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绵羊妊娠毒血症是母羊怀孕末期发生的亚急性代谢性疾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及虚弱为主要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至昏睡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引起酮病的原因对酮病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血酮、尿酮、乳酮的检测方法及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酮病的预防和群体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病,是由于大量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的浓度增高所致.临床上以呈现顽固性消化紊乱、呼出气放酮味和一定的神经症状为特征.生化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及低血糖.本病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和缺乏运动的舍饲奶牛,尤其是3~6胎、产后3~6周的高产奶牛更容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酮病是泌乳母牛在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疾病,也被称为乳牛酮血症,能引起母牛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特征是酮血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高产牛群中,临床性酮病发病率约为4%,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可达10~30%,甚至更高.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有报道称,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酮病已成为影响美国奶牛场最重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其关注度要高于瘤胃酸中毒和产后瘫痪.在我国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国内兽医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肉绵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渊,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至昏睡等.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是奶牛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在临床病理学方面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脂肪肝以及酸中毒等.临床表现以消化功能紊乱和神经症状为主.患病奶牛体质衰弱,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大多数实行集约化畜牧业的国家都有乳牛酮病流行,主要见于舍饲高产奶牛,且发病率差别大.据调查,我国奶牛酮病发病率为15%~30%,美国为5.0%,印度为14.7%,日本高达43.1%(黄克和,2008).  相似文献   

7.
酮病是指奶牛泌乳期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液中酮体浓度增高,出现以精神异常、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增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也叫醋酮血病、酮血病.常见于分娩后1~8周内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多见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8.
正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指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病理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同时并发低血糖、患牛消化机能紊乱,直接导致奶牛的乳产量下降,并且伴发有神经症状。冬夏两季多发,高产奶牛多发,主要以分娩后6周内的高产乳牛发病最多。临床以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呼出气体有酮味,消化紊乱为主要特征。1致病原因主要是奶牛泌乳时期,饲料中提供的能量不  相似文献   

9.
曹杰 《兽医导刊》2013,(11):47-49
一、酮病及亚临床酮病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产奶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从上世纪90年代起,酮病已成为影响美国奶牛场最重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关注度高于瘤胃酸中毒和产后瘫痪。亚临床酮病指泌乳前几周"临床表现"正常的奶牛,其血浆β-羟丁酸的值高于1.4 mmol/L(也有文献将此指标定义为血浆β-羟丁酸高于1.2 mmol/L)。1.病因。酮病的发生与奶牛能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病是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通过测定牛乳中丙酮和β-羟丁酸的含量可以对奶牛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筛查.对云南4家DHI参测牧场的酮体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根据Foss公司推荐的判断标准,4个牧场亚临床酮病平均发生率为6.1%,范围在3.3%~9.4%,临床型酮病发生率为0.7%,范围在0.4%~1.8%.Ⅰ牧场...  相似文献   

11.
牛酮病又称酮血病、酮尿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上的一种代谢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由于酮体中毒,病牛呈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酮病通常发生奶牛后3周左右.  相似文献   

12.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又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根据其有无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临床型酮病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奶产量减少,体况消瘦,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酮病也叫作奶牛醋酮血症,主要是由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高产奶牛的发病率更高,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奶牛食欲减退,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产奶量明显下降,如果疾病非常严重,奶牛在呼吸时会呼出带有丙酮气味的气体,奶牛的血糖明显降低。1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酮病主要是由饲喂环节不合理所致,例如饲喂的时间不规律、饲料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也称为奶牛酮血症,是高产奶牛常见的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精神异常、产奶下降、体重减轻、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为主要特征,有时也不表现任何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16.
酮病又叫酮尿病(ketonemia),醋酮血症(kcetonaemia)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以酮血、酮尿及低血糖为特征的一种糖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只发生于反刍家畜,是危害奶牛业的一个重要疾病,肉牛和役牛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期,山东省东平县一小尾寒羊饲养场怀孕后期的母羊连续发病,轻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重者死亡.经过详细了解、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验,我们确诊为妊娠毒血症.该病是怀孕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而昏睡等.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养牛业较常见疾病之一,不仅减少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还可引起产后疾病,造成巨大损失。奶牛酮病主要与饲料能量不足、脂肪代谢异常、过度运动或紧张、疾病或压力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如果预防或者治疗该疾病不及时,奶牛养殖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引起奶牛酮病因素、奶牛酮病与产后疾病关系、防治奶牛酮病措施三方面,对奶牛酮病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养牛业健康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严重营养代谢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该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乳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多发于产犊后10~60天.本病多发于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且以3~6胎次的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多发于产后第1个月内,大多出现于泌乳开始增加的第3周内,2个月后发病极少.冬夏两季多于春秋季节.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型酮病(Mary,2000);而加拿大的研究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高达59%.……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发生的一种以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病通常发生于母牛产犊后10~60d,各胎次的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