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粱是我国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古书中的记栽可以证明,五千年以来,中国古代人民在黄河流域就已培育出高粱品种。高粱是仁怀市传统种植的粮食作物,阎是现实的经济作物,是仁怀市优势产业之一,种植高粱,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高粱籽粒淀粉含量较高是茅台酒的重要原料。高粱施用酒糟蝇蛆代谢物有机肥在株高方面与施化肥相比高25cm、穗长比施化肥长4.7cm、茎粗比施化肥粗1.8cm、成穗率比施化肥高3.4%、千粒重比化肥重1.7g,特别是在产量方面施用酒糟蝇蛆代谢物有机肥与其他肥料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达385.74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化肥减量和配施有机肥对河西绿洲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以及茄子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紫红长茄天龙八号为供试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2 a 7个不同处理大田试验,设置施用100%普通化肥(FH)、施用80%普通化肥+20%有机肥(FE)、施用60%普通化肥+40%有机肥(FS)、施用40%普通化肥+60%有机肥(FF)、施用20%普通化肥+80%有机肥(FT)、施用100%有机肥(FZ)、不施肥对照处理(CK)7个处理,分析茄子收获后0~2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施用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配施纯化肥处理对茄子生长动态影响较小,但配施有机肥可显著促进茄子养分吸收,提高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并调节产量构成要素,为茄子高产奠定基础。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促使茄子光合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茄子产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经济产量最高(42 716.15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长期施肥条件下的演变特征,本试验通过对自1988年开始的施用有机肥、化肥及有机肥化肥配施的设施蔬菜长期定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变化。与B组(施化肥)相比,A组(有机肥及有机肥+化肥配施)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明显增加;0-20cm、20-40cm、40-60cm三个土层中有机肥和氮肥配施肥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各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0-20cm土中最高,在三个土层中呈现高低高的趋势。长期施肥处理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设施栽培土壤中对施肥反应较敏感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各土层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大蒜丰产优级生态有机肥用量问题,以‘豫蒜5号’大蒜、“金满意”有机肥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对‘豫蒜5号’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不同用量对蒜头、蒜薹产量的影响显著。单施有机肥的处理蒜头、蒜薹产量明显较低,比单施化肥处理蒜头产量低40.1%,蒜薹产量低37.78%;所有施有机肥加等量化肥的处理都比单施等量化肥的处理蒜头、蒜薹产量高,蒜头增产幅度2.4%~10.1%,蒜薹增产幅度3.19%~9.85%;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突出。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影响明显,所有施用有机肥的处理蒜头、蒜苔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都比单施化肥的处理高,蒜头提高幅度在1.94%~7.38%,蒜薹提高幅度3.43%~12.72%。大蒜施用“金满意”有机肥对植株生物经济性状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随施用量增加,增加蒜头直径和蒜头重量;不施有机肥处理都降低植株高度,黄叶片数增多,绿叶数减少;施用“金满意”有机肥与施猪粪相比较,对大蒜叶片总数影响不大,但施用“金满意”有机肥对大蒜头、蒜薹产量影响极显著。综合试验结果,在底施化肥N225+ P2O5225+ K2O 225基础上,以施用“金满意”有机肥6000 kg/hm2处理收益最高,是比较理想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选择黄瓜(Cucumis sativus)、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3种蔬菜进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传统施肥、化肥减量20%、化肥减量40%配施20%有机肥及化肥减量60%配施40%有机肥)对连续种植的蔬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完全施用化肥相比,化肥减量20%对蔬菜的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还原性维生素C均无明显影响,但降低了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化肥减量及配施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对黄瓜、苦瓜和甘蓝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黄瓜、苦瓜和甘蓝这3种蔬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化肥减量对连续种植的蔬菜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蔬菜的品质,以化肥减量60%并配施40%有机肥的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林纳’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处理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干旱初期,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有机肥的土壤含水量,但在干旱胁迫后期表现为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说明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下,茎重和根重总体呈现出施有机肥处理大于施化肥处理,除W4处理,其他处理施有机肥的根茎比大于施化肥的根茎比。