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播种机排种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播种机排种器工作过程的实时监测,提高播种机播种质量,结合指夹式排种器免耕播种机结构特点,研制了播种机排种监测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监测元件采用激光二极管加凸透镜作为发射端发射平行光束,受光端采用间隔3mm的3个光敏二极管组成的串联回路。根据排种管特征设计了相应安装结构,同时增加了防尘装置。通过正常排种试验及种子贴排种管侧壁运动的极端种子流动情况表明,监测元件监测准确,监测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菜气力槽齿盘式精量排种器高速排种过程中种子流不易准确监测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光电感应式油菜种子流监测装置,对排种器的落种数量进行实时监测。该监测装置调用ARM嵌入式系统的中断,定时器资源,在时间窗口中采集回归反射型光纤传感器的输出脉冲,计算得到排种器双路各自落种数量以及落种总数,并在液晶屏上显示。选用华油杂62号作为试验对象,以排种盘转速和吸室真空度作为试验变量,以落种数量的监测值和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作为试验指标,在油菜气力槽齿盘式精量排种器上进行该监测装置的实时监测试验,得到落种数量的监测值;再利用数粒仪计算落种数量的实际值,求出监测的相对误差。试验数据表明,监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21%。该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油菜种子的实时监测,对提高油菜气力槽齿盘式精量排种器排种性能的监测水平,推进油菜排种监测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精播机排种监测报警装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分考虑田间作业条件,开发了基于数字集成电路的4行玉米精播机排种监测报警装置。从电路功能上解决了报警逻辑、时间选择、监测行设置等问题;考虑田间作业环境,设计了具有防雨性能的传感器外壳、传感器在排种通路的安装结构、与主机的连接方式以及整个装置的供电方案等。设计了具有突出抗尘性能的传感器。田间使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适应田间工作环境,可取代农机手实现可靠监测报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智能精密排种器测试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该装置可取代传统的室内测试方法,为精密排和器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的性能测度手段。  相似文献   

