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莉 《种子科技》2022,(3):121-123
文章对构树嫩枝扦插高效快繁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培苗快繁技术在构树上的应用,为生产大规模构树苗木提供理论参考.在大棚温室搭建小弓棚,用珍珠岩与泥炭土、泥炭土与河沙,体积比1∶1为基质,用3-吲哚丁酸(IBA)、3-吲哚乙酸(IAA)、a-萘乙酸(NAA)、盐酸硫胺(VB1)、盐酸吡哆辛(...  相似文献   

2.
以20个不同萝卜品种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幼苗期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幼苗中总硫苷含量不同,其中,秋白萝卜>春白萝卜>樱桃萝卜。进一步对硫苷组成进行分析,发现了9种不同的硫苷,其中,4种硫苷属于脂肪族,4种属于吲哚族,1种属于芳香族硫苷。不同类型品种幼苗中的硫苷组成不尽相同。秋白及4个春白萝卜品种中含有上述9种硫苷;春白萝卜品种二年子和花知中含有8种硫苷,缺少1个吲哚族硫苷-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而所有樱桃萝卜品种中均缺少1个脂肪族硫苷-4-甲硫基丁基硫代葡萄糖苷。在对不同萝卜品种幼苗中各种硫苷所占总硫苷百分比分析时发现:秋白萝卜品种(除夏季外)及春白萝卜品种的幼苗中均以4-甲硫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为主,该类型的硫苷占总量的45%~77%,其次是吲哚-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夏季品种中上述两种硫苷的含量相当。樱桃萝卜幼苗中的硫苷以吲哚-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为主(42%~72%)。在以上几种硫苷中,4-甲硫基-3-丁烯基硫苷是秋白萝卜与春白萝卜中的主要硫苷,在硫代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可被转化成异硫氰酸盐。该物质是一种解毒酶的诱发剂,在肝癌细胞系中起解毒作用[3]。上述研究结果为萝卜的品种改良及高硫苷含量萝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菊粉对猪肉脂肪组织中3-甲基吲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  宋维平  张艳 《华北农学报》2006,21(6):124-126
从菊芋中提取菊粉,以探讨菊粉对猪肉中3_甲基吲哚(粪臭素)的影响。试验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和1%的菊粉饲喂生长育肥猪,屠宰测定猪肉脂肪组织的3_甲基吲哚含量。结果表明,这些处理组的3_甲基吲哚含量较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下降12.52%,34.37%和45.17%,其中1%菊粉组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1934年,荷兰科学家柯格尔(Kogel)从玉米顶芽中分离出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活性物质,鉴定化学成分为吲哚-3-乙酸,缩写为IAA。这种物质在光线影响下,向背光的一面转移,背光的一方要比向阳的一方含量显著增高。由于IAA可促进细胞伸长,因此会造成植物向有光的方向弯曲。柯格尔称这种物质为植物生长素。到60年代人们又研究出与生长素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物质,通过生物方法鉴定也能起到生长调节的作用。于是,人工合成的吲哚丁酸  相似文献   

5.
岭头单丛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岭头单丛茶香精油含量由鲜叶的12.40,经加工逐渐增加到成茶的64.87。香气化合物组成则在做青结束时种类最多,而以成茶最少。鲜叶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丁基甲酚、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香叶醇等香气组分为主。晒青叶橙花叔醇大量增加,(顺)-茉莉酮、α-法呢烯、吲哚、香叶醇等香气组分亦增加,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α-萜品醇等香气组分减少。做青过程中香气组分呈不规则变化。杀青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大量增加,香叶醇、(顺)-茉莉酮、α-法呢烯、橙花叔醇等香气组分亦增加,吲哚、丁基甲酚等减少。成茶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橙花叔醇、香叶醇、(顺)-茉莉酮、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己醛、吲哚、(反)-2-己烯醛、(顺)-3-己烯基己酸酯等香气组分为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6)
以冰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_3)、3-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乙烯利(ETH)、脱落酸(ABA)对冰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冰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探究植物外源激素对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mg·L~(-1)的GA_3、150 mg·L~(-1)的IAA、2 mg·L~(-1)的6-BA、80 mg·L~(-1)的ETH最有利于冰菜种子的萌发;ABA对冰菜种子的萌发总体起抑制作用。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冰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GA_3IAAETH6-BAABA。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省植保科技人员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甜菜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3∶2,其共毒系数为167.1;药后1天,按上述比例配制成的10%甲氧虫酰肼·氯虫苯酰胺悬浮剂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Multi-Effect Triazole,以下简称MET)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物质。MET对秧苗的主要生物效应有:控制秧苗徒长、促进秧苗分蘖、减轻移栽后败苗。MET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提高稻苗吲哚-3-乙酸-氧化酶(IAA-  相似文献   

9.
