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忠 《河南农业》2013,(11):61+55
冬凌草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的干燥地上部分,广布于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主产于河南济源太行山一带。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冬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散肿、抗肿瘤等药效,其中以济源冬凌草最佳。冬凌草主要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在抗肿瘤方面有显著效果,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济源冬凌  相似文献   

2.
冬凌草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是唇形科香茶菜属一种抗肿瘤药用植物,二萜类主要成分冬凌草甲素是其主要的活性物质。对冬凌草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遗传多样性、冬凌草甲素及其抗癌活性、冬凌草甲素生物合成路径及其二萜类合酶、冬凌草的转录组等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冬凌草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相关的生物分子机制进一步发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园地选择、种苗繁殖培育、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与贮运等方面介绍了野生冬凌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冬凌草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优化冬凌草保健饮料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冬凌草保健饮料的加工提供参考,采用对比分析、数理统计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冬凌草保健饮料的配比、浸提温度和调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凌草饮料最佳配方为冬凌草鲜汁4%+酸味剂用量0.2%(苹果酸0.10%,柠檬酸0.10%)+糖10%+果胶0.12%+CNC 0.18%,均质压力为21 MPa,杀菌条件为95~100℃杀菌25 min,所得产品色泽透明均匀、微绿,营养丰富、清凉爽口、风味独特,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和流动性,无沉淀,糖酸比合理,保存期可长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冬凌草主产区太行山区冬凌草的立地因子,对冬凌草的分布、生长的自然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伴生植物种类进行了介绍。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以河南济源王屋山为分析基点,选取温度、海拔、土壤、降水量等影响冬凌草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对冬凌草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以及主产区河南省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凌草在我国16个省份都可以分布,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在全国8个省市的适宜区分布面积理论值可达56 002.7 km2,以山西和河南省分布范围最大,面积均达到13 000 km2以上,而在河南省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的适宜区域集中在沿太行山、王屋山走向分布,这和历代冬凌草主产地的相关资料记载以及实际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冬凌草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染色制片方法,并确定冬凌草染色体数目,采用丙酸-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对冬凌草的根尖及下胚轴进行染色制片,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预处理液、不同取材时间对制片效果的影响,以探寻适宜于冬凌草染色体制片的有效技术。结果表明:进行冬凌草染色体数目观察适宜选取的材料为下胚轴,且取材时间8:00-9:00为最佳,将下胚轴用0.1%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h,并用丙酸—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制片,观察到冬凌草染色体数目为16条。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冬凌草的保健及医疗作用,以冬凌草汁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冬凌草酸奶制作工艺.获得了制作冬凌草保健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温度为41℃,发酵冬凌草汁体积分数为12%,蔗糖质量浓度为7 g/d L,接种发酵剂体积分数为3.5%,发酵时间为4.5 h.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L.)花粉育性的影响,以常规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在小麦幼穗和花药发育过程中进行冬凌草水提取液的母液、2倍、3倍和4倍稀释液喷施处理,对花粉育性进行了观测,对花粉不育率和自交结实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冬凌草水提取液处理的周麦18,其花粉育性下降,花粉不育率上升,自交结实率下降,且随冬凌草水提取液稀释倍数的下降其效应增强,在冬凌草水提取液2倍稀释液和母液处理条件下,周麦18花粉不育率为低不育和半不育水平,自交结实率明显下降,以冬凌草水提取液母液处理效应最强。表明冬凌草水提取液对小麦化学杀雄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冬凌草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凌草(Rabdosia rubesens Hara.),又名冰凌草、冰凌花、雪花草,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变种,因其植株凝结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蝶状冰凌片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ATCC15834、ACCC10060、C58C1菌株对冬凌草无菌幼苗的叶片、茎段进行侵染,而后通过共培养的方法诱导其产生冬凌草毛状根,从而建立有效的冬凌草毛状根培养体系。通过PCR进一步检测T-DNA是否成功导入冬凌草毛状根中。通过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ACCC10060、C58C1菌株对冬凌草外植体进行侵染,能够成功诱导产生冬凌草毛状根,从而对冬凌草毛状根培养体系进行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冬凌草毛状根的大规模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冬凌草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冬凌草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为开发利用冬凌草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药用植物冬凌草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能产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施秉县产冬凌草中分离到152株植物内生真菌,利用抗肿瘤体外细胞增殖抑制筛选模型(SRB法)对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结果表明,20株内生真菌(占总分离菌株的13.1%)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结论]冬凌草内生真菌是寻找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冬凌草的GAP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内容包括冬凌草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品种、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包装储运以及质量检测标准等;为确保冬凌草的道地性,达到冬凌草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目标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对冬凌草细胞合成冬凌草甲素的影响。[方法]以冬凌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2种稀土离子镧和亚铈对冬凌草细胞分泌和释放冬凌草甲素的影响。[结果]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稀土离子均可促进冬凌草甲素的合成。添加镧离子的细胞合成的冬凌草甲素明显高于添加铈离子的细胞。当细胞处于延滞期时,添加稀土元素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悬浮培养指数期和稳定期加入稀土元素,均可促进冬凌草细胞对冬凌草甲素的合成,且在稳定期添加稀土元素的效果更加显著。在稳定期加入500μl溶液的培养液,获得的冬凌草甲素含量最高,可达28.89mg/g。[结论]该研究为冬凌草细胞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GC-MS法分析鹤壁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冬凌草中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发现:共鉴定了49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甲酯(13.768%)、棕榈酸乙酯(9.042%)、亚油酸乙酯(6.453%)、异戊酸香叶酯(4.845%)等.这揭示了冬凌草的药理作用,可为综合开发利用冬凌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冬凌草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抑菌植物,又名冰凌草、雪花草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原产于河南、山西、河北、四川等地,1972年首先发掘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太行、王屋山区民间,由于它含有独特的抗癌有效成分———冬凌草素,已被收入《中国土特产大全》。冬凌草为草本...  相似文献   

16.
王占军是个农民,却不安分:别人种庄稼,他却种草。他是王屋山冬凌草种植基地的创始人,他是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目前合作社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500亩,成为我国最大的冬凌草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7.
以核桃-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复合系统中冬凌草为研究对象,对复合系统内光合有效辐射(PAR)、冬凌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其生长品质进行测定分析,为当地林药复合模式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内PAR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趋势,PAR较CK降低了62.77%.复合系统内冬凌草Pn...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济源冬凌草工厂化育苗,特开展不同播量、穴盘等对冬凌草种子育苗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凌草种子育苗,幼苗期首选128孔穴盘,105孔穴盘次之,播种量为25~30粒/穴,苗龄控制在25~35 d;假植苗期首选50孔穴盘,72孔穴盘次之,每穴一苗,苗龄控制在20~25 d。  相似文献   

19.
研究冬凌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计算机建模设计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溶媒体积、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冬凌草总黄酮回流提取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研究,冬凌草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5℃,50%乙醇,加10倍量溶媒,回流提取3次.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冬凌草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处于太行、王屋山山区的河南省济源市7个镇的中药材野生资源进行调研,阐述了济源市大宗地道中药材中部分药材由于用工较多,加工繁琐,没能形成产业化生产,但冬凌草和艾草从种植、采收到加工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适合济源发展的名贵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如黄精、连翘、葛根和淫羊藿等。艾草尽管种植和加工生产规模较小,但在山区“一村一品”和乡村休闲旅游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地道中药材冬凌草的产业化成效突出,其在多部门联合推动下,建立了“科研部门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公司优质药材优价收购”的产业发展模式,解决了以往冬凌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