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许多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一旦完成,就被永恒定格。而盆景则不同.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活”,也就是说,盆景成型后还存在一个永不停息的保型、修补、完善、提升的过程。但实际上.不少经多年磨砺终成正果的成型作品,却总是遭遇不断“回片”、退枝进而逐渐老化的尴尬:与最佳观赏期相比,昔日风采荡然无存.甚至被扔到根雕材料堆里。  相似文献   

2.
盆景的养护管理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全过程,养护管理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盆景作品的成型时间,还关系到创作的成败。我们有优秀素材却做不出优秀作品甚至相当数量的成功作品艺术生命短暂,过早走形或枯残夭折,这其中除技Ij技艺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就是养护管理上的欠缺。某一个环节的养护管理失当,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致残致死。  相似文献   

3.
正盆景改作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有生命,就有变化,这些变化或来源于植物自身的生长,或通过修剪、蟠扎、换盆等盆景造型技法来实现。对于已经成型,甚至获得过大奖的盆景重新造型,进行二度创作,谓之"改作"。这是盆景创作的继续,成功的改作能使盆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具有"凤凰涅槃,再获重生"的艺术效果。对于成型的盆景,看久了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换个盆,换种盆景造型,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对盆景的一种改作。如锦鸡儿盆景"野趣"、雀梅盆景  相似文献   

4.
粗干嫁接制作法利用罗汉松的粗干嫁接雀舌罗汉是快速成型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十年来,我们真可谓屡试不爽,利用这种办法,为盆景行业创造了许多作品,对推动一个地区盆景事业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谓粗干嫁接法,即选择具备盆景素  相似文献   

5.
盆景是一种艺术品,其树木始终处于生长之中。只要有科学的养护管理,许多树木即使历经数百年,依然生机勃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盆景的造型却不可能象绘画、雕塑那样保持原样,而是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杂木类盆景,如任其发展,用不了几年,就会面目全非。因此,对于已成型的作品,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作一次再加工,恢复原有的造型。如果  相似文献   

6.
庄文其先生是知行合一的盆景艺术家。他不但是盆景艺术的理论家,而且是推行其理论的创作者、实践者。盆景发展的路指向何方?就是他较早提出来的。他对舍利干、文人树的精辟论述,更得到不少同道的认同。凡是从事盆景艺术的朋友无不热爱大自然中美的生命,要创作出一盆比较完美的盆景作品,无不付出多年的辛勤劳动,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正如文其先生在书中所说的那样:"甘为树奴,甘为石仆,一往情深,终生不悔。"但,走什么路,  相似文献   

7.
五月中旬,在苏北新沂市,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新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新沂盆景花卉艺术节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艺术节期间的活动有三项:"南大数码杯"全国盆景展评、盆景花卉交易会、全国第十五届园艺与盆景艺术培训班。体现目前中国盆景艺术水平的展会此次盆景评比展汇聚了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广西、福建、山西、重庆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630多件盆景作品。著名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陆志伟说:"此次盆景艺术节虽然在小城市举办,但水平并不低。展出作品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还是体现出目前中国盆景的艺术水平的。同其他盆景展一样,都反映出这样一种趋势,即造型上趋向于重视自然与诗情画意,地方流派的格局将被日渐打破。以后盆景的发展将会更多地体现出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不要轻易称派。我们也深感这是一种需要十分慎重的事。我在刊于《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3期《谈盆景艺术风格》一文中说过:盆景界流派的提法,有其利,也有其弊。可以推动各地盆景事业的发展是其利,容易造成门户之见是其弊。事物总有正反两面。既然流派的弊病不足以阻止流派的继续流动和发展,看来我们浙江也就不能不随大势所趋而加入这一没有被冻结的洪流。岂但如此,我们还深感海内不少地区  相似文献   

9.
求实——盆景出口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对于盆景艺术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大自然的缩影。也就是我国民间常说的“缩龙成寸”、“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盆中”。这就需要盆景制作者有求实的精神,以再现大自然的风貌。而优秀的盆景作品虽源于生活,但又不能完全照搬生活,必须独具匠心,才能达到“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然而,制作树桩盆景时若将树干过份弯曲,以强制其人为生长,这在西方许多国家中被认为是对  相似文献   

10.
在盆景的制作中,应该说,盆景的意境是盆景制作者情感的最高载体;意境显然,情感与艺术的张力就存在,制作的"东西"也可获得很好的形式和内容。盆景里手陈明兴先生深谙此理。同时,他还能利用植物个体生命中的"生死"俱在的特殊规律,以写意的形式,大胆地描绘与铺陈。他的一件罗汉松盆景(如图),就是这样地为我们展示了在强大宇宙意志面前的那份"伤逝"的美丽——"死"与"生"互为背景音乐,为各自的存在伴奏,和谐的韵律,既苍凉又诗意。  相似文献   

