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遂宁市蚕区积极育苗、栽桑、所栽的四边桑、大行间作桑、家庭小桑园等,栽植株、行距缩小,密度大,桑树病虫孳生为害严重,影响桑树健壮成长和桑叶产、质量。现就桑树断梢病在我市的分布、为害状况和防治措施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蒙庆裕 《四川蚕业》2001,29(4):24-26
<正>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是家蚕的粮食。桑叶产、质量高,养蚕蚕体壮、产量高、质量优。因此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是恢复发展蚕业生产的关键措施。 改进桑树栽 培管理,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的配套技术,包含优化桑树群体结构;提高桑树施肥水平;合理修剪定型;防治病虫害;选接良桑等的诸多因素。桑树单株  相似文献   

3.
浅谈制约“三高”蚕业发展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蚕桑生产的地位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但是,年年栽桑不见桑,季季养蚕不见效,已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制约了“三高”蚕业的发展。最近,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依靠科技、振兴蚕业”作为发展仁寿“一优两高”农业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在剖析我县蚕桑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浅谈制约仁寿“三高”蚕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蚕桑生产在各级党、政重视加强领导下,农民赖以脱贫致富积极性高,发展较快,到1991年,全省拥有桑树70亿株左右,但随着栽桑密度增大,桑病虫日趋严重,不仅每年损失桑叶10~15%,而且导致树势早衰,叶质下降,养蚕成绩差,特别是鳞翅目桑虫的病原感染家蚕,蚕病流行,蚕农说:“桑树病虫多,蚕房病蚕多”。据自贡、资中、潼南、合川、涪陵、南充调查;春季桑树病虫害严重,潼南、铜梁等县的桑瘿蚊、断梢病、桑白蚧和川东地区的桑象虫株危害率44.8%,枯枝率  相似文献   

5.
“使用良种是农业增产最经济的措施”,“推广良种是农业最佳的投资方向”.生产实践认为:在良种推广上,每投入一元,可收益11元.因此,选用优良桑品种不仅能直接增产桑叶,提高叶质,提高亩桑生产效率,增加蚕茧产量,而且还能提高丝质和蚕种质量,直接增加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蚕农、蚕种场的生产积极性和发展“三高”蚕业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选用桑树良种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叶是,而且对提高茧丝质量有重要作用。以全年条桑收获、饲育为中心 提高栽桑效率。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杨海江 《蚕桑通报》2015,46(1):60-61
<正>2014年秋期湖州市南浔区5代桑螟暴发成灾,其严重程度为我区近30年蚕桑生产历史所罕见。造成中秋蚕生产后期桑螟与蚕争叶,部分农户因蚕无叶可食发生倒蚕;虫害桑叶质量下降影响蚕摄入营养和体质,蚕体小,抵抗力差。大量桑螟病虫及其虫粪携带的病原带入蚕室,蚕交叉感染发病,严重影响中秋蚕茧产质量。据蚕桑联盟对20户大户调查,中秋蚕茧平均张产30.1 kg,kg茧颗数在640颗左右,为  相似文献   

8.
涪陵地区地处下川东,东邻万县、西靠重庆、南彼黔江,北接达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热,夏秋少雨,伏旱严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区五县(市)绝大部分地方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随着栽桑密度的增加,地理起幅变化的复杂性,不同栽桑形式构成的生态多样性以及其它经济林木品种繁多,致使桑病虫种类增多,为害加重,造成桑树产叶量降低,桑叶质量差,严重阻碍了“三高”蚕业的发展.为此,涪陵地区丝绸公司与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  相似文献   

9.
贵州蚕桑起步较晚,蚕桑技术人员馈乏,蚕农养蚕科技含量不高,大多靠天吃饭,普遍存在重蚕轻桑,重量轻质的现象,蚕茧单产低,茧质差,蚕农收益低.特别是近年来蚕业不景气,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为此,如何增加养蚕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农收益,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1998年底遵义县蚕桑公司与我校蚕桑专业科协商,以建立遵义农校遵义县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形式,对该  相似文献   

