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疫情催"热"了农资直播,究竟"热"了谁?农民和经销商是否买账?农资直播热究竟为行业带来了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农资直播热为行业带来了什么?春耕用肥旺季,肥料厂商心里都"急",一急,时节不等人;二急,疫情之下,人下不去,肥料卖不动。据相关企业反映,今年春耕每天发货量与往年比,减少了近2/3的量,好的时候也只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应对农民朋友对农资的需求?县级农资经销商在网络建设和品牌选择以及配送服务方面还有哪些工作要做?面对农资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低利润现状,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近期,《中国农资》编辑特邀基层有关专业人士撰写文章,供县级农资经销商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近年来,传统的为农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生产需求,许多农资企业都在探索和努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互联网技术在为农服务中被激活,农资行业服务转型升级走出"纸上谈兵"。农资行业为农服务的新变化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对农资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转型升级能否成为新常态?对此,中国农资传媒开启中国农资"云服务"直播专场,通过与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经营农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买化肥送锅碗瓢盆已经是常事儿,有的经销商甚至凭着自己的"面子"提前把肥料送到农民的家中,不管有人没人就往家里卸肥,更不用说钱的事,谁先卸的早就算谁的。市场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当今农资经销商如何生存,靠什么立足,是每一位农资经销商值得深思的问题。清苑县魏村镇抄纸屯的杨胜利经营农资多年,思想开放,思路灵活,多年来一直以  相似文献   

5.
<正>11月7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农资传媒主办,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浙江农资集团协办的"红四方杯2013-2014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隆重召开,来自农资行业的领导、专家及优秀农资经销商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百佳评选引领行业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评选活动已经获得行业认可,特别是在农资经营转型升级的当下,活动主办方通过评选活动梳理出优秀农资经销商的经营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根力多上市了?他们从流通转型生产才几年,就实现了上市?新三板是什么?上新三板有什么好处?如何上新三板?8月26日,河北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的消息通过中国农资手机报和微信平台发出后,记者就接到了众多农资同仁的咨询电话。一时间,"上市"、"新三板"成为农资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农资》2020,(13):10-10
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全面防控的关键阶段,春耕生产也如期而至,对农资的需求也正处在高峰时期。在此特殊时期,农资经销商如何做到防疫保供两不误?如何创新销售模式满足当地春耕市场需求?重庆丰谷农资荣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保供路。线上交易便捷保春耕春耕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张琴 《中国农资》2009,(7):64-67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觉农资市场不好做,除了受国际市场影响外,我国农民的需求成了影响农资市场起起伏伏的一个主要原因,靠吃市场饭的农资经销商面对这一现状而处于市场被动的地位。如何解决农民需求问题?作为农资流通企业又将如何改变其在市场这一被动地位呢?在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山东等地,一个备受业内关注、经销商推崇、农民欢迎的连锁品牌"千村植保",从农民需求入手,通过全方位服务为农民解决买难买难问题以逐步推动农资连锁,不仅让农民买到了放心农资,实现了增产增收,而且使区域经销商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和持续快速发展。虽然"千村植保"发展仅有4个年头,但在所属市场区域内,"千村植保"已经成为了渠道品牌的代名词和标志性商标,过硬的质量保证,贴心的技术服务已经深入民心,这一连锁模式被业界称之为"千村模式",而且"千村植保"现正在以每天新开设10-15家连锁店的速度在各地快速复制,不断挺进、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玲 《中国农资》2013,(39):20-20
<正>纵观当前的农资行业,市场疲软,价格震荡,农资市场所呈现的不确定性导致农资经销商的发展生存面临着风险,同时也蕴含着机会和挑战。无疑,农资经销商正面临着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更有甚者直接被市场所淘汰。随着农资行业整合脚步的临近,农资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减少了企业的数量,这对曾经生活在相对幸福"襁褓"中的经销商造成了直接性冲击,农资流通领域中的经销商及终端门店的数量越来越少,农资经销商要想在市场上存活,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淘汰赛"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疫情袭来,"农资人"枕戈待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存战而不懈努力。尽管疫情让"农资人"无法走村串乡、深入田间了解终端需求,但是"农资人"在思考,如何迈开暂时停滞的脚步?什么才是关键期的变革力量?随着市场进入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的新阶段,农资行业或将迎来决定性时刻。与此同时,农资行业的主流企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2011年,媒体人都会提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具体到我们从事农资行业报道的记者,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到基层采访农资行业时,多了对农民的关注,多了对农业的研究,多了对农资行业深层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因为负责对河北一家农资公司优秀基层经销商的连续采访报道,半年多时间记者采访了20位基层农资经销商,从他们的行业经历和发展经验中,我再一次看到了农资行业健康发展的希望。这希望来自这块土地的文化传承,来自国家对农资的推动,更来自农资从业者的勤奋和刻苦,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资行业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农资经销商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当前的农资市场。我们要站在"月球看地球",这是李嘉诚先生创办长江商学院时说的。只有站一个更高的高度看待农资生意,也才会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王飞:既然是"站在月球看地球",那么我们不妨站在高处看一下农资中国农资:经济危机对农资行业的影响多大?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农资经销商有钱没钱的问题,个人认为农资经销商不是没有钱,这要看市场如何?效益如何?厂家又如何做?今年市场疲软,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的赊欠更是在此时困扰着农资经销商,农资企业也深受其害,最为得意的要数终端经销商,他们完全是零风险,没有任何资金压力,年底哪怕剩下一瓶都要退掉,代理商不但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年底面对满满的库存也非常的无奈。当前,农资经销商更是人人喊缺钱,但是有没有想过如何有钱呢?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笔者认为解决当前的资金困境,可从下面"三问"开始:  相似文献   