5.
智能精密排种器测试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智能精密排种器测试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该装置可取代传统的室内测试方法,为精密排种器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的性能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菜条播机窝眼轮式排种器存在多粒种子同时下落难以监测的问题,设计加装了一种基于线阵CCD传感器的播量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发射端采用点光源,通过一组凸透镜形成由平行光线覆盖的种子监测区域,接收端采用线阵CCD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像素值的连续变化,监测油菜种子播量,从而实现对播量的精确计量。运用室内试验台架,对窝眼轮式油菜排种器进行了单粒排种、排种计数、播量监测以及漏播和堵塞报警试验。结果表明:投种高度小于150 mm时,监测装置对单粒投种的监测准确率达100%;排种轴转速分别为20、30和40r/min时,监测装置对1000粒油菜种子计数的准确率分别为98.98%,98.26%和97.32%,对于5、10和20min连续排种播量计量的准确率均能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7.
排种器性能自动检测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设计了一套自动检测并显示排种轴转速及排种均匀性的排种器试验装置,并对该装置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软件系统设计合理,执行可靠;综合检测手段简单、检测结果精确、工作效率高(较人工检测)、工作状态稳定、安装方便,且具有较理想的性能价值比。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玉米、大豆等作物单粒精密播种过程中出现的漏播、重播以及播种量不精准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光电法的单粒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系统。【方法】采用红外检测装置获取种子下落时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统计种子下落时间间隔,并与设定理论时间间隔相比较,计算漏播率、重播率及播种量。以垂直勺轮式排种器为对象,对监测系统进行单粒漏播、重播及播种量监测试验。【结果】该监测系统的单粒监测精度达到98.8%;与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架检测结果相比,监测系统的漏播率监测误差小于0.3%,重播率监测误差小于0.6%;播种量监测精度大于94.4%。【结论】此监测系统工作稳定,监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甘蔗种植机排种装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现阶段对甘蔗种植机研究薄弱,关键技术有待提高。国内的甘蔗种植机排种装置需要辅助人工排种,劳动强度大,造成甘蔗种植机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低,导致甘蔗种植主要依靠人工种植,故研究高性能排种装置对提高甘蔗种植机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甘蔗种植机排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优缺点,探讨了甘蔗种植机排种装置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根据甘蔗单芽段种植技术的农艺要求,提出了振动式蔗种排种技术,为甘蔗种植机排种装置以及发展中的甘蔗单芽段种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目的播种不均匀和伤种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广的外槽轮排种装置的主要缺点,在播大粒种子时尤甚,至今对它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尚无全面的研究。(1953) 在内槽轮排种装置的研究中发现它有改善排种性能的效果,但并末涉及对大粒种子的适应性问题。本试验根据内槽轮之工作原理,参考了沽氏的研究。设计了新的圆环式排种装置,鉴于内槽轮之槽面对排种并无有利作用故改为平面圆环,杯体也重新设计。(见附图)进行了播种小麦和大豆工作性能的试验,以求在改进排种装置性能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改善水稻气力式排种器工作时稻种的重吸附现象,设计了一种垂直于排种盘平面的清种装置。【方法】对水稻气力式排种器工作时稻种的受力与清种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吸种过程中的受力模型。采用超级杂交稻‘五丰优615’为试验对象,在有、无清种装置的条件下进行了排种器的精度试验。在吸室负压为4.0 kPa的条件下,进行了清种块厚度和排种盘转速的两因素试验分析。【结果】采用清种装置后,1~3粒/穴的占比由62.02%提升至90.00%左右,≥4粒/穴的占比由37.98%降至5.00%,改进效果较为明显。当清种块厚度为3.5 mm、排种盘转速为15、20和25 r/min时,1、2和3粒/穴的占比分别为95.18%、95.16%和95.23%,空穴率分别为2.07%、2.76%和4.56%,满足超级杂交稻的田间播种需求。【结论】当吸室负压一定时,降低排种盘转速可以提高清种装置的清种效果,提高排种器的播种精度。本文针对水稻气力式排种器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清种装置,有效地清除了排种器重吸附的稻种,为提高水稻气力式排种器的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排肥装置参数的确定及选择,引进了粉状化肥的成拱理论,由此可确定排肥口直径;建立了作用在排肥轴上的扭矩Te与箱内化肥侧压应力δx的关系。经过试验,该装置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其理论计算及结论可作为排肥装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接地电阻自动监测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装置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性能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安装方便。该装置可用于对接地电阻实施24h不间断监测,当接地电阻超过规定 值时,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为确保油库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稻麦兼用排种器充种环节无法实现精确囊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精确计数的吹种装置。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和文丘里原理分别设计稻麦检测装置和吹种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气固耦合方法仿真分析喷嘴结构形式、工作转速、气流入口压力对种子运动状态特性的影响,仿真试验验证检测与吹种装置的可行性,并开展台架试验确定粒间延时时间。结果表明,Type 3方形喷嘴管在喷嘴口处的速度分布较广且X方向速度分布更均匀,确定喷嘴管截面长度为18 mm,宽度为7 mm,高度为3 mm。气流入口压力和工作转速对种子运动特性有显著影响,合力和合速度均随气流入口压力和工作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确定水稻和小麦排种时较优的气流入口压力为300 Pa、工作转速为20 r·min-1,在此作业条件下,种子间隔的仿真时间远小于理论时间,验证了检测与吹种装置的可行性。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粒间延时时间为12 ms、入口压力为300 Pa、工作转速为20 r·min-1时,水稻和小麦排种的合格率分别为90....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水稻排肥器结构复杂、排肥性能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排式双向螺旋送肥离心锥盘式排肥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肥料箱、双向螺旋、离心锥盘式排肥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肥料箱中的肥料由双向螺旋输送至离心锥盘式排肥装置中,在离心锥盘离心力作用下均匀分散并沿锥盘内壁上升至排肥口处排出.确定了排肥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双向螺旋外径1...  相似文献   

16.
在播种工作中,由于排种器及其它原因,经常会产生种子架空或杂物堵塞现象,致使一个或几个排种器不排种,造成播种“断条”,因而直接影响排种质量。本监视器的作用是使驾驶员在开车的同时,通过视察LED显示板就可直接掌握每个排种器的排种情况。一、工作原理及构造工作原理可  相似文献   

17.
组合吸孔气吸式排种器种子运动及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组合吸孔气吸式排种器的构造及工作过程,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种子在排种器内运动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对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及运动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排种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BP—2B型铺膜点播机排肥器参数设计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排肥置参数的确定及选择,引进了粉状化肥的成拱理论,由此可确定排肥口直径;建立了作用在排肥轴上的扭矩Te与箱内化肥侧压应用应力δx的关系。经过试验,该装置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其理论计算及结论可作为排装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新疆应用较为广泛的气吸式垂直圆盘精量排种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型排种器对种子的破碎机理,并据此设计出一种弹簧针防堵塞装置,并对该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吸种孔堵塞,而且并不影响排种器的吸种性能.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一种基于8031单片机的播种机多项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脉冲计数、统计计算、显示打印等功能。结合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完成播种机排种均匀度和排种数、排种器轴的转速、拖拉机前进速度、播种机地轮滑移以及拖拉机驱动轮滑转等多项检测。速度检测能够打印曲线,排种检测除能打印统计数据外,还能够以点阵图形打印出种子在种沟分布的田间效果模拟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