芍药甙是从中药白芍、赤芍等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单萜苷类化合物,它有1个蒎烷骨架及1个缩醛结构,这一结构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成醛基。经水解后,芍药甙的主要功能基团与断马钱子苷(Secologanin)较为相似(都具有单萜及醛基的结构),而Secologanin即是合成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的主要前体物。可以用芍药甙作为前体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主要是与吲哚类(色氨酸,5-羟基色氨酸)作用,来合成一类全新的单萜吲哚类生物碱。此项工作将为进一步研究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的丰富结构提供依据,并为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虾头和虾壳为原料酿制虾油,采用感官评定、氨态氮(AAN)、挥发性盐基氮(TVBN)、5-羟甲基糠醛(5-HMF)、游离氨基酸、挥发性气体成分等指标,研究了酿制过程中pH值对虾油风味成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越高,氨态氮、挥发性盐基氮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均越高;不同pH值样品的颜色、口感、鲜味、酱香和虾腥味对样品的总体风味贡献比较大;自然pH值更有利于鲜味和甜味氨基酸的生成;pH值偏低易于提高鲜味氨基酸及甜味氨基酸的含量,同时也易导致产品产生较多1-氢-吲哚,从而影响产品风味;pH值偏高有利于提高苦味氨基酸的含量,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口感,但同时能降低产品中吲哚类物质的含量。综上,呈味氨基酸、吡嗪类、醛类、吲哚类和醇类对样品的总体风味贡献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吲哚(Indole)对水稻抗病性的诱导(Priming)作用,本研究使用吲哚预处理‘丽江新团黑谷’(lijiangxintuan-heigu, LTH)水稻离体叶片和接种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在不同时间点使用MAPK级联抑制剂(MAPK cascade inhibitors, U0126)抑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递途径以及使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NADPH oxidase inhibitors, DPI)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统计发病情况并检测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50 mg/L吲哚预处理48 h可以极大地增强水稻的抗病性,而使用抑制剂后,水稻对稻瘟病菌侵染更敏感、发病率更高,同时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抑制。表明吲哚priming可以诱导产生和积累更多的ROS,ROS激活MAPK级联通路积累MAPK蛋白,促使水稻进入防御准备状态,在受到外来胁迫时,MAPK受诱导信号激活,继而启动下游防御反应增强水稻的抗性。本研究为深入探究吲哚诱导提高植物对腐生型病原菌的抗性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吲哚作为天然抗性诱导剂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82-6487
从林下参叶片中分离内生细菌,以人参灰霉病菌为指示菌,筛选拮抗菌株,基于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林下参叶片中共分离得到56株内生细菌,其中菌株FS-1对人参灰霉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FS-1的发酵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该菌株具有很好的固氮作用,且能够分泌吲哚-3-乙酸(IAA)和产生胞外蛋白酶,IAA产量为4.25 mg/L。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FS-1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本研究表明菌株FS-1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可用于人参灰霉病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激素浓度对思茅松扦插苗生根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仁刚  邓桂香 《种子》2007,26(12):86-87
用吲哚-3-乙酸和ABT1号生根粉的不同浓度处理1年生穗条,在大田中扦插。经过统计,用吲哚-3-乙酸处理的穗条理论成活率最大值为48.52%(实际56.1%),平均不定根生根数量理论上可达9.8条/株,平均不定根长度理论上可达10cm;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穗条理论成活率最大值为45.35%(50.6%),平均不定根生根数量理论上可达10条/株;平均不定根长度理论上可达7.9cm。  相似文献   

14.
