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羊草种群根茎的数量性状。[方法]利用根茎型禾草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于2005年6~9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均由4个龄级组成,9月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根茎长度,6、7月以23、龄级占绝对优势,呈稳定型年龄结构;89、月以1、2龄级为主,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生物量,8月之前以2龄级为主,8月之后以1龄级为主。随着龄级的增加,根茎生物量减少。[结论]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根茎型禾草巨序剪股颖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谷昭苏县境内2个生境的巨序剪股颖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2个样地的巨序剪股颖种群均由营养分蘖株组成,由4个龄级组成,且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2个样地的根茎均为5个龄级,其中又以1和2龄根茎占绝对优势。在生长季末期,2个样地的巨序剪股颖潜在种群均由各龄冬性分蘖苗、根茎顶芽、根茎节间芽和各龄分蘖节芽组成,这些芽在潜在种群中占优势地位,各龄级芽又以1龄级的占显著优势,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结论]该研究反映出巨序剪股颖无性系的发展方向,也为该种牧草的栽培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种群水平分析2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构件的生产力特征,为牧草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生境样地,采用单位面积法进行取样。[结果]无芒雀麦种群在2个生境均为营养分蘖株生物量>生殖分蘖株生物量。分蘖株总生物量和营养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各龄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1龄>2龄>3龄,以1龄分蘖株占绝对优势。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根茎总生物量大体相等,各龄根茎生物量也为1龄>2龄>3龄。[结论]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4.
董云波  焦德志  李波  孙婴宁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32-5733,5769
[目的]为了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羊草种群分蘖株的数量性状。[方法]以扎龙羊草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年龄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土壤生境条件下羊草分蘖株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在5~9月的取样中,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的羊草种群分蘖株平均数量表现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年龄结构最多由3个龄级组成,其中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占绝对优势,3龄级所占比例甚小,呈增长型年龄结构;不同生境分蘖株的生物量也表现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年龄组成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对种群物质生产的贡献大,3龄级所占比重很小,也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结论]该研究为湿地的管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伊犁四爪陆龟保护区不同生境下囊果苔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及其数量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坡顶、沟底和繁育区3种生境内囊果苔草各龄级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生产力等数量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生境对囊果苔草营养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影响不明显。坡顶样地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沟底样地和繁育区样地均由2个龄级组成,生殖分蘖株仅存在于繁育区且只有1龄级。3个样地中,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均以1龄株占明显优势,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平均单株生产力也以1龄株最高,并随龄级增加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不同生境内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变异。【结论】3个样地中营养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和生产力均以1龄株占优势,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1龄株以其较高的生产力和数量在种群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刺萼龙葵种群的分布格局,为刺萼龙葵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点格局方法,运用Ripley's L函数对不同生境(河滩、草原和荒地)中的刺萼龙葵种群进行点格局及不同植株类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3种生境中的刺萼龙葵不同植株大小类型数量排序均为大型植株>中型植株>小型植株,大型和中型植株以河滩生境最多,草原生境最少.3种生境中,刺萼龙葵在小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在河滩生境中,仅中型植株表现出微弱的聚集性;而在草原生境和荒地生境中,在中小尺度上大型植株和中型植株均表现出聚集性,且大型植株相较于中型植株表现出更强的聚集性.在河滩生境中,仅中型植株与小型植株间在小尺度上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大、中、小3种植株类型间随着尺度的增大,不断趋于无相关性或显著负相关;在草原生境和荒地生境的中小尺度内,大、中、小3种刺萼龙葵植株类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正相关性,随着尺度的增大,不断趋于无相关性或显著负相关.[结论]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群落空间格局在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均呈现有利于种群扩散的分布特征,且不同株型间易形成互利的生态关系,是其成功入侵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张掖段)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河流域湿地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种为芦苇,亚优势种为滨麦、西藏嵩草;生态位宽度值依次为:芦苇>蒙山莴苣>滨麦>旋覆花>西藏嵩草>扁杆藨草>黄戴戴>鹅绒萎陵菜>长苞香蒲>藨草>节节草>小花棘豆>水麦冬>异穗苔草>假苇拂子茅>硬叶苔草>稗>垂穗披碱草>小香蒲>西伯利亚早熟禾>灰脉苔草。黑河流域湿地植物群落中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比较高。从生态位重叠值来看,整体上表现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间都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黑河流域优势种群在资源利用能力或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方面有较大的相似性;生态位重叠普遍;资源共享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非棉田生境进行棉蚜生态调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冯宏祖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52-3753
[目的]为开发适宜新疆棉区生态控制棉蚜的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阐述新疆棉区利用非棉田生境生态控制棉蚜的理论依据,分析非棉田生境对棉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提出控制棉蚜的技术措施。[结果]新疆棉区的非棉田生境中有种类较多的植食性昆虫,可作为蚜虫天敌的早期食源,繁殖天敌。非棉田生境如林带、夏熟作物(小麦)、农田边缘区及绿洲内的野生植物是影响棉蚜及其天敌的主要因素。5~6月不同生境中天敌总量的顺序为:麦田>林带>荒滩。[结论]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通过改变非棉田生境的植被组成改变害虫与天敌的相互关系,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9.
