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鲁单 6003( LD6003)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 2000年育成, 2004年 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种审字 [2004]002号).  相似文献   

2.
天泰14号是由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2006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15号。2007年1月,获河北省农业厅主要农作物引种批准,通知书为第(1107310)号。  相似文献   

3.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浚单26及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浚单26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1998年以自选系kx99—25作母本、自选系926—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5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5006)。2008年通过陕西省(陕引玉2008030)、山西省(晋引玉2008011)、内蒙古(蒙引玉2008011)三省引种认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范围广、抗病性强、活秆成熟、淀粉含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适合清、间混套种,清种最适密度4000~4500株/hm^2.  相似文献   

4.
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丰玉4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丰玉4号由莱州市永安丰华种苗研究所、河北华丰种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06016号);2009年又分别通过河南、山东省审(认)定(豫引玉2009009,鲁农审2009016)。河南省福旺种业独家拥有丰玉4号河南省区域经营开发权。  相似文献   

5.
周本义 《种子科技》2008,26(3):67-68
由山西省长治市鑫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鑫引1号玉米杂交种,已分别通过了重庆(渝引玉2007003)、陕西(陕引玉2006006)、湖北(鄂审玉2005008)、湖南(湘引种200646)以及西南多个省、市审(认)定,目前已作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品种在大范围、大面积地推广应用之中。我市于2005年引进试种,2007年推广面积达5万亩以上。为进一步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笔者根据鑫引1号在我市的种植表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7.
优质玉米新品种瑞华玉三号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 99A573×LH1805。该品种 2021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 20210022),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具有产量潜力高、广适、稳产性好、综合抗病能力强、品质优良的特点。后相继通过江苏省 [(苏)引种(2022)第 085 号 ]、河南省 [(豫)引种〔2022〕玉 009]、山东省(鲁引种 2022030)、河北省 [(冀)引种〔2022〕第 1 号 ]、陕西省(陕引玉 20230099 号)引种备案,表明瑞华玉三号具有良好的区域适应性。从品种选育、特性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对瑞华玉三号进行介绍,旨在为其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鲁单 6003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 Lx2394为母本、 Lx9801为父本 (或其反交 )于 1999年冬在海南配制组合,后经多年试验育成的中早熟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该杂交种于 2004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鲁农审字 [2004]002号 ).  相似文献   

9.
蔺玉军 《中国种业》2013,(12):77-77
纪元128是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cy-5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2007年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06号),2008年天津引进编号为津引玉2008006号,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评审委员会认定编号为蒙认玉2009013号,2011年山西引进编号为晋引玉2011002号。适应在京津唐、内蒙古、承德、张家口玉米区和温、光条件相似区种植,目前被列为河北省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冀丰223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发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抗倒、抗病性好等综合性状良好的特点。2005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5027);2011年和2013年分别通过天津市和山西省引种认定(认定编号分别为:津准引玉2011005、晋引玉2013011),2013年又参加了河南、山东、宁夏等省的引种试验,这为冀丰223在黄淮海玉米区的广泛推广奠定了基础。目前,冀丰223已在京、津、冀、晋等省大面积种植。本文拟在总结冀丰223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冀丰223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提高玉米产量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正大12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12号是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玉2003002),2004年通过河北省、安徽省的审定及陕西省引种认定(冀审玉2004016、皖品审04050431、陕引玉2004010),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鄂审玉2005002),2006年通过宁夏自治区审定(宁审玉2006006)。  相似文献   

12.
青丰1号是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杂交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4号),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列为青岛市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夏谷鲁谷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谷鲁谷10号高产栽培技术付文词,王福余,管延安,赵君实,任德昌(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局2766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250100)夏谷新品种鲁谷10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90年杂交育成。1995年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该品种幼苗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14.
维权台     
《种子世界》2010,(7):62-62
平全13维权声明 由四平市金硕种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成的平全13玉米杂交种,审定号为:吉审玉2006015,黑审玉2008009,已获得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50780.X)。该品种除本公司生产经营外,在国内仅授权黑龙江阳光种业有限公司经营,  相似文献   

15.
鑫秋2号是由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用PS-2(中棉所41选系)作母本与PS-1(豫棉2067优选系)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08)。  相似文献   

16.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用自己创造的新种质(C5/3577)F3d1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于2001年出圃,2003年参加预试,2004—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国家黄淮南片高肥冬水组区试、河南省高肥冬水组生产试验、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2006年9月同时通过河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浚单98-3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品种来源 浚单98-3是河南浚县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2002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2003;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玉米新品种认定,认定编号为陕引玉2008018。  相似文献   

18.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6-16
鲁甜9-1(LT9-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第一个加强甜玉米杂交种,2005年4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玉2005016)。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沿海地区小麦品种资源与生产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山东省小麦生产变化规律及其品种更替特点,调查山东省沿海地区6个市29个县在不同历史时期(1975—2010年)的小麦栽培品种、总产量和栽培面积。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地区的小麦栽培面积从1980年逐渐增至2000年之后开始下降,小麦总产量从1975年稳步增长至2000年之后趋于稳定。小麦品种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大产量栽培品种(产量?105 t)虽然品种数量较少,但是占总产量比例大。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由于单产量的增长比例大于栽培面积的减缩幅度,使得山东省沿海地区的小麦总产量趋于稳定,对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选育的优良小麦大产量栽培品种对于推动山东省小麦产业发展以及丰富中国小麦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豆9号大豆     
鲁豆9号大豆鲁豆9号(菏88—24)是山东省菏泽地区农科所用“菏7528(6828×威莱姆斯)”作母本、“菏7405(跃进4号×粱山大黄豆)”作父本杂交选育的大豆新品种,适合黄淮海夏大豆区种植,高产、抗病、抗倒。199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