10.
《江苏蚕业》2017,(1):32-34
为化解蚕桑产值逐年下降,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困境,探索蚕业家庭农场对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桑园利用率和产出率,笔者从农场选址、规划、建设、管理、生产等环节逐一介绍述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收集、记录原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总结了现阶段发展蚕业家庭农场,有效解决了蚕茧质量、产量不高;生产者、经营者经济效益低;栽桑养蚕先进技术及省力化养蚕、上蔟技术无法推广应用,劳动成本居高不下,蚕农丧失栽桑养蚕积极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栽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养蚕。但是,桑树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往往因病虫害和其他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桑叶产量下降或叶质降低,从而导致蚕茧歉收,质量低劣。桑树病虫害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可直接影响到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如桑蟥、桑螟、桑尺蠖、野蚕等与蚕争夺饲料,以至有桑无叶;桑  相似文献   

12.
良种良法合理配套使用与农民增产增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品种、蚕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桑叶和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发挥了桑、蚕品种的生产潜能,为蚕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蚕茧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即使高产优质新桑、新蚕品种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我省蚕茧的产量、质量提高并不大,  相似文献   

13.
浅谈提高家蚕茧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蚕业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副业,蚕业收入在农业收人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种植业(栽桑)与养殖业(养蚕)相结合的生产,栽桑要依赖于养蚕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养蚕要依赖栽桑提供量足、质优的桑叶,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茧。蚕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蚕农的收入和市场竞争力。而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学玖  张岩 《江苏蚕业》2006,28(4):32-33
<正>睢宁县凌城镇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桑园老化、桑品种结构单一,桑叶产量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逐渐显现,导致全镇桑田面积萎缩,蚕病频发,蚕茧质量下降。蚕桑经济效益降低,严重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提高蚕茧质量,必须加强桑田管理。  相似文献   

15.
巧用乐果     
<正>蚕桑生产中经常由于桑病虫的大量发生导致桑叶减产、蚕茧产量低、茧质差的现象;桑病虫携带的病原污染桑叶,导致蚕儿发病死亡;蚕蛆蝇为害蚕体,导致大量蛆茧等。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为害,常使用农药,但蚕儿对除乐果之外的农药极为敏感,同时还需考虑农药残效期的影响,因此使用农药必须慎重,我们只能选择对鳞翅目昆虫  相似文献   

16.
祁广军  乐波灵 《蚕业科学》2011,37(4):725-729
21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蚕业生产第一大省。蚕业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竞争优势在广西蚕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西的蚕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针对亚热带气候特点,以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蚕桑生产效益为目标,围绕选育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优质、高抗、高产的蚕、桑新品种以及研究高产、优质、高效栽桑养蚕新技术进行创新,并且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从生产中来再到生产中去、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进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西蚕业技术创新应以打造多元化蚕桑产业,实现桑品种和蚕品种的多样化、栽桑养蚕技术的省力化、蚕桑产业的高效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我省各地蚕区桑园在养蚕期间,特别是中、晚秋蚕期经常发生桑白粉病、污叶病和桑蓟马等病虫的严重为害,影响桑叶产、质量,使蚕茧生产遭到很大损失。以往在养蚕前对桑园进行常规农药防治,有一定效果。但绝大部分杀虫灭菌剂在蚕期不能使用,因此桑保工作与多次养蚕的矛盾十分突出,急需研究和应用新的防治技术。为此,我们在过去桑树病虫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用865药剂防治桑树病虫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865药剂是新开发的一种成膜物质。  相似文献   

18.
桑花叶萎缩病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上海等我国重点蚕区发生危害。病树枝条短小,桑叶萎缩,造成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蚕茧生产。从栽桑到桑叶盛产需要较长的周期,而病害造成的损失会持续伴随,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9.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桑品种又是栽桑养蚕的支柱、优良的桑品种对产叶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同行都十分重视新桑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并把它作为增强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以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化蚕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湖州地区桑花叶萎缩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花叶萎缩病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上海等我国重点蚕区发生危害.病树枝条短小,桑叶萎缩,造成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蚕茧生产.从栽桑到桑叶盛产需要较长的周期,而病害造成的损失会持续伴随,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