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一、 2019年杀虫剂全球市场分布情况1.全球杀虫剂市场概况2019年,杀虫剂品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烟碱类、苯甲酰脲类、酰肼类、嘧啶胺类、大环内酯类、杂环类、双酰胺类等正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沙蚕毒类虽仍被关注,但正逐渐被取代;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逐步萎缩,共计214个,目前只有20余个为常用品种;而有机氯类已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正>经查询,截至2013年7月28日,尚未有噻虫啉产品在我国获批正式登记。噻虫啉属于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与常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没有交互抗性,因而可用于  相似文献   

3.
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四大类杀虫剂中增长最快。拟除虫菊酯在获得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易产生抗性,高鱼毒性,低内吸性等问题。尽管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以上的问题,但与其他类型的杀虫剂相比,其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pyrethroid insecticides)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易于降解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卫生害虫防治及粮食贮藏等。近几年,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三大类杀虫剂中的全球销售额位列第2、3位,是杀虫剂市场中的重要类别。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4.
<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易于降解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卫生害虫防治及粮食贮藏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神经膜中钠离子通道,导致该通道打开时间过长,从而阻碍神经信号的传输,最终导致虫螨死亡。目前全球研制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大约80个品种。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1949年丙烯菊酯由美国Schechter被合成出来后,国内外掀起了开发拟除虫菊酯(简称菊酯)类农药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国内登记的菊酯类农药产品近80个,菊酯类农药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杀虫剂品种。菊酯农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防控害虫,而且还大量用作卫生杀虫剂。近十年来在国内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农药退出市场之后,由于它对防控害虫十分有效,成为杀虫剂中优选的替代产品……自从1949年丙烯菊酯由美国Schechter被合成出来后,国内外掀起了开发拟除虫菊酯(简称菊酯)类农药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国内登记的菊酯类农药产品近80个,菊酯类农药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杀虫剂品种。菊酯农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防控害虫,而且还大量用作(灭蚊子和杀蟑螂等害虫的)卫生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种最广谱、高效、低残留、中等毒性和能生物降解的农药杀虫剂。近十年来在国内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四、拟除虫菊酯农药的问题1.易产生抗性拟除虫菊酯在使用3~5年后,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属于高抗类杀虫剂,害虫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比有机磷类杀虫剂快得多。北京农业大学曾在北京市海淀区测定桃蚜的LD50值表明:1985年与1984年相比,溴氰菊酯抗性增长10倍,百树菊酯增长12倍,而敌敌畏和乐果仅增长2~3倍。另外,由于拟除虫菊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综观世界杀虫剂工业的发展历史,有机氯杀虫剂由于残毒问题已基本上停止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在世界上仍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一些高毒品种已在许多国家禁用,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发展缓慢并开始受到限制,杂环类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已逐步取代高毒有机磷农药而成为杀虫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杀虫剂及生物工程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是高毒有机磷农药生产大国,同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争夺粮食和确保健康,人类与害虫的斗争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用牡鞠、唇炭灰等来灭杀虫害,到17世纪用烟草、松脂、除虫菊等来驱灭虫害;从以砷酸盐为主体的无机杀虫剂到以有机合成为主的有机合成杀虫剂;从以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的杀虫剂时代,到以仿生合成为主的与环境相容性好的、高效低残留的仿烟碱类、酰肼类、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直至抗虫的转基因作物,杀虫剂市场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及时代进步的体现。这些杀虫剂为确保农业稳产、丰产,为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1949年丙烯菊酯由美国Schechter被合成出来后,国内外掀起了开发拟除虫菊酯(简称菊酯)类农药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国内登记的菊酯类农药产品近80个,菊酯类农药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杀虫剂品种。菊酯农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防控害虫,而且还大量用作卫生杀虫剂。近十年来在国内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农药退出市场之后,由于它对防控害虫十分有效,成为杀虫剂中优选的替代产品……敬请关注2015年第1期主题"拟除虫菊酯农药的进展、剂型和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1949年丙烯菊酯由美国Schechter被合成出来后,国内外掀起了开发拟除虫菊酯(简称菊酯)类农药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国内登记的菊酯类农药产品近80个,菊酯类农药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杀虫剂品种。菊酯农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防控害虫,而且还大量用作卫生杀虫剂。近十年来在国内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农药退出市场之后,由于它对防控害虫十分有效,成为杀虫剂中优选的替代产品……敬请关注2015年第2期参赛作品"拟除虫菊酯农药的进展、剂型和动向"。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积极投稿,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11.
<正>棉蚜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卷曲、花蕾脱落,严重影响棉株生长。在大田生产实践中,棉蚜的控制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棉蚜不仅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而且对新烟碱类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棉蚜的抗性成为棉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筛选新型的防治棉蚜药剂及不同施药技术成为迫切需求。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研究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12.
<正>毒死蜱自被陶氏益农(现科迪华)开发以来,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获得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登记。作为传统的广谱、高效、低残留、毒性相对较低的有机磷杀虫剂品种,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近十多年来,面对后起之秀双酰胺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品类的冲击,毒死蜱在所有杀虫剂全球销售额中仍始终位列前四,其市场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水稻用第三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16年以13.65亿美元的销售额、3.05亿美元的领先优势,构建了它与第二大杀虫剂噻虫嗪(10.60亿美元)之间的差距,夯实了它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军地位。正因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加盟,双酰胺类杀虫剂备受全球关注,成为杀虫剂市场继新烟碱类之后的新热门。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和抗性害虫防治领域,双酰胺类杀虫剂出手不凡。目前已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  相似文献   

