规模显著正向影响社员对合作社的产前、产中和融资服务需求;专业化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社员对合作社的产中、产后和融资服务需求;产品特性、社员受教育程度、从业时间、家庭劳动力数量、社员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服务的需求。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提升合作社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参与农民合作社与提升农户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基于山东省985户蔬果种植类农户调研数据,在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度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效能基础上,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合作社促进农户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的实现效果。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有助于提升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拥有自主农产品品牌的合作社更注重社员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生产流程培训作为中介渠道提高了合作社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但对非品牌合作社质量控制行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强合作社生产质量管理、鼓励合作社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注重合作社流程管理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参与电子商务是农民合作社在"互联网+"下应对市场风险的重大举措,不仅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基于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361份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负责人文化程度越高,对电子商务行为影响越大,且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余2个维度的变量对是否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合作社有无自己的生产基地、合作社注册资金、农产品销售渠道、合作社与社员是否签订购销合同等对电子商务行为都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合作社是否有固定的教育培训场所和有无完整的社员产品交易记录等2个变量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巴里坤县6个乡镇的292个参与合作社的农户进行了调研,选取了农户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合作社管理特征、合作社服务特征和政府支持情况等解释变量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其次是家庭年总收入、合作社年收入、加入合作社年限、对合作社了解程度、对生产资金借贷是否满意,其中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对合作社了解程度对满意度的作用为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巴里坤县6个乡镇的292个参与合作社的农户进行了调研,选取了农户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合作社管理特征、合作社服务特征和政府支持情况等解释变量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其次是家庭年总收入、合作社年收入、加入合作社年限、对合作社了解程度、对生产资金借贷是否满意,其中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对合作社了解程度对满意度的作用为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