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的科技方针指引下 ,经过全院职工共同努力 ,我院已圆满地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科技工作任务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 科技研究硕果累累 ,为全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九五”期间 ,全院完成并通过鉴定 (或审定 )的科技成果共计 1 2 4项 ,获奖科技成果 1 1 2项 ,分别获得各级奖励 1 72项次。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三等奖 1项 ,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1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 1项 ,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8项、二等奖 1 8项、三等奖 40项 ,获市、厅、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39项次、二等奖 47项次、三等奖 1 3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获奖科技成果41项,其中我校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的30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科学大会奖5项,省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7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宜春地区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参加协作的科研项目获得  相似文献   

3.
正李吉环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该同志自1983年农业院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负责全省粮油作物栽培、旱作节水农业、土壤肥料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先后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农牧漁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12项。2006年获青海省优秀专  相似文献   

4.
《宁夏农林科技》2007,(5):F0002-F0002
马金虎,男,回族,1957年8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宁夏农学院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986年任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2001年任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2002年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多年来马金虎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侧重粮食作物栽培、旱作节水农业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兴农攻关等项目,共获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省部级奖1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4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1]5号文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对申报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的成果,按照程序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授予130项成果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15项成果获一等奖、47项成果获二等奖、68项科技成果获三等奖。其中《新疆农业科学》主持的项目"新疆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模式、运行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荣获得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我院有获奖科技成果120多项,其中有80多项已在省内外推广,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今年在全党动员起来,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的巨大热潮中,院党委决定,在努力办好两个基地县的同时,面向全省推广10项科技成果,力争取得亿元以上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湖南农业再上新台级作贡献。这10项科技成果是:①水稻良种晚籼“余红1号”,中熟早籼“湘早籼8号”;②小麦密点播技术及小麦良种“湘麦11号”;③“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1号”,④甘薯新品种“湘薯11号”。⑤“湘棉12号”及棉花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⑥苎麻区域化栽培及无性繁殖新技术、苎麻良种“湘苎3号”;⑦出口眉茶成套加工新工艺及优良饮料新品种“苦丁茶”;⑧酒糟蛋白饲料工业化生产技术;⑨固定化酵母生产技术;⑩庭院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新疆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模式、运行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荣获2010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1]5号文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对申报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的成果,按照程序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授予130项成果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15项成果获一等奖、47项成果获二等奖、68项科技成果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经有关领导部门审评批准,我院1982年获奖的科研项目有七项: 早熟红苕新品种“十月红1号”、“十月红2号”和辣椒新品种“华椒1号”、“华椒2号”的选育,分别荣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技术改进二等奖; 香菇优良菌株的选育和驯化,荣获外经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早熟红菜苕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远红外线防治竹器虫害的研究,分别荣获武汉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四等奖; 小麦施技节肥,荣获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科技》2013,(6):2-F0002
<正>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蔬菜研究所、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植检站)成立于1984年。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支持爱护下,先后走出了佘长夫、彭相儒、葛菊芬、张朝辉、李毳、廖建军等具有在全疆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级研究员。中心先后获得"乌鲁木齐绿色无公害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和"乌鲁木齐设施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与应用"等科技成果64项。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0%。培育出了"新椒3号、6号、10号、23号、24号"、"新番5号"  相似文献   

10.
27年来,他一直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和花生育种工作,解决了当地农民盼望已久的难题,取得了骄人成绩;他率领课题组相继完成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先后选育出两个花生新品种,引进推广花生新品种12个,研究出农作物高产栽培新技术2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南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九项,河南省农科院一等奖两项,二等  相似文献   

11.
同江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之一,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稻90万亩、玉米90万亩、大豆37万亩、薯类1万亩、蔬菜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2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00元。为此,同江市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任务,通过实施“五大科技兴农工程”,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推广了水稻大棚集中育苗、旱育稀植、大豆垄三栽培、玉米通透栽培等农业新技术26项,新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95%以上,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1宁河县农技推广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主要成绩。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成为宁河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长足发展,近些年来,累计推广重点技术和实施重大农业技术项目40多项,总新增经济效益4亿多元。其中有5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有11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度获各类科技进步奖41项,其中获国家星火二等奖1项,获部委科技进步奖1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霍英东基金奖3项,华中农业大学科技进步奖9项,获国家专利2项,从以上获奖情况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较往年均有新进展。1992年度通过部、省级组织成果鉴定35项,均已报湖北省科委或农业部成果管理部门登记。1992年度科技推广有了新起色,共组织了四次科技成果展览,将我校的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向社会宣传,向生产单位推广转让,如茶多酚新产品先后转让四家。转让费达30万元。  相似文献   

14.
莱阳市围绕科技兴农,坚持引进推广并举,示范培训结合,进一步发 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目前,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份额已占到 55%以上。 莱阳是个农业和人口大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粮食增产主要靠科技 提高单产。为此,该市在实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时,着重加强农业综合服 务体系建设,尤其是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良种繁育、病虫检测预报、 农业科技教育四大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首先是引进、繁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 的转化。为解决粮食品种老化、产量低、质量差等同题,莱阳市投资850万 元建立了集生产、科研、推广、经营、服务于一体的良种示范中心,组织农 业和科研部门的80多名专业科技人员进行科研攻关,并从大专院校和科 研单位聘请了3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常年顾问,对粮食品种进行繁育、推 广。该中心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小麦、大豆、花生等16个粮食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专家名片     
黄开红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兼职教授。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并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3项.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5,(8)
去年,由农业部科技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本刊及40多家农业(村)期刊共同举办的“中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知识大赛”于6月12日在北京农业部举行了隆重的抽奖仪式。抽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100名,鼓励奖1000名。我省张人君同志荣获二等奖,奖金5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宁德市政府出台的《宁德市农业科技推广奖评选奖励办法》,今后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若符合条件可获得奖励。其中,获一等奖奖励15万元,获二等奖奖励10万元,获三等奖奖励5万元。该办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8.
<正> 根据国务院“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决定”,结合我省的具体实际,经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报请省政府、国家计委批准,河南省“一二五”科技兴农示范工程,已正式列为国家、省“八五”期间重大示范推广项目。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8500多万,总耕地10700多万亩,农业的兴衰对我省经济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应用大科技发展大农业的观点,以提高单产,促进我省粮食生产为主导,以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示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崔增团,陕西华阴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总站站长、二级推广研究员,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先后主持完成了省部级重大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地厅级一、二、三等奖5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1篇,出版专著15部,制订农业行业标准1部、地方标准2部,获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2020年,又荣获首届"陇原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14(2):29-29
津政发[2007]6号文件“关于颁布200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中,我院有4项科技成果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