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该全力以赴力保春耕的农资行业蒙上了一层清冷的阴云。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春耕工作也由南向北逐步开展。随着春耕备耕的不断开展,复工迟、运输难、原料紧、人工缺等成为农资生产企业"战疫情、保春耕"的绊脚石。尤其是地处主要疫情区的湖北,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疫情袭来,"农资人"枕戈待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存战而不懈努力。尽管疫情让"农资人"无法走村串乡、深入田间了解终端需求,但是"农资人"在思考,如何迈开暂时停滞的脚步?什么才是关键期的变革力量?随着市场进入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的新阶段,农资行业或将迎来决定性时刻。与此同时,农资行业的主流企  相似文献   

3.
正农资营销本就是农资行业的重要领域,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就更成为需要加以研究、适应变化的紧要任务。前段时间,新冠疫情带出一个新的名词"隔离经济",目前看,隔离经济的很多变化和特点,会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成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农资行业很有必要及时研究影响农资营销的各项变量,并积极探索、总结和借鉴新的营销思路和手法,以期对农资营销及时有效的应变有所帮助。本文重点说说接触到的农产品营销对农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农资企业继续践行精准扶贫,抗击疫情保春耕,这既是企业职责所在,也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农资行业与"三农"事业血脉相连,农资扶贫与精准扶贫一脉相承。从传媒视角倡议农资企业以公益行动参与精准扶贫,是农资行业"三农"情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一场疫情让"无接触"生意走红,农资行业喊了多年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也顺势迈出实质步伐,让农资行业服务转型升级不再是一句空话。今年年初,一场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各种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取餐成为主流,"无接触"生意正在走红,农资行业也推出了各种"无接触服务",也正是这些线上服务,让喊了多年的"线上  相似文献   

6.
正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大批有担当的农资流通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保供应,通过厂商合作、创新服务等方式,努力打通农资流通"最后一公里",保障了春耕农资的充足供应。2019-2020"红四方杯"全国百佳农资服务商推选活动,通过寻找那些疫情期间在农资保供稳价、服务农业丰产、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农资服务商,以榜样力量鼓舞行业士气,引领农资人逆风前行。  相似文献   

7.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农资行业生产和销售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农资生产运输受阻,基层门店开门受限,农化服务人员无法进村,农资流通企业销售和服务均遇到难题。在疫情倒逼之下,短短两个月,农资人也"变"时尚了,开直播、玩抖音、发快手、线上订货等新的方式层出不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顺势成为主流,加速了"互联网+农资"融合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李鑫 《中国农资》2020,(10):6-6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农资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各种阻碍和困难。而随着情况逐渐好转,农资企业还将面临后续的挑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多位行业营销人士了解到,目前传统农资营销的手段逐渐受限,农资新营销的升级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农资企业的营销阵地,传统的渠道关系不足以应对疫情危机,农资营销模式变革的阶段已经到来,如何生存发展是每个农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疫情阻断了交通,各地封村封路,农资销售和服务寸步难行,企业选择了这一"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春耕在即,全国用肥旺季即将启动。但是今年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给春耕增添了一份阴霾。由于防疫任务重,各地采取封村封路措施,切断了人与人间的交流和接触,交通运输受阻,农资运输、交易受到较大影响,传统的农资销售难以为继。面对严峻形势,农资企业与农资经销商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一时间网上办公、线上预购预订等网络销售形式成了农资企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为春耕用肥提前做好准备。在行业积极开展线上业务的同时,农资电商再度引发行业重新审视和热议,在疫情面前,农资电商能否再次"热"起来?就此问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  相似文献   

