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的差异特性开展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是统筹土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化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了协调土地功能差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结合土地生态位概念,运用GIS中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从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发展适宜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等3个方面,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生态位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单元为评价单位,对冀东山地丘陵区卢龙县进行生态位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发展适宜性、生态环境适宜性区域差别明显。在生态位适宜性框架下,划分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4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分区结果显示,卢龙县北部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中部以农业发展为主,南部依托现有城镇发展体系,注重内部挖潜,合理扩张产业园区。通过土地利用功能评价与调控研究为卢龙县土地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一轮全国土地整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这一轮全国土地整治工作中,主要的任务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与实施。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保护和利用工作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然后从生态文明角度分析了当前土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土地保护与利用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是支撑各行各业的基础,生态文明是国土资源的终极目标,因此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就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实况来说,粗放利用土地、矿产资源矛盾尖锐等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格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我国当前国土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开发中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严重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如何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成为土地治理整合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率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理方法对农村土地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满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与渗透,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如何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构建现代农业运营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成为我国发展"三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集中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对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发展路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以为新时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伴随经济产业的大力发展,也造成了大量工矿在资源枯竭后废弃,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废弃矿区周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对工矿废弃地进行整治复垦,已成为我国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以神木市大柳塔镇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为例,从拟开发区域土地开发适宜性分析出发,介绍了项目区工程建设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为我国工矿废弃地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安阳市为例,探讨了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利用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关联关系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结果,将安阳市划分为了6个土地生态适宜利用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生态开发建议性措施,协调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为规划环评过程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生态适宜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基础性资源。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如何融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中,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是当前课程思政的重要方面。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地资源学”建设历程和课程定位,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与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衔接思路,提出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资源内涵、分类、演替、评价、规划、利用、保护等理论教学体系及单项实习和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对于改进“土地资源学”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农观点     
<正>姜大明:国土资源部立足资源节约集约用地7月10日上午,在国土资源部机关召开的部分国土资源厅(局)长中央党校学习情况汇报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指出:"有多大的锅摊多大的饼。各地应立足省情和资源禀赋条件,以节约集约用地倒逼经济转型发展。"当前,国土资源无序、粗放、低效利用的时代已经走到尽头,难以为继。国土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土地资源科学合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和土地整治都是当前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为土地整治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文明形式下的土地整治进行探索。在分析土地整治和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整治的相互关系,指出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新目标,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的促进因素。针对我国传统土地整治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土地整治的经验,初步探索了生态文明形式下土地整治新的历史任务和具体目标,提出了生态文明形势下土地整治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传统村落是中国持久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探究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江西省省级传统村落——霞山村为例,按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思路建立生态型重要性、生产型适宜性、生活型适宜性的单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借助GIS空间分析和二维矩阵空间划分的方法,在多空间评价的基础上遵循最适宜原则和生态-生产-生活优先递减原则,划定"三生空间"功能分区,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结果](1)单空间适宜性分布的规律表明,生产、生活适宜性分布的空间相似性较强;生态重要性与生产、生活适宜性的空间异质性显著.(2)多空间评价结果表明,霞山村三生空间总体融合程度好,毗邻效果佳,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空间面积为959.0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4.54%,呈片状分布在村域周边地区;以耕地为主的生产空间面积为661.5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62%,集中分布在村域中心地带;以农村宅基地为主的生活空间面积为137.7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84%,呈零星状零散分布.(3)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生态空间应注重加强生态脆弱和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生产空间应注重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生活空间应注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结论]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基于三生空间适宜性与协调性划定三生空间的方法,较好地缓解了生态保育、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资源需求的矛盾冲突,可为其他村域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属于一项基础性要求,任何活动以及工作的实施都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亦是如此.特别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基础上,应更为注重对于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本文针对此方面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以期为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研究国土空间管制分区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充分地考虑土地适宜性,有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以罗定市为研究区域,计算得出罗定市适宜发展用地536.6 km2,限制发展用地1 445.5 km2,禁止发展用地352.8km2,在理想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为466.6万,在耕地保护目标下最大承载人口规模为240.9万。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结合罗定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特点,将罗定市划分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生态涵养区、综合发展区和中心发展区4个类型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国土空间管制分区可以为罗定市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闲置土地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已有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研究基础上,根据建设"两型"社会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全国闲置土地处理经验,结合湖南省闲置土地现状,分析了湖南省闲置土地的现行处理办法,提出了对建设"两型"社会有借鉴意义的系统性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94-697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政策要求。乡镇土地利用分区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从乡镇土地分区利用的意义和类型出发,以泾县蔡村镇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分区的特点,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态文明视角下乡镇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建议,以促进乡镇土地利用分区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以黄骅市盐碱地的宜耕、宜建、宜生态性评价数据为基础,基于权衡理论构建环渤海盐碱地适宜性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社会效益侧重型盐碱地适宜性优化配置分区中,宜耕性盐碱地面积最大,为14 667.8hm2,保障了粮食安全;经济侧重型盐碱地适宜性分区中,在权衡模型运算时考虑了黄骅市在经济发展中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生态效益为主的盐碱地适宜性分区中,生态适宜性盐碱地面积最大,为15 372.6hm2,该配置可保护环渤海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从数量、质量和利用方面分析了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认识层面、操作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构建了我国土地生态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资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林业资源在我国生态、自然环境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探讨林业管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生态文明这一领域着眼,进而分析生态文明林业管理管护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探讨生态文明背景下林业管护工作思路,目的在于提升林业管护质量,保障其为我国生态文明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我国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都应该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城镇化建设本身就是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化建设却造成了耕地锐减、用地效率低下及一系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就是从此角度出发,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辩析治理经验与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陕北水土保持工作实际和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从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陕北水土流失的现状,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的本质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五大作用,旨在为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