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根系性状和叶性状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根系的分蘖,以及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有效增加生物量。综合分析发现,6000 kg/hm 2的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对燕麦干旱具有最显著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绿豆/黑豆还田和减施化肥条件下,间作绿肥压青还田对宿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绿肥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化肥的替代作用。试验设计了常规施肥(CK)、化肥减施25%+12%营养元素当量绿豆绿肥还田+13%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H-LY)、化肥减施25%+全量绿豆还田(H-LQ)、化肥减施25%+25%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H-Y)、化肥减施25%+25%营养元素当量黑豆绿肥还田(H-HD)和化肥减施25%+全量黑豆还田(H-HQ)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宿根蔗间作绿豆和黑豆压青还田对甘蔗株高、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没有显著影响,所有处理的蔗茎产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说明宿根蔗间作绿豆和黑豆绿肥压青还田、当量有机肥施用均可以替代25%的甘蔗化肥。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林纳’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处理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干旱初期,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有机肥的土壤含水量,但在干旱胁迫后期表现为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说明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下,茎重和根重总体呈现出施有机肥处理大于施化肥处理,除W4处理,其他处理施有机肥的根茎比大于施化肥的根茎比。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根系性状和叶性状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根系的分蘖,以及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有效增加生物量。综合分析发现,6000 kg/hm2的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对燕麦干旱具有最显著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无机肥使用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提高青皮冬瓜产量和质量,对"一沣"系列生物有机肥在青皮冬瓜生产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料后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土壤的速效N、P、K、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都得到提高。青皮冬瓜施用生物肥料后,在茎粗、叶面积、果重、商品率等方面都比施用农家肥和化学肥料有较大幅度提高。试验区施用生物肥料产量比农家肥增加7.9%,比单施化肥增产26.9%;每平方米施用生物肥料比施用农家肥和单质化肥分别增收1.841元和5.985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不同量有机肥施入对东北黑土区不同侵蚀深度农田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笔者以5 个侵蚀深度0、5、10、20、30 cm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农田侵蚀黑土土壤碳、氮、磷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对0、5、10、20、30 cm 5 个侵蚀深度农田黑土作物产量有明显的增产及提高土壤C、N、P 养分的作用,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2 个处理(P<0.05),其中,侵蚀深度0、5 cm土壤增加的幅度最大,侵蚀深度20 cm土壤增加的幅度最小。所有施肥处理土壤C、N、P养分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壤侵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入不同量有机肥对农田黑土土壤养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不同量有机肥施入对东北黑土区不同侵蚀深度农田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笔者以5个侵蚀深度0、5、10、20、30 cm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农田侵蚀黑土土壤碳、氮、磷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对0、5、10、20、30 cm 5个侵蚀深度农田黑土作物产量有明显的增产及提高土壤C、N、P养分的作用,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P0.05),其中,侵蚀深度0、5 cm土壤增加的幅度最大,侵蚀深度20 cm土壤增加的幅度最小。所有施肥处理土壤C、N、P养分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壤侵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科学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高产田施有机肥3000~4000kg/667m2、中低产田施有机肥2500~3000kg/667m2.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好氮磷配比,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底肥中化肥施用量一般地块施标准氮肥25~30kg/667m2,标准磷肥30~50kg/667m2,钾肥10~15kg/667m2,锌肥1.5kg/667m2.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速效化肥作种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种肥要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严格控制用量,1.5~2kg/667m2为宜,最好单独施入播种沟内,不要与种子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13.