10.
<正>"不想再赊了"这是一位从事农资销售多年的经销商对赊销的感言。目前赊销导致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不断出现,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经销商越来越难实现现款交易。其实为了解决赊销现象,农资行业也采取过各种措施,但效果甚微。赊销之于农资行业非一日之疾,所以也需要逐渐解决,如今有一些经销商正在走出这一步,逐渐对赊销说"不"。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近年来,传统的为农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生产需求,许多农资企业都在探索和努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互联网技术在为农服务中被激活,农资行业服务转型升级走出"纸上谈兵"。农资行业为农服务的新变化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对农资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转型升级能否成为新常态?对此,中国农资传媒开启中国农资"云服务"直播专场,通过与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农资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各种阻碍和困难。而随着情况逐渐好转,农资企业还将面临后续的挑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多位行业营销人士了解到,目前传统农资营销的手段逐渐受限,农资新营销的升级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农资企业的营销阵地,传统的渠道关系不足以应对疫情危机,农资营销模式变革的阶段已经到来,如何生存发展是每个农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农资电商元年之后,关于农资电商的话题渐渐退去热度。但是行业关于农资电商的探索却从未中断。尤其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互联网+农业"的形式再度引发行业内的热度。2020年3月,山西农资集团的为农服务平台"山西农资网上购"公众号正式开通,并选取部分分公司作为试点运行,接近一年的时间,"山西农资网上购"的运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农资电商元年之后,关于农资电商的话题渐渐退去热度。但是行业关于农资电商的探索却从未中断。尤其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互联网+农业"的形式再度引发行业内的热度。2020年3月,山西农资集团的为农服务平台"山西农资网上购"公众号正式开通,并选取部分分公司作为试点运行,接近一年的时间,"山西农资网上购"的运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5.
张琴 《中国农资》2020,(13):5-5
农资直播能否拉动销量?农民和经销商认可度如何?如何让直播更有效?疫情之下,今年农资行业当属直播最火,而且在持续升温。疫情催"热"了农资直播,行业内接受和认可度如何?农民和经销商反应如何?参与度如何?什么时间直播更有效?多长时间为宜?什么内容更受欢迎?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就一系列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微信平台和重点电话采访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农资行业的观察者与记录者,中国农资传媒特别推出"农资1对1"深度访谈栏目,旨在通过专业、深度、思辨的方式,解惑焦点问题,发掘行业价值。本期"农资1对1"深度访谈栏目由中国农资传媒三农调研咨询中心主任王旭波主持,特邀深圳市百年盛世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赵一沣,就疫情下市场供需关系、复合肥营销格局、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异地建厂、中小企业求生之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疫情催"热"了农资直播,究竟"热"了谁?农民和经销商是否买账?农资直播热究竟为行业带来了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农资直播热为行业带来了什么?春耕用肥旺季,肥料厂商心里都"急",一急,时节不等人;二急,疫情之下,人下不去,肥料卖不动。据相关企业反映,今年春耕每天发货量与往年比,减少了近2/3的量,好的时候也只  相似文献   

18.
正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农资行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发起主办的农资行业"时代工匠"推选活动,企业积极响应,组织上报典型材料共计40余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全国部分重点化肥生产企业推荐、自荐、组委会评审等程序,推选出农资行业"时代工匠"企业18家,"时代工匠"人物16位。推选出的农资行业"时代工匠",无论是企业,还是人物,都专注行业、专注品质、专注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过后是传统农业生产用肥高峰,也是保证农民收入的重要时期。但当前疫情防控依然严峻,疫情影响下的春耕市场能否如期启动?农民用肥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相关农资流通企业及协会,并了解到,目前困扰农资行业的最大难题就是受"封村"、"封路"影响,农资运输遇到了很大阻力。在这个严峻的时刻,农资流通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好防疫的同时,力保春耕供应。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笔者参加了一场由农业部门和肥料企业联合组织的"与种植大户面对面"业务洽谈会。会上,笔者有两点深刻的感受:一是深深感到种植大户对新技术、新农资、新农机的渴求;二是看到了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商在服务大户方面,表现出的力不从心。会后,一位从事农资经营20多年的老农资告诉笔者,参加与大户面对面洽谈会,真正觉得自己落伍了,自己感到压力山大。他说,农资行业不是没有商机,而是商机无限;农资行业不是没有钱挣,而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挣?时下,不少农资企业在喊农资经营难,但不可否认的是,农资行业将进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