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宝鸡多普勒雷达及多家数值预报产品,从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出发,对2021年6月15—16日发生在宝鸡地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该次强降水过程主要由于500 hPa短波槽东移,引起700 hPa、850 hPa切变线南北移动,导致偏南风和偏东风将暖湿空气向宝鸡地区输送而形成;(2)地面冷锋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3)多普勒雷达对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回波强度很好地表征了降水强度;(4)EC模式相较于GRAPES和NCEP模式的预报效果更好;(5)此次降水的准确预报,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保证了气象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高空、地面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2月27日至3月2日发生在青海地区的春季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槽及其槽底的西风急流,是造成3月1—2日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月27—28日的大风天气是由强冷空气快速过境造成的典型冷锋型大风,而3月1—2日的大风天气是一次典型的大范围、持续时间较长的高空动量下传型大风天气过程;强盛的高空急流为高空动量下传至地面产生大风提供了高空动力条件,午后至傍晚近地面层快速升温为动量下传型地面大风的产生创造了地面热力条件;海拔越高,就越接近急流带,高空动量越容易下传至近地面,从而导致风速更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4月30日汕尾市强降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得出:500 hPa低槽、低涡及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近地面层冷平流及南下冷锋增加了对流不稳定性,暖湿空气加强和抬升加剧了上升运动,成为强降雨发生发展的触发机制;超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水汽,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对应暴雨落区和强度,整个降水过程中汕尾市均处于低空急流和水汽辐合区形成的高湿区范围内,持续较强的水汽辐合抬升引发强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4.
冬末春初,天气开始回暖,降水过程也由降雪向降雨转变,包头地区此次天气过程高空短波槽配合低层较强的暖湿气流,加之地面倒槽的生成,为降水提供了很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降水出现当日8:00时850hPa温度场上,包头地区除北部外大部已经升温到0℃,因此,出现了南部雨夹雪、北部小到中雪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低空天气实况图分析抚顺一次连续性降水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具有雨量大、时间长、分布广且均匀等特点,但强度不大,无明显对流性天气;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风向的辐合和850 h Pa切变线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因子,南北高空槽合并加强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6.
受到强冷空气入侵的影响,济南机场于2014年2月26日(北京时,下同)产生了一次降水过程。高空锋区和地面锋面配合较好,并且温度槽落后于高空槽,都有利于冷锋的发展。随着冷空气南下,还有一片高湿区和气旋带来的辐合上升运动都给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高空温度较高,所以,此次降水以液态形式为主,对济南机场正常运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9年8月17~18日鲁南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受副热带高压、高空西风槽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产生的;超低空东南急流和中层西南气流建立起水汽通道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充沛的水调条件;强降水产生时,暴雨区上空存在较强的中β尺度系统,该系统具有强垂直风切变、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垂直结构和强烈的对流不稳定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晓庆 《吉林农业》2014,(21):16-17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日本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10年7月20日台安地区大暴雨降水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西南涡、高空槽、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总结了预报、服务经验,对预报员在今后的预报服务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
唐山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唐山地区2010年7月19~20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在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是造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降水区与湿度场的大值区、垂直速度场和θse高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能量;西南低涡、地面低压倒槽以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2015年5月26日8:00至27日8:00发生在延边州的一场强降水,从环流特征、物理条件及预报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暖锋东移过程中,低层暖湿空气在假相当位温逆温层的控制下缓慢抬升,直到吉林省东部延边州境内海拔较高地区才集中释放不稳定能量,进而产生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
高玲  史丹妮 《北京农业》2014,(30):196-197
对2013年8月7日发生在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分散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卫星云图、动热力条件等情况,详细讨论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对流性降水,强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暴雨由地面暖锋为触发机制,暖锋在黑龙江省南部停留时间长,是本次对流性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6年2月3~5日孝感市出现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和物理量诊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暴雪天气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高空东移小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暖湿气流(暖平流)沿低层冷空气垫爬升是产生强降雪的温度条件;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散度场配置是强的降水天气发生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7日鲁西南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高空急流轴右后方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以及江淮气旋顶端;充沛的水汽条件、相对湿度从地面到300 h Pa均达到饱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了强降水;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和地面气旋配合较好;大气散度、涡度和垂直速度中心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次暴雨主要是由层状混合性云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6年2月3~5日孝感市出现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和物理量诊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暴雪天气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高空东移小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暖湿气流(暖平流)沿低层冷空气垫爬升是产生强降雪的温度条件;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散度场配置是强的降水天气发生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及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了2013年8月19日发生在张家口市的1次少见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而揭示此次过程的生消成因、热力动力学条件、主要影响系统以及主要输送通道。结果表明院中空急流是这次暴雨天气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主要输送通道;低空低涡是直接导致这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通过这次过程分析,有助于提高蔚县夏季强降水的预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