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驻J18是驻马店市农科所油料作物研究中心以81043为母本,780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经历了旱、涝不同年份的考验,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外贸出口品种。特征特性植株单秆型,叶腋三花,蒴果四棱。株高170~200cm,  相似文献   

2.
王芳 《中国种业》2017,(5):54-55
舆芝20是河南省平舆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以豫芝4号优白系作母本、豫芝11号作父本的杂交1代优株作母本,豫芝8号作父本回交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5年1月经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5001;2015年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舆芝2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显著、抗病、耐渍、抗倒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河南省中南部、安徽省西部、湖北省北部等芝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驻J18是驻马店市农科所于1990年以81043作母本,以豫芝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0- 2002年参加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 3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1 特征特性驻J18属单秆型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植株高大,株型紧凑,一般株高150-180cm,高产条件下可达200cm以上。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腋三花,蒴果四棱,始蒴部位较低, 黄梢尖短,单株结蒴多,生育期85-90天,属中早熟品种, 粒色纯白,千粒重3.0g左右。口味纯正,适合外贸出口。根据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质量检测中心测定,脂肪含量 57.07%,蛋白质含量20.72%,属高油类型。具有较强的抗  相似文献   

4.
芝麻新品种中芝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芝 1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国外引进的芝麻品种 CLSU-9作母本与宜阳白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芝麻新品种, 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5.
肖松华 《中国种业》2016,(10):72-73
<正>苏芝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驻芝15号为母本、郑芝13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的油用型芝麻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命名,鉴定编号:苏鉴芝麻2015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耐渍、抗倒等优良性状。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每hm~2平均产1059.15kg,比对照中芝16增产11.36%,种子含油  相似文献   

6.
1983~1985年在安徽省临泉县,于砂僵黑土上,对芝麻进行了多点高产试验示范的研究,结合试验和生产调查,分析了芝麻的高产性状。 材料和方法 供试品种:中芝7号、熊芝1号。  相似文献   

7.
<正>辽芝8号是由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3d,株高132cm,始蒴部位33.1cm,主茎果轴长99.1cm,单株蒴果数79.81个,每蒴粒数65.4粒,子粒白色,千粒重3.16g。在2014年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量69.56kg,比对照辽芝101增产5.06%。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在辽宁省及吉林  相似文献   

8.
驻马店市农科所是中国芝麻育种较有成就的地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培育出较优良的芝麻品种驻芝二号等.70年代末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科研人员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打破旧框框,敢于创新,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芝麻新品种豫芝四号、豫芝十一号等优良品种10个.特别是豫芝四号它是中国芝麻史上唯一通过河南、陕西、安徽三省审定的高优新品种.列入了国家"八*五"重点推广计划,1991年获河南省科技一等奖,实现了芝麻品种一等奖零的突破,其有关资料多次被国家、省部级有关杂志录用,1993年作为全国芝麻研究的标准种,截止2002年利用豫芝四号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和采用辐射、航天诱变等技术,已育成夏芝麻品种10个,两个已通过国家审定,一个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另有7个品种正在省、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中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9.
抗病新品种鄂抗棉5号鄂抗棉5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用鄂棉12与美国PD0113杂交育成。1996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1992~1993年参加湖北省第二轮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皮棉产量分别为2889.3k……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筛选出更加适合周口砂质土壤区种植的芝麻新品种,对近年来选育和引进的芝麻新品种郑芝12号、商芝1306、漯芝19号、舆芝18号、豫芝4号、皖0222、驻芝22号、周芝16号、豫芝23号、周芝12号共10个品种进行丰产性、抗逆性鉴定筛选试验,以期加快周口砂质土壤区芝麻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步伐,使生产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周芝16号表现良好,适宜在周口砂质土壤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驻芝22号、郑芝12号、豫芝23号产量、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表现也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珍麦 188 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通过湖北鄂州、河南长葛两地穿梭选择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24 年 1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 20243005,适宜在湖北省全省范围种植。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前期发育稳健,能很好地解决湖北大多数品种抗寒性差和早穗问题,同时可以在河南繁种。对珍麦 188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西芝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山西芝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189份山西芝麻种质资源的10个质量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9份山西芝麻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质量性状以主茎茸毛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5,以蒴果棱数的变异系数最高,为63.88%;数量性状以节间长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9,以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高,为47.66%;通过聚类分析,将189份山西芝麻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可作为选育八棱、高秆品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矮秆、短节间特异材料,类群Ⅲ为高产选育目标材料,综合性状较好,可直接作为优异亲本加以利用,类群Ⅳ包含一批单花、高产特异材料。  相似文献   

13.
郑杂芝3号是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通过群体改良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强优势芝麻杂交种.2004~2006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4.
大麦新品种垦啤麦2号冯丽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佳木斯市154007)垦啤麦2号系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农科所育成的早熟、六棱啤酒大麦新品种。1996年初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合江农科所1994~1995年试验,平均产量3593……  相似文献   

15.
熊飞 《科学种养》2011,(11):48-48
中双10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而且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定为主推双低油菜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创产值近180亿元。2010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赣芝9号是201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认定的芝麻新品种。经试验研究,了解了该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皖芝1号’和‘豫芝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芝麻干物质积累规律,指导芝麻生产实践。采用两因素(施肥、品种)随机区组设计,于芝麻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芝麻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各器官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干物质积累趋势基本相同。苗期到初花期干物质分配中心以茎叶为主,后期分配中心转向蒴果和籽粒。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是施肥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芝麻获得高产。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促进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与分配是芝麻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和我国芝麻的平均亩产不超过30公斤,均属低产水平。为改变芝麻的低产面貌,我们在许昌农场进行了芝麻高产试验示范,1990年面积4.3亩,平均亩产171.7公斤;1991年面积4.5亩,平均亩产202.6公斤,其中1.04亩,亩产高达251.8公斤。1.选用良种选用了优势强的郑8805、88CA006杂交种和丰产潜力较大的高产品种豫芝5号。据两年高产田的调查:郑8805株高2米上下,高者达2.5米;单株蒴果数141个,高者达300个以  相似文献   

19.
漯芝21号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漯12为母本,郑芝97C0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2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2012001。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耐渍性好,抗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适宜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西中部等芝麻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该品种系湖北省襄樊市农科所1974年用“九山狼角虎”与“中芝5号”杂交选育而成. 一、特征特性植株高达170cm左右,属单秆,节间短,结蒴密,每叶腋三花,蒴果四棱,花白色,蒴长4cm左右,蒴粒80~100粒,粒色洁白,千粒重2.7克,出油率50~54%.叶片肥大、深绿,茎秆粗壮,耐肥,耐渍,抗倒。对枯萎病、茎点枯病有较强的抗性.熟相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