11.
盆景是活的艺术品,作品随时间推移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盆景的生命过程就是盆景连续不断的创作过程。树木盆景因各有其生长的规律。所以盆景会因岁序不同而四季多变,使人们在欣赏盆景时得到视觉上的多种享受。  相似文献   

12.
廖隽生的短文发表后,在我们这里的盆景同行中,有正反两种观点,这很正常。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廖隽生不懂盆景艺术,是胡言乱语,无端指责。我不了解那几幅作品的作者看了廖文后有什么想法。我想简单说几句,作为被批评的作者,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记得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作为批评者或欣赏者,当然应该客观地对待,要看到别人作品的长处。但由于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的不同,对某个作品的评判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甚至绝然相反。作为被批评者,是拒绝听取不同意见,满腹牢骚,还是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里有个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悬崖式在盆景的范畴内比起其它式样要少得多。其原因是取得理想素材较困难。养护也同样较难,一般按正常情况养护,还没有等到作品成型,下部枝条往往就枯死了。而松柏类的悬崖式盆景则要好得多。落叶、杂木类树种的悬崖式制作养护要困难得多。图1是悬崖式雀梅盆景,图2是倾斜30度的养护状态图。杂木类树种尤  相似文献   

14.
<正>水旱盆景、山水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之树木盆景,更具有中国盆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诗情画意。但近几年水旱盆景和山水盆景发展缓慢,有新意的作品不多,这一方面是受盆、石料和树木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缺少突破。艺术创作初期效仿别人的模式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被模式束缚了头脑。一旦被模式困住,跳不出它的框框,在选材、构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在山东兖州,属平原地带,搞盆景和根艺,没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我的家却与根雕、盆景、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我喜欢上这些艺术品,还得归功于《中国花卉盆景》。记得那是1988年,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他是位根艺盆景爱好者,家里摆设了许多根艺和盆景作品,书架上还  相似文献   

16.
刺槐,也叫洋槐,豆科。其实它是一个很不错的树桩盆景素材,虽算不上名贵,但也有几分佳色。可惜的是被诸君小视或者说被盆景界的朋友遗忘了。它生长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但却很少有刺槐盆景作品问世。其实,它真有不少制作盆景的优势。一、它生长地域宽,繁殖培育容易,得桩不难。从江南到长城以北,从东海之滨到天山,不论山区还是平原,到处都有生长,可播种,枝插,也可根插。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17.
和其他的文艺评论一样,盆景的评论也应该全面、真实。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心服口服。增强作品作者、文章作者和读者间的亲和力,沟通思想感情。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言辞要朴素。要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切莫夸大其辞,脱离作品任意发挥或生拉硬扯。我们常能见到尽是成语词汇组成的一些盆景评论文章,高帽子戴了一摞,有的甚至使(盆景作品)作者也搞得莫名其妙。我始终认为,我们应该倡  相似文献   

18.
笔者是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对《出》连续发表了三篇赞美文章之际,提出不同意见的[1]。可是接踵而来的黄光伟和徐民凯的“商榷”文章[2][3]有些观点值得推敲。首先必须弄清,我们讨论的最关健、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盆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表现生命景象和自然景观的。树木在盆景中既是被利用的素材,又是被表现的题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托于生命景象和自然景象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用盆景体现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用企业所获的经济效益推动盆景事业的发展,实行双向互补的经营。"新沂忠慧盆景园园主、现任江苏新沂市盆景协会副会长鲁忠慧先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做为此次中国新沂盆景花卉艺术节的倡导者及筹备人员,也参加了艺术节盆景展览评委会的工作。他的参展作品中有两件作品(见左图)分别初评为金、银奖,从其艺术水平获此奖项无可非议。但在评委会向艺术节组委会汇报初评结果时,市有关领导认为新沂市的盆景人应发扬风格,少拿一些奖牌,以便让外省参展人员均能不虚此行,以记住新沂艺术节。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因形赋意与因意选材,谁主谁宾,至今还争论不已,各抒己见。我以业余盆景爱好者的身份参与这个讨论,就一管之见请教于同好。绘画、根艺、盆景等,它们的许多艺术原理是一致的,相通的,可以互相引用与借鉴。可是,它们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各自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人说盆景既然是艺术品,是创造,就可以象绘画那样“随心所欲”。持此见者,其将“因意选材”放在盆景创作的主导位置上,这在理论上说是站得住脚的。在实际创作中亦可找到这样的例子,如仿古诗古画创作的盆景作品,并且在这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