14.
正据2019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显示,目前监测地区棉蚜的所有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氨基甲酸酯类丁硫克百威,新烟碱类吡虫啉等药剂均处于高水平抗性。而于2019年获得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的新杀虫剂巴斯夫双丙环虫酯,成为了应对高抗药性棉蚜并保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蚜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简要综述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我国棉蚜的抗性发生和发展情况 ,以及棉蚜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害虫的抗性与农药的使用密切相关。我国棉蚜的抗性随着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我国棉区的交替使用或停用而波动。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 ,至少有四种抗性机制与棉蚜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杀虫剂药效登记试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市场信息》2003,(19):29-29,35
<正> 2002年10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农药技术交流会"上,对9个国内外公司申请做农药药效登记试验的9个农药产品进行了试验评价。这九个农药产品均为比较新的杀虫(鼠)剂,而且大部分为生物源农药,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化学合成杀虫剂1.5%烯啶虫胺 As 烯啶虫胺的英文通用名称为 nitenpyram,与吡虫啉、啶虫咪(莫比朗)等一样属新烟碱类杀虫剂。最先由日本武田农药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商品名称为 Bestguard。其杀虫机理与传统的杀虫剂有所不同:拟除虫菊酯类作用于昆虫神经轴突,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阻碍乙酰胆碱酯酶,而烯啶虫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表明,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农药目前不宜用于入侵中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而生测结果也证实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抗性。10月21日,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生态基因组学中心与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备受关注,成为杀虫剂市场继新烟碱类之后的新热门。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和抗性害虫防治领域,双酰胺类杀虫剂出手不凡。目前已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有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环丙虫酰胺等;即将上市的产品有巴斯夫和三井化学共同开发的溴虫氟苯双酰胺;正在研发的产品有拜耳的四唑虫酰胺等;我国自主  相似文献   

19.
<正>农药界里有一个奇迹那就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将近30年的历史上主导杀虫剂市场。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一类仿生化学合成杀虫剂,其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类杀虫剂,同时新烟碱类也是作用机理研究得较为透彻的一类杀虫剂。目前市场上新烟碱类家族已有7个杀虫剂,分别是噻虫啉、  相似文献   

20.
正烯啶虫胺属于烟酰亚胺类,是继吡虫啉、啶虫脒之后开发的又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随着烟碱类农药大量推广应用,许多病虫对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具有一定的抗性,由于烯啶虫胺是推出的换代产品,持效期较长,使用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烯啶虫胺对暴发阶段的害虫有绝杀作用,飞虱暴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