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设施草莓白粉病抗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设施内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时期、品种抗性做了观察,结果表明,2-3月,草莓白粉病在叶片上发生一般,进入4月,白粉病明显加重,至5月上旬叶片发病达到高峰。同时看出3月之前,果实发病较轻,进入4月后果实发病明显加重。19个草莓品种中,8个高抗、5个抗病、3个感病、3个高感,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差异性。对9种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己唑醇药剂的防效在80%以上,控制病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考查武夷菌素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了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武夷菌素能够抑制草莓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其EC50值为9.5506微克/毫升,高于化学农药苯醚甲环唑的7.2518微克/毫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武夷菌素水剂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300倍液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和10%苯醚甲环唑水  相似文献   

3.
陈彦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281-284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白粉病化学防治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在药后7天和14天,氟吡菌酰胺防治甜瓜上白粉病的效果最高,防效均在95%以上。与之相比较,防治黄瓜上白粉病和草莓上的白粉病效果稍低,其防效也在90%以上。研究表明,氟吡菌酰胺防治白粉病效果良好、持效期长,是防治黄瓜、甜瓜、草莓白粉病的一种新型良好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正草莓白粉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之一,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当下正值草莓开花坐果期,为降低京郊草莓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北京市植保站引进新型生物防治药剂——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在顺义基地开展了草莓白粉病防治试验,以期寻找针对草莓白粉病的高效的生防药剂,在防治白粉病的同时,提高草莓品质。目前试验正在按计划进行中。截至2015年12月底,只有1  相似文献   

5.
6.
正草莓白粉病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东亚等草莓主产区,我国于1959年首次在沈阳农学院温室草莓上发现白粉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严重,部分地区白粉病已成为草莓生产上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严重时,病叶率可达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损失惨重。发病原因:引发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的专性  相似文献   

7.
<正>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作为防治白粉病的优秀杀菌剂,苯菌酮在2018年8月19日已过中国专利保护期。苯菌酮具有比嘧菌环胺高几倍的杀菌活性,与那些具有二甲基化作用的抑制剂以及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谷物类、葡萄、黄瓜、豆  相似文献   

8.
正白粉病危害月季生长,如月季叶片、花蕾、嫩梢均会受该疾病的影响。如果月季患有白粉病,叶片颜色会发生变化,同时月季花蓄也会畸形,植株将会变小。温室大棚内种植的月季发病率大于露地种植的月季。玫瑰、蔷薇等植物也易受到病菌感染而出现白粉病。直接消灭病源,避免传播。需要剪除发病的月季枝叶。修剪刀具用95%的酒精消毒,筐等用具用开水煮沸30分  相似文献   

9.
<正>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草莓抗白粉病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研究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选取5种对白粉病抗性不同的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POD、PAL、PPO活性随品种白粉病抗性的增强而增加,SOD活性随品种抗白粉病能力增强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品种白粉病抗性的增强无明显变化规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品种供试材料的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AL活性差异极显著,可以用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AL活性这些生理生化指标来衡量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强弱。  相似文献   

11.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常见的重要病害,一般露地发生较少,保护地栽培发病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和嫩尖,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也可受害。整个生长季节可不断发生,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导致死苗,不及早防治会造成草莓减产损失,或秧苗质量降低,移栽后不  相似文献   

12.
正草莓枯萎病是目前危害北京草莓产业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杀菌剂,北京农学院等单位进行了相关研究。科研人员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北京昌平地区采集的草莓枯萎病株中分离到引起草莓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相似文献   

13.
小麦白粉病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60年代以前,我国小麦白粉病主要在云、贵、川等省湿润多雨的西南部份地区流行。近年随着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小麦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大播种量造成高密度,偏施氮肥,灌水过多等不合理的栽培措施,人为地提供了白粉病的诱发条件,以致该病在北方冬小麦主产区也已发展成  相似文献   

14.
15.
正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刚发生时可以从植株的叶面上看到有比较小的白色粉状霉点,不久叶片正反面布满白色粉状霉点,逐渐扩大成圆白粉状霉斑,严重时整个植株被白色粉状斑覆盖,像均匀撒上了一层面粉,如果防治不及时粉斑就会迅速扩展,最后导致叶片发黄枯死,一旦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则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的长势,严重的甚至导致整株死亡。白粉病大发生时看上去花白一片,影响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月季病虫害严重,对月季生产和普及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本刊特邀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赵荣杰、韩玉梅同志撰写“月季病虫害防治讲座”有关文章,供月季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苦瓜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生在植株的叶、叶柄和茎上。病斑一般表现在正面,初为黄点,以后扩大为白色粉斑,后互相连接整个叶面,最终至全叶发病布满白粉,以后病斑颜色变成灰白色或灰色,生成黑色小粒,最后黄化导致植株生长衰退、幼瓜畸形、生育期缩短,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春季,贵州省册亨县双江镇发生了小麦白粉病,为降低农户损失,笔者开展了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较好,发病治愈率达90%以上。现将总结出的有关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发病原因一是春季降水稍微偏多,气温略偏高。二是小麦孕穗灌浆期湿度较大。三是农户选择的丰产品种抗病性  相似文献   

19.
<正>白粉病是大棚草莓常发病害之一,其菌源主要来自清除不彻底的病株残体或携带病菌的种苗。江苏省主栽的红颊等草莓品种易感白粉病,由于一些农户从外地调运草莓苗或部分田块前期防控不当,导致田间带菌率高,加之入冬以来低温寡照天气较多,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近期笔者走访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20.
<正>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具有潜伏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等特点。使用杀菌剂是日前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病菌对一些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导致防效下降。为验证新型杀菌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含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各21.4%)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笔者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为对照,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数据显示,用药前各处理区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