14.
农资行业里的钱货关系,一说起来就是“大家都赊销,我能怎么办?”可是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赊销不是长久之计,服务才是深谋远虑。 首先,经销商们要转变思路。因为经销商是承上启下的,上承生产厂商,下启种植户。厂商为何生产一款产品?因为有市场,但是有市场未必有销量,种植户需要什么他们自己也未必清楚,所以经销商们要转变心态,不是厂家供什么产品就卖什么,更不是种植户们买什么就卖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春耕,农资打假成为农资行业的必答题。在假劣农资"打不断,理还乱"的今天,如何打假让执法部门与农资行业纠结不已。而江苏无锡锡山区用自己的"连锁经营模式"为农资打假探索出一条新路。今年以来,无锡锡山区破天荒地实现了农资问题"零投诉",农民对农资质量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这得益于锡山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此举不仅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购买农资,而且由于采取直销配送的方式,更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前些年,因农资问题引发的纠纷,一直令工商、质监等部门感到头疼,因为接受和处理农民投诉时,往往很难判断经销方与农民到底谁有理。面对这种  相似文献   

16.
在年中的农资市场经验交流会上,可谓各路"诸侯"云集,谈体会言简意赅,论市场畅所欲言,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农资市场面前,面对不断变化的商场和顾客形势,你该如何成为农资经销商中的一方"霸主"呢?首先,眼光要敏锐。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人们都说:财富源于眼光,成功源于理念,经销商要想成为一方"霸主",除选择好合作厂家并与之和谐相处外,更重要的是经销商要审时度势洞察形势,不断修炼自身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战疫情,保春耕!这已经成为亿万农民和全体农资人的共同使命。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农资行业如何走好通往丰收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信念,需要担当,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场突然袭来的疫情将农业生产推向"农资企业复工复产难、农资运输难、农资进村入户难"的艰难境地,疫情当道,迎难而上成为农资行业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两年,随着抖音、快手等APP的迅速蹿红,农业产业也加入到这一阵营,卖家和买家之间打破时空限制,卖家通过直播可以立体、灵活地展示农资和农产品,让买家可以更直观、更真实地了解到产品,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直播带货带来销量记者了解到,很多活跃在农资销售一线的经销商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据辽宁省阜新市瑞彤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宫伟反映,去年疫情暴发后,东北地区很多农资经销商都开通了快手APP销售农资,这与疫情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是把为农户着想放在首要位置.农资经销商不妨站在农户的角度,为农户着想.若经销商熟悉农资的使用技术,多介绍一些适销对口的农资产品,多为农民算算细账,减少他们在生产中造成的成本增加,建立互信机制,受益的无疑是农户和经销商. 二是要敢于自曝"缺陷".在农资经销中,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在营销过程中,经销商不妨大胆自曝"缺陷",实事求是地向农民介绍各种农资的性能和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农药和化肥面市后,应在技术上指导农民,并告之使用者新产品的优势和不足,共同为农民选择对口的农资产品,而不要只考虑自身的营利.这样做既增加了自己的诚信度,同时也拉近了与农户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刘学胜 《中国农资》2011,(11):26-40,8
从1998年化肥市场开始开放到2009年化肥市场彻底放开,农资经销商群体在经历市场竞争洗礼的同时也获得了快速的成长,接受采访的经销商也不再仅仅是谈产品价格,而是开始向记者谈论理念、模式和创新。经销商的发展状态在根本上决定着我国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方向,为此,中国农资传媒基于多年的报道经验,借"第四届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之机,对200位行业的优秀经销商的发展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的个案访谈,从而推出《2011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让行业对经销商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