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筛选油茶优良品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质食用木本油料树种 ,油茶油含不饱和脂肪酸 98.9% ,长期食用能益寿延年。茶果壳、茶枯饼可提取皂素、栲胶等 ,为林区脱贫致富提供物质基础。全国油茶林面积近 4 0 0万 hm2 ,但由于品种混杂 ,劣种占多数 ,平均年产油不足 37.5 kg· hm-2。福安市现有油茶  相似文献   

2.
太湖县是油茶重点产区县之一,目前全县油茶面积达6 000公顷,年产油茶籽约40万公斤.除少数油茶林产量稍高外,大部分油茶林栽培技术简单,管理粗放,茶籽产量和效益都很低.现将如何提高油茶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郑是全国油茶分布的北缘,是陕西油茶主产区。据林业区划调查,有油茶林2.5万多亩,其中成片纯林近1万亩,年产油茶籽14万多公斤,最高年产达15万多公斤(1978年)。多年来经综合改造,全县70%的油茶林达到南方油茶产区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改造油茶低产林应采取的  相似文献   

4.
<正>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遍及秦岭淮河以南15个省(区),面积约6000万亩,是目前栽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树种。但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亩产茶油一般只有2. 5-3公斤。为改变油茶经济效益低的状况,林业部于1983年,1984年分两次下达湖北省林科所、麻城市林业局在麻城市开展5000亩(其中:1983年3000亩,1984年2000亩)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及丰产技术推广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以粮为綱,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南方丘陵地带和山区油茶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昔日荒芜的老茶林,如今焕发了青春,枝繁叶茂,茶果累累;近儿年来新营造的油茶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开始结果。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油茶林面积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一九七四年茶油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  相似文献   

6.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与油棕、椰子和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的主要传统食用油,是极具市场前景的优良绿色食品。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全国现有油茶面积约400万公顷,产油量约1.0亿~1.2亿公斤,平均产油量约1.6公斤/亩,人均拥有量不足0.1公斤,我国油茶平均产油量仅有1.6公斤/亩,与50公斤/亩高产油茶典型林差距甚大,这说明油茶增产潜力巨大。发展油茶产业,栽种高效生态型油茶,使茶油成为优质“绿色食品”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有以下有利条件:1.茶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南方丘陵地带和山区油茶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昔日荒芜的老油茶林,如今焕发了青春,枝繁叶茂,茶果累累;近几年来新营造的油茶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开始结果。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油茶林面积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一九七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南方丘陵地带和山区油茶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昔日荒芜的老油茶林,如今焕发了青春,枝繁叶茂,茶果累累;近几年来新营造的油茶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开始结果。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油茶林面积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一九七四年茶油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 我市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有成林面积366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40%以上。但是,我市巨大的油茶林资源优势,并没有变为经济优势,油茶林一直处于低产状态,平均亩产茶油还不到3公斤,效益很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油茶林资源开  相似文献   

10.
衡阳市从1984年起,油茶生产先后 被列入世界粮农组织的援建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期间,投入资金1574万元,在耒阳、常宁、衡东、衡阳4个主产油茶大县建立了油茶生产示范区,成功地改造低产林10667公顷,更新老残林1万公顷。低改后平均每公顷产油186公斤,为改造前的4.8倍,更新的油茶林平均每公顷产油在150公斤以上。目前,全市共有油茶林面积21.3万公顷,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42%,年产茶油700万公斤。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如果每公斤按市场价20元计,年总产值可达1.4亿元,按每公顷…  相似文献   

11.
衡东县横路乡潭江村有油茶林面积 83公顷,占山地面积的 51%。近年来,该村针对本村油茶林面积大、产量低、效益差的现状,突出油茶品种改良,大力发展“衡东大桃”,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建成了千亩高效油茶林基地。去年,全村油茶总产量超过 6000公斤,比改造前最高年份增加 1倍多,仅此一项,全村增收 5万多元。   过去,该村的油茶由于品种混杂,树龄老化,多代同堂,效益很低,上千亩油茶林常年产油仅 1500公斤— 2500公斤,每公顷仅 30公斤— 60公斤。 1995年— 1996年,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采用产量高、品质好的“衡东大桃”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学大赛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南方丘陵地带和山区油茶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昔日荒芜的老油茶林,如今焕发了青春,枝繁叶茂,茶果累累;近几年来新营造的油茶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开始结果。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油茶林面积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一九七四年茶油产量比一九六五在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南方丘陵地带和山区油茶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昔日荒芜的老油茶林,如今焕发了青春,枝繁叶茂,茶果累累,近几年来新营造的油茶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开始结果.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油茶林面积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一九七四年茶油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南方许多地方出现了一批粮食亩产跨《纲要》,茶油产量翻一  相似文献   

14.
常宁市素以“油茶之乡”享誉全国,油茶林面积5.1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6%,是“半壁江山”,搞好油菜开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1984年被列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县之一,1993年又被国家批准列入了第二期油茶低改项目市,市委、市政府依托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油茶低改,到1996年,共完成更新油茶林3867公顷,改造油茶低产林600公顷。经连续四年测产,更新造林的油茶平均公顷产茶油达120公斤,最高达315公斤;低改林次年公顷产茶油达180公斤,是改造前产油量的4倍。常宁市油茶更新低改工程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5.
油茶是我国特产的一种重要木本油科,在我国南方15个省(区)广泛栽培,面积有6000万亩。目前,我国油茶林产油量不高,每亩仅有5斤左右,产值约10元。如何提高油茶林的经济效益一向是林业专家研究的课题。江西省林科所和萍乡市林科所开展油茶生态工程研究,于1986年在油茶林下间种药材——草珊瑚 Sarcandra glabra。草珊瑚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树种丰富,林地有限。2022年,当不少地区还为鱼与熊掌两难抉择时,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北五林场的500亩“澳洲坚果+油茶”示范基地,已收获澳洲坚果约1万公斤、油茶鲜果3万公斤,总产值超过68万元,澳洲坚果林间种植油茶复合经营模式获得双重收益。2023年2月10日,广西油茶产业发展暨国家储备林建设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17.
油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食用油料树种,全国油茶林面积5100万亩,年产茶油三亿多斤,平均亩产油量不到6斤,这种广种薄收,低产低值的状况,严重地影响油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建国以来,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冬挖夏  相似文献   

18.
油茶根系生长状况及其对地上部分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油茶是我国南方分布面积较广的木本油料树种。太子山地区石龙林场现有油茶面积约570亩,亩产茶油只有1. 5kg 左右。如何对这一低产林进行改造,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过去主要用整形修剪方法改造油茶的地上部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大幅度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仅有地上部份的改造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地下部份的改造。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南方各省均有栽培。全国油茶面积近400万公顷,年产茶油500t以上的县有105个。但现有的油茶林绝大多数属低产林,影响了茶油的生产。作者对发展我国的油茶生产提出了建议:实行分类经营、选用优良品种造林、建设油茶生产基地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加强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茶油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木本植物油,含胆固醇低,且耐贮藏.我国栽培油茶,在2300年前已有记载,现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很广.我省为油茶产区之一,除近几年新发展的一百二十多万亩油茶外,原有茶林约七十万亩,主要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这些茶林普遍是经营水平低,没有进行系统的良种选育,因而至今没有形成品种.油茶自花受精率低,在天然杂交和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个体间多种多样的差异.就经济性状而论,个体间也是优劣悬殊,从省内外的一些研究和群众反映的情况看,全国各地茶林低产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