减少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滴灌棉花N、P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陶瑞  李锐  谭亮  褚贵新 《棉花学报》2014,26(4):342-349
施用有机肥是作物增产和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本试验在连续定位施肥的第3年,研究了常规单施化肥(CF)和化肥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不同种类的有机类肥料对棉株干物质质量,产量,氮、磷吸收量,土壤保水性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减化肥配施有机肥各处理的生物量在蕾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增加4.3%~30.0%、16.8%~35.1%和18.5%~38.8%;棉花产量在第3年提高了6.9%~18.5%,其中施用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获得最高产,子棉产量为7578 kg·hm-2。施用有机肥能增加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且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P0.05)以及田间持水量,生物有机肥对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优于普通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肥料对小麦的肥效及其交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京郊大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小麦增产量最高,其增量在中、高肥力试验点上大于低肥力试验点.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时的增产作用是它们各自增产效应之和,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在高肥力土壤上甚至有负的交互效应,即配台施用时的增产量小于分施时各自增产量之和.根据肥料试验,本文提出了京郊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小麦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量,并发现在低肥力土壤上随着有机肥的施用,化肥氮的用量增加,化肥磷用量可减少;在高肥力土壤上随有机肥的施用,化肥氮用量减少,化肥磷用量增加;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配合有机肥的施用,氮磷化肥用量均个应减少,应略为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施用绿意有机肥的肥效,2005年进行了水稻施用绿意有机肥的肥效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绿意有机肥与纯化肥一样,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率都大于13·2%,最高达24·2%。结果还表明,两种绿意有机肥对稻米的品质(粗蛋白和淀粉含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纯化肥和当地有机肥处理,施用绿意有机肥的稻米粗蛋白比施用化肥的高16·6%,比施用当地有机肥处理的高21·7%·。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有机肥对荸荠的施用效果,以‘台荠1号’为供试品种,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5种常用有机肥配施化肥对荸荠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口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比单一施用化肥增产显著,但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对荸荠的品质和口感影响差别较大。施用饼肥、鹌鹑粪、羊粪等能使荸荠高产质优;施用牛粪肥产量较高,但对荸荠的品质改善效果不明显;施用猪粪肥能使荸荠增产,但食味淡且略带咸味、多渣少水、口感硬、种皮发黒、顶芽长、品质差,据市场调查,价格比同级球茎下降1/3,农户应该避免施用。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灌溉农田的培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宁南山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的施肥技术难题,以3年灌溉马铃薯加工淀粉废水农田土壤为对象,以青贮玉米为供试作物,利用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灌溉农田的土壤培肥效应和作物产量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增施化肥或生物有机肥以及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均对青贮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20-40cm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1倍左右,同时也增加了0-60cm剖面土壤碱解氮和全磷累积量,形成了40-60cm土壤速效钾富集区。减施30%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30%HF+WF)处理可显著提高0-60cm剖面土壤全氮含量;各施肥处理之间0-60cm剖面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在3年灌溉马铃薯加工淀粉废水农田土壤条件下种植青贮玉米,不施任何肥料能保证作物产量,但适量增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和产量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施用新型高效有机肥料对当归根的形态﹑根重﹑产量以及麻口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效有机肥处理的鲜、干芦头径分别为3.67cm和2.57cm,较施用化肥处理增大10.54%和7.08%,鲜、干主身径分别提高7.69%、6.60%;单根干重为38.82,比化肥处理增大15.02%,平均“干/鲜” 比增加了40%;施用高效有机肥处理的成苗率提高了4.11%,干归公顷产量也高于化肥处理,达到2371.84 kg/hm2;施用高效有机肥处理的麻口病发病率为6.95%,低于施用化肥处理17.04%,有利于当归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9.
化肥减施配合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特性和燕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燕麦生产中肥料施用过量的问题,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减施50%化肥(50D)、减施25%化肥(75D)、100%化肥(CK)、减施50%化肥+生物有机肥(50DM)、减施25%化肥+生物有机肥处理(75DM)等5个处理,分析了土壤3种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和燕麦产量,研究减量磷酸二铵并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特性和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燕麦开花期和收获期75DM处理下0~20 cm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在收获期较CK分别提高7.6%、12.6%和25.2%;与CK相比,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有效增加了燕麦收获期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为9.8%~22.9%,且以75DM处理最优。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下燕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其中以75DM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75D和CK提高24.5%和9.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与燕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减施25%化肥并配施600 kg/hm2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中有效性氮、磷、钾的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状况,有利于燕麦增产。  相似文献   

20.
长期施用化肥对红壤旱地作物和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对红壤旱地作物和水稻产量影响。结果表明:(1)红壤旱地的花岗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壤二种母质熟化24年后(即2005年)种植豆科作物-黄豆和禾本科作物小麦(2006年),其作物产量均表现为:长期施用化肥NPK处理比长期施用有机物处理的产量低;(2)红壤旱地种植小麦和黄豆,花岗岩、四纪红土NPK处理靠小区水泥梗边缘要好。小区中间95%部分叶片淡黄,植株矮小,长势极差,几乎没有产量。(3)红壤稻田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能促使水稻持续高产稳产,长期施用化肥,导致水稻减产。施用化肥25年后(即2006年),水稻早稻稻谷产量为:4284.Okg/hm^2,比施用有机肥处理(M)少283.5kg/hm^2;比有机肥无机肥配合处理(NPKM)少1395.0kg/hm^2。水稻晚稻稻谷产量为:3592.5kg/hm^2,比施用有机肥处理(M)少37.5kg/hm^2;比有机肥无机肥配合处理(NPKM)少951.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