田洪刚 《农技服务》2010,27(8):1037-1037
为了研究不同根茎粗的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母株对分蘖繁殖出苗数的影响,分别采用根茎粗<25 mm、25~30mm、30~35 mm、35~40 mm、>40 mm的母株进行根蘖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伤根后300 d,母株根茎粗与出苗数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随着吴茱萸母株根茎粗的增加,出苗数相应增加,以根茎粗35~40 mm母株的出苗数最高,平均出苗数为33.2株。但当根茎粗在40mm以上时,由于根系老化,出苗数开始降低。因此,在吴茱萸分蘖繁殖时,以选择根茎粗35~40 mm的母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在不同生境中的幼苗组成与更新特征,从而为种群的恢复与保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山前逆温带内分布的天然野生樱桃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对野生樱桃李的天然更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生境中野生樱桃李的幼苗均由实生苗和萌蘖苗组成;随着幼苗年龄的增长,四个生境中实生幼苗的密度越来越低,且不同龄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实生苗的最高年龄结构为5 a.高度小于1.0m的根萌苗的密度除樱桃李+核桃+准噶尔山楂群落中最低外,在其他群落生境类型中都比较高.在同一群落生境类型中,根萌苗的密度在不同高度级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生境中野生樱桃李不同龄级实生苗幼苗间的转化率差异除野生樱桃李单优群落生境中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生境中不同龄级间实生幼苗的转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根萌苗在不同龄级间差异不显著,且各龄级间的转化率在不同生境间也无显著性差异.野生樱桃李的根萌苗主要分散在以母树为中心的0.20~1.60 m,占总无性系分株的92.0;.[结论]现阶段野生樱桃李通过种子萌发实现种群的更新具有较大的风险,而萌生苗比实生苗的作用更大.研究为伊犁野果林典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育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湖羊羔羊肉品质。[方法]通过对伊犁河谷地区湖羊羔羊肉品质感官评定、肉品质常规项目测定以及氨基酸、粗蛋白、脂肪、铁、铜、锌、硒等测定,分析该地区的湖羊羔羊肉品质。[结果]湖羊公羔羔羊肉的品质优良,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结论]该研究为伊犁河谷地区湖羊养殖企业、羊肉市场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竹子的育苗和快速繁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黄条金刚竹、铺地竹、菲黄竹、红壳竹和毛竹为试材,通过育苗试验研究了埋鞭育苗法对竹子育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菲黄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0.0%、64.5%和71.1%,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23.4、38.1和41.4cm,苗高分别为5.7、9.0和9.4cm。铺地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0.0%、67.8%和91.1%,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22.4、44.1和71.9cm,苗高分别为5.2、8.4和8.2cm。黄条金刚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1%、63.3%和56.6%,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38.7、68.6和54.2cm ,苗高分别为6.5、10.8和12.2cm。红壳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35.0%、45.0%和68.8%,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0.3、4.4和50.8cm,苗高分别为13.3、25.6和24.2cm。毛竹1、2节鞭段没有成活苗,3节鞭段仅有3株成活苗。[结论]除毛竹外,试验竹种的所埋鞭段越长育苗成活率越高;行鞭距离越远,育成竹苗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BA浓度对墨兰根状茎增殖的影响和反应器培养墨兰根状茎的可行性,为墨兰种苗生产中大量培养繁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奇花墨兰组培根状茎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对其根状茎增殖的影响和根状茎生长动态,比较了在固体培养基和液态培养基振荡和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根状茎增殖效果。[结果]当培养基中6-BA浓度为2.0 mg/L时,墨兰根状茎生长良好,增殖效果显著。对根状茎的增殖生长过程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接种后10 d起可见新的根状茎分化,接种后10~20 d根状茎数增加,接种后20~40 d根状茎数不再增加,但已分化的根状茎不断增大。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对根状茎增殖生长的影响发现,在生物反应器中根状茎增殖效果显著好于固态培养基培养和液态培养基振荡培养。[结论]6-BA2.0 mg/L有利于墨兰根状茎增殖,利用生物反应器大量培养根状茎是墨兰种苗工业化生产中可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中荻草根状茎扩展速率及地上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存宇  杨朝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82-10483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获草根状茎的生长特性。[方法]对2种不同生境(山地、平原)中获草根状茎的扩展速率及动态进行研究,同时对获草地上茎的生长动态、高度和密度进行比较。[结果]山地和平原生境中获草根状茎的平均扩展速率分别为82.3、125.6cm/a,扩展较快的时段均为水热条件较好的5~8月份;2种生境中获草地上茎的密度均在8月份达到最大(平均为54.2、76.5株/m2),高度均在11月份达到最大(平均为127.2、168.5cm)。[结论]平原生境中荻草根状茎的扩展速率和地上茎的生长速率均快于山地生境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疆霍城县地下水质量。[方法]利用2014年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所取得的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伊犁地区54组潜水、29组承压水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潜水中Ⅱ、Ⅲ、Ⅵ、Ⅴ类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37.04%、7.41%、5.55%,承压水中Ⅱ、Ⅲ、Ⅵ、Ⅴ类所占比例分别为51.73%、41.37%、3.45%、3.45%,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好。造成地下水为Ⅵ、Ⅴ类的主要水化学组分是氨氮、SO_4~(2-)、总硬度(以CaCO_3计)及溶解性总固体(TDS)。[结论]霍城县地区地下水质普遍较好,适宜饮用。  相似文献   

16.
白秀  戚青青  陈剑  王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85-17486
[目的]研究尾矿定居对白茅各组织合成植物络合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尾矿(污染样地)和未污染区域(对照样地)的一年生白茅,并研究其叶、根、茎、芽和根状茎的植物络合素的含量。[结果]污染地白茅根和根状茎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植物络合素(PCs)含量明显增加,但是叶、茎和芽的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其植物络合素(PCs)含量同样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白茅地下组织受到较多的氧化损伤,其地下组织诱导合成大量植物络合素(PCs),其有效的解毒机制使得地上组织受到较少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伊犁河谷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探讨了农业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伊犁河谷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推动伊犁河谷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