生物农药防治棚室秋番茄病毒病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番茄病毒病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香菇多糖 赤.吲乙.芸苔和宁南霉素 赤.吲乙.芸苔防治番茄病毒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病毒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hm2用0.5%香菇多糖AS 3000mL 碧护WP 600g、8%宁南霉素AS 900mL 碧护WP 600g,7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药后10天、17天、26天和35天,防治效果均在88%、87%、78%和67%以上,且两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香菇多糖 赤.吲乙.芸苔极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对照药剂) 赤.吲乙.芸苔,宁南霉素 赤.吲乙.芸苔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 赤.吲乙.芸苔。香菇多糖 赤.吲乙.芸苔和宁南霉素 赤.吲乙.芸苔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病毒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防治病毒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5.
以益生乳酸菌植物乳杆菌P-8饲喂肉鸡,研究其在规模化养殖中对肉鸡生产性能、粪便p H及吲哚和粪臭素含量、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残留的影响。选择18万只1日龄AA肉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盐酸林可霉素(3 g/t);试验组1为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P-8+盐酸林可霉素(3 g/t);试验组2为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P-8+盐酸林可霉素(1.5 g/t)。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成活率、出栏重和饮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鸡粪便p H、吲哚和粪臭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鸡肉中的盐酸林可霉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植物乳杆菌P-8在大规模肉鸡养殖过程中具有减少抗生素用量、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养殖环境等特点,有利于肉鸡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健康养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陶瑞  刘涛  褚贵新 《棉花学报》2013,25(5):426-431
通过设置0、80、120 mmol·L-1 3种NaCl浓度,研究了3种盐分水平下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对棉种发芽的影响,分析了棉种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抗氧化物酶及丙二醛含量对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盐分胁迫显著抑制了棉种的萌发,而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能明显减轻盐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抑制.在3个盐分水平(0、80、120 mmol·L-1)下,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活力指数均比清水浸种有显著提高,其增幅分别为11.5%~58.4%、16.8%~65.0%和42.9%~82.5%;同时,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可显著提高棉种SOD、POD、CAT的活性,分别比清水浸种增加了57.2%~282.7%、8.3%~139.3%和6.4%~15.1%,且显著降低了电解质外渗率与MDA含量.在盐分胁迫下,利用4.1×10-3 mmol· L-1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可提高棉种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其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的转化,显著提高棉种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7.
根际促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由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研发出高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以其经济、环保与安全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植物根际促生菌联合植物修复技术。评价了如何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吸收与转运以及植物的生物量,从而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率。简述了植物根际促生菌不仅可以分泌有机酸、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直接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还可通过分泌植物生长激素吲哚-3-乙酸(IAA)、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ACCD)、铁载体以及促进植物对矿物元素(磷)吸收等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对重金属的抗性、间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对近年来国内外根际促生菌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1.商品名或注册商标甲氧虫酰肼、雷通、美满、突击、螟虫净。2.主要剂型24%悬浮剂。3.毒性低毒。4.杀虫机理甲氧虫酰肼属双酰肼类杀虫剂。为一种非固醇型结构的蜕皮激素,模拟天然昆虫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激素,激活并附着蜕皮激素受体蛋白,促使鳞翅目幼虫在成熟前提早进入蜕皮过程而又不能形成健康的新表皮,从而导致幼虫提早停止取食、最终死亡。5.产品特点1对防治对象选择性强,只对鳞翅目幼虫有效,对抗性甜菜夜蛾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淮山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淮山药茎段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1)℃,光照强度24~30umol/m^3s,光照时间10h/d条件下研究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丁酰肼4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淮山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0.75mg/L、矮壮素1。00rag/L、缩节胺3.00mg/L、丁酰肼6.00mg/L能提高淮山药不定芽增殖率、植株矮化和更健壮。MS+NAA0.04mg/L+KT2.5mg/L+Ad5ing/L+PVP300mg/L与矮壮素1.00mg/L结合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率为2.31。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杂环合成研究组万伯顺、王春翔等人成功实现了非对称2,3-二芳基吲哚的选择性合成,相关结果以通讯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吲哚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农药化学品中,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吲哚及其衍生物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们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其中,在吲哚化合物2,3-位上高选择性地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