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天津市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生产现状,科学指导养殖生产,2022年上半年对天津市正常经营的奶牛场全株玉米收获、压窖、管理等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对采集的青贮样品进行了营养、发酵和霉菌毒素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天津市全株青贮玉米在2021年9月下旬和10月内收获占比90.57%;79.25%的场户使用了50铲车作为青贮窖压实设备;青贮添加剂进口品牌使用超过了50%,国产品牌使用超过了35%;94.34%的场户使用了塑料薄膜+黑白膜(+阻氧膜)+轮胎的封窖材料;青贮窖钢筋混凝土材质占比41.51%;取用青贮饲料使用铲车设备占比69.81%;全株玉米青贮指标平均值:干物质33.19%,中性洗涤纤维37.90%,淀粉33.75%,氨态氮10.64%,乳酸4.36%,乙酸1.5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分别为1.7%和5%。整体上看,天津市奶牛养殖企业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变化差异较大,在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收割、调制、贮存等技术环节以及抗风险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白糜1号为试验材料,使用8种药剂,设置10个处理,进行2次施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糜子拔节前后茎叶处理)研究不同除草剂处理对糜子田杂草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2.3 g+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0.7 g苗前土壤处理以及使用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2.3 g苗前土壤处理、48%苯达松水剂4 mL茎叶处理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综合防治效果好;使用25%扑草净可湿性粉剂2.3 g+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0.7 g苗前土壤处理、15%乙羧氟草醚乳油1 mL茎叶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控效果较好,起到了挽回产量的作用;综合来看,使用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2.3 g、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0.7 g苗前土壤处理以及使用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2.3 g苗前土壤处理、48%苯达松水剂4 mL茎叶处理的草害防治效果和产量表现良好,可用于糜子田间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河北省深州市安庄马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露地韭菜基地进行,选择生产上常用的0.5%苦参碱、25%噻虫嗪、50%灭蝇胺、4.5%高效氯氰菊酯四种药剂作为防治韭蛆的试验药剂,与0.3%印楝素配合使用,研究不同药剂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均属于植物源杀虫剂,二者配合使用来防治韭蛆,能够达到平稳效果,可以作为绿色食品韭菜的优选方案;噻虫嗪、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与印楝素配合使用来防治韭蛆,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韭菜日常生产中防治韭蛆的选择方案,但需严格控制使用时期和使用量。  相似文献   

4.
为加大有机生产中白粉病防控力度,提高防治效果。采用有机生产标准(GB 19630—2019)中允许使用的大黄素甲醚、蛇床子素、硫黄、碳酸氢钾、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及乳化植物油等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种供试药剂均有一定的控制白粉病的效果,第3次药后7 d,对西葫芦白粉病防效为64.61%~74.78%,其中以0.5%大黄素甲醚AS防效最优,达74.78%,防治效果表现为0.5%大黄素甲醚AS>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1%蛇床子素EW>碳酸氢钾DP>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50%硫黄SC>乳化植物油;供试药剂均可提高西葫芦产量,使用碳酸氢钾增产率最高,为44.70%,其次是1%蛇床子素EW及0.5%大黄素甲醚AS,增产率分别是38.83%和37.90%,乳化植物油EC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35.63%。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白粉病发生初期优先使用碳酸氢钾,在白粉病发生期推荐使用0.5%大黄素甲醚AS、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1%蛇床子素EW等药剂。