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函数图以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竞争理论考察,分析它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带动作用,证明外向型经济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外向型经济是促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与发展利益的重要途径;(2)外向型经济是克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问题(如资金不足、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比较利益低等)的重要手段;(3)促进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荷兰外向型农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璐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209-210
荷兰是世界上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但荷兰通过发展外向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荷兰农业的经济特征出发,结合其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分析了荷兰外向型农业成功的因素,并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彭艳  范玉陶 《北京农业》2012,(30):178-179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对河北省农业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调整的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何去何从成为河北省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河北省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发展我国外向型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过程中,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及落后的农业基础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如何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河南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粮食总产和主要畜牧业生产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但是,河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与其生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虽然近年来河南农产品出口取得了较快发展,1999~2003年间,河南农产品出口额以年均15.6%的速度递增,但与生产规模相比,出口总量仍然偏小,每年农产品出口额竟不到当年农牧业产值的1%。…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向型农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走势,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严峻挑战,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开发经营模式和留工农一体化组织模式,并提出了世纪之交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现代农业格局下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为背景,根据各产业带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要素特征,分析其地域优势和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适宜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带背景下福建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现代农业格局下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为背景,根据各产业带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要素特征,分析其地域优势和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适宜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农业大数据的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产经营能够以更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作为支撑,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整体质量。本文针对农业大数据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许竹青 《河南农业》2011,(10):58-58
河南外向型农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充分发挥河南农业的比较优势,把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结合起来,进一步有效地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扩大和支持农产品出口,提升河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迈进。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农业现代化是动态的不断采用最新技术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信息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农业信息传输业、农业信息应用服务业及信息设备和载体制造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支持系统和政府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西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1032-1033
改造传统农业,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对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21世纪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晶  祁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43-18445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探寻了传统农业的特点,在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两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重在景观的特点,阐述了景观农业的主要内容与时代特征,及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就"景观式新农村"的营造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论信息农业及我国农业信息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信息农业的内涵 ,分析了信息农业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并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提出了我国信息农业的研究内容以及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工厂化农业的由来和发展,着重介绍了国外工厂化农业现状及我国引进现代化温室的使用情况.提出工厂化农业代表了新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指出我国应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工厂化农业.  相似文献   

16.
自然农业对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于日本、韩国的自然农业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类应更多地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对抗,重视土壤,不使用化学资料,以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不污染空气、水、土壤和农产品为原则。自然农业产品是有机产品。自然农业已在日本、韩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推广。日韩农业与中国农业具有同质性,自然农业对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诠释了设施农业发展规律、含义和功能,从5个侧面的意义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作物生产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市场农产品有效供给,要依靠现代科技资源走资源集约型高效设施农业道路。  相似文献   

18.
持续农业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阐述“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引入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念,讨论了常规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区别与历史渊源,强调了持续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探讨了如何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尽快建立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精准农业——3S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精准农业就是利用RS作宏观控制;用GPS精确定位地面位置;用GIS将地面信息(地形、地貌、作物种类和长势、土壤质地和养分、水分状况等)进行储存,按区内要素的空间变量数据,精确设定最佳耕作、施肥、播种、灌溉、喷药等多种操作,变传统的粗放经营为精细生产。精准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和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象工业一样,可望使农产品生产成为可控化、标准化、批量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字农业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论述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回顾了数字农业的产生背景。介绍了数字农业的典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