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农药,指导水稻生产,本研究借助于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以10%己唑醇乳油、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为供试药剂,以汴稻1号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己唑醇乳油和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87.99%和87.67%,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且对水稻安全,可分别使水稻较不施药对照增产8.9%和8.5%。因此,上述两种药剂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药剂,建议在生产上重点推广使用,也可以用10%己唑醇乳油、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按比例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皇菊蚜虫和绿盲蝽难于防治的现状,分别进行了不同药剂大田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嗪悬浮剂与10%丙联苯菊酯乳油剂双联包对皇菊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21d防治效果效分别为97.63%、70.93%,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防治皇菊蚜虫药剂使用。0.5%苦参碱水剂是生物农药,施药前期药效较低,后期药效缓慢上升,药后7d 、21d防效分别达到 89.96%、80.09%,可作为蚜虫发生前期的预防药剂。45%丙溴·辛硫磷乳油对绿盲蝽防治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能达到最高的防效为95.25%,21d防治效果均保持在70%左右,可作为防治皇菊绿盲蝽药剂使用。12%噻虫·高氯氟表现为速效性较慢,持续性较好,药后7 d防效最好,达到83.08%,药后21 d时防效仍达到76.53%,作为防治绿盲蝽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皇菊蚜虫和绿盲蝽难以防治的现状,分别进行了不同药剂大田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嗪悬浮剂与10%丙联苯菊酯乳油双联包对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21 d校正防效分别为97.63%、72.93%,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作为防治皇菊蚜虫的药剂使用;0.5%苦参碱水剂是生物农药,施药前期药效相对较低,后期药效缓慢上升,药后7、21 d校正防效分别达到82.20%、77.73%,可作为蚜虫发生前期的预防药剂;45%丙溴·辛硫磷乳油对绿盲蝽防治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能达到最高防效(95.25%),药后21 d校正防效仍保持在70%左右,可作为防治皇菊绿盲蝽的药剂使用;12%噻虫·高氯氟表现为速效性较差、持效性较好,药后7 d校正防效达到78.09%,药后21 d校正防效仍维持在70%左右,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将38%莠去津悬浮剂与25%敌草快水剂混配使用,在高粱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调查其对高粱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莠去津+敌草快各剂量处理的高粱幼苗生长指标和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施药后40 d,莠去津+敌草快的3个剂量处理对杂草的株数综合防效分别为88.9%、92.2%和95.0%,鲜重综合防效分别为91.0%、94.1%和97.3%,而对照药剂38%莠去津悬浮剂350 ml/667m2处理对杂草的株数和鲜重综合防效分别为80.8%和83.4%,莠去津+敌草快的3个剂量处理对杂草的株数和鲜重综合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可见,38%莠去津悬浮剂与25%敌草快水剂混配使用,在试验的剂量范围内对高粱安全,而且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效,比莠去津单独使用显著提高了防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移栽水稻田后茬作物的影响,在水稻移栽后施用不同用量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收割后播种不同作物(菠菜、白菜、大蒜、甘蓝和菜心),调查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对后茬作物出苗率、株高、鲜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水稻田连茬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540 mL/hm2后,后茬作物菠菜、白菜、大蒜、甘蓝和菜心的出苗率、株高、鲜重、产量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在移栽水稻田连茬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后茬作物安全,生产上可以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防除水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11,(10):38-38
国外研究者对睫毛膏中的细菌进行检测发现,全新未使用的睫毛膏没有细菌,但使用3个月之后,有高达36.4%的睫毛膏含超量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细菌。  相似文献   

11.
本次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剂量使君子对自然感染蛔虫病犬的驱虫效果,并找出最佳治疗剂量。结果表明,连续用药7 d后,使用使君子剂量0.5、1.0、1.5、2.0、2.5 g/kg的犬只蛔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68.89%、81.40%、100.00%、100.00%、100.00%,使用盐酸左旋咪唑剂量0.01 g/kg的犬只蛔虫虫卵减少率为91.49%;连续用药2~5 d后,各处理病犬粪便中都有虫体排出,而且在用药后第3天达到了排虫高峰期;使君子治疗蛔虫的最佳剂量为1.5~2.5 g/kg。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8月于云南省通海县九街乡烟站, 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商品名:科满)在烟田防治烟青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田喷雾使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后,对烟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明显,在剂量为450 mL/hm2时,药后第2d,5d,10d和14d防效分别为95.4%,96.6%,96.9%和97.1%,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5.4%,96.3%,96.7%,96.7%,在低剂量150 mL/hm2时的防效分别为88.1%,93.1%,92.3%和91.6%,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8%,94.1%,95.8%和93.4%。与2.5%氯氟氰菊酯乳油相比,在用药后5~14d,两者在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间无明显异,而该药剂为高效无公害抗生素类杀虫剂,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需求。因此。该研究结果为烟青虫防治无公害药剂筛选及使用剂量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玉米作为常见粮食作物,本次试验研究主要关于考察酵素菌作为生物有机肥而言,对玉米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以及产量的最终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跟化肥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以及植株的产量,甚至可以将玉米颗粒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玉米中所包含的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显著地改善。在具体实验中,我们发现仅仅使用生物有机肥时,玉米的产量为每一百平方米10975.5千克(比单纯施化肥增产了12.8%,纯收入增强了23.7%)、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时,玉米的产量在同样的一百平方米中可高达13893.5千克(比单纯施化肥增产了41.7%,纯收入增强了44.3%)。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碧护(垂直)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降镉、提质增产上的效果。结果表明,碧护垂直生态综合技术(融耕美肥料处理+融地美750 mL/hm2,使用2次)和碧护生态综合技术(融地美1500 mL/hm2,使用2次)降镉效果分别达到91.1%和89.2%,增产分别达到22.9%和10.9%。因此,推荐碧护(垂直)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降镉、提质增产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39.8%五氟·丁草胺悬乳剂(稻悠)对安徽省桐城市水稻大田常见杂草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于水稻机插秧后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示范结果表明每亩39.8%五氟·丁草胺悬乳剂150mL+10%苄嘧磺隆20g对水稻机插秧田除草效果最好,30d时总杂草株防效为97.01%, 总杂草鲜重防效为97.45%, 均高于两个对照药剂的防效; 具体使用技术是: 机插移栽后4~7d, 每亩39.8%五氟·丁草胺悬乳剂150mL+10%苄嘧磺隆20g拌肥撒施一次。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卫福40%悬浮剂对水稻进行拌种包衣,明确卫福40%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对种子的安全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探索合适的使用剂量。通过试验得出:卫福40%悬浮剂在水稻上应用安全性好,无药害。在水稻上应用可以对恶苗病起到防治作用,防治恶苗病药种比3:1000的效果优于药种比2:1000。因此,推荐防恶苗病用药剂量为药种比3:1000的卫福400克/升悬浮剂拌种。  相似文献   

17.
准确获取图书信息是智能化管理图书的关键,为实现在架图书书脊和书脊底部标签的精确分割,本研究在SparseInst基础上提出增强编码器实例分割模型EE-SparseInst。该模型使用特征选择对齐模块将特征图对齐并融合,以减少边界信息损失,使用边界解析模块增强相邻书脊边缘处的语义表示,提高掩码的分割质量。建立在架图书图像数据集,数据集包含2 253张图像和标注信息。结果表明,EE-SparseInst平均精确率达到80.81%,相较于CenterMask、SOLOv2、PolarMask和SparseInst 4种主流锚框自由式实例分割方法分别提高了7.57%、20.07%、10.50%、0.74%。  相似文献   

18.
大青杨芽浸提液在林木扦插上应用的结果表明,使用大青杨芽浸提液使红松插穗生根率达到27.5%,樟子松插穗子根率达38%,水曲柳插穗生根率达62.5%。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质(如猪粪、秸秆等)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残留的渣和液统称为沼气发酵残留物,俗称沼肥。它经发酵后杀死了寄生虫卵和有害病菌,同时又富集了大量养分,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用来种植花生,既可增加肥效,又可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实践证明,使用沼渣和沼液作花生基肥和追肥,可提高出苗率10%,增产20%左右。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宜兴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2):258-258,260
研究结果表明:50%稻特利ⅡWP对稗草有特效,使用剂量1 200~2 400 g/hm2,药后15天调查株防效达83.4%~95.3%,鲜重防效达87.9%~96.9%;对莎草、节节菜及鸭舌草也有一定的效果。试验药剂对水稻秧苗安全,未出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