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土壤深松机具经历了3个演化进程的观点,研制成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大面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松土阻力小,作业深度稳定性好,深松后土块尺寸,土壤体积密度等完全符合农艺要求,并能显著提高土壤渗透能力,完整地保持土表植被覆盖,而且在松土层底部形成2条纵贯作业行的鼠道。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机可使一般旱地玉米的平均增产率达到20.23%,棉花16.7%,涝洼地冬小麦增产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一、烟田节水种植技术 (一)烟田土壤整理 1、土壤全方位深松。用全方位深松机对烟田进行全方位深松,一般在冬季进行,松土深度40~50cm。使耕作层增加1倍左右,土壤透水与通气、养分释放与贮存、根系穿孔与固定等多万面功能得以加强,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深松耕作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秸秆还田和常规翻耕条件下,以不深松棉田为对照(SST0),设置深松30 cm(SST1)、40 cm(SST2)、50 cm(SST3)处理,研究不同深松深度下棉花关键生育期土壤指标变化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深松能降低棉花生育期土壤体积质量、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同时使耕层土壤含盐量减小。与SST0相比,SST1、SST2、SST3处理 0~60 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质量降低0.84%、3.94%、4.78%,土壤紧实度降低1.84%、9.49%、16.57%。蕾期、花铃期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以SST2最高,较SST0增加31.00%、64.50%,而土壤含盐量变化则与之相反,以SST2最低,较SST0下降11.10%、19.10%。深松显著促进了棉花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深松深度为40 cm时,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和生长特征值GT达到峰值,SST1、SST2、SST3产量较SST0提高0.26%、18.20%、 2.45%。综上所述,深松40 cm时效果较好,对新疆棉田土壤特性改善和产量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幅深松技术在旱作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松是区别于犁翻、旋耕的一种机械整地技术,它的最大好处是既疏松土壤,又不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且对土壤的自我修复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松土的幅度,深松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根据作业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播前深松和苗期深松。全方位深松是用全方位深松机对作业地块进行全面深松,主要适合低洼易涝地块的蓄水排涝。间隔深松是根据不同作物的行距间隔进行,松土面积占行距的1/3~1/2。播前深松可在秋收后或第二年播种前进行。苗期深松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如果过早,超过一个星期以上不下雨,容易造成土壤跑风失墒,影响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5.
可调翼铲式深松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旱地深松的影响范围、土壤体积密度的变化规律并确定深松周期,进行了可调翼深松铲正交试验和深松后效试验。结果表明,悬挂位置、翼板位置、入土角对松土深度有显著影响,深松影响的宽度范围为深度的2.2倍,深松后效果至少可以保持2a。分析了深松机组的入土性能,提出了保持麦地松后地表硬度一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烟田节水种植技术 (一)烟田土壤整理 1、土壤全方位深松.用全方位深松机对烟田进行全方位深松,一般在冬季进行,松土深度40~50cm,使耕作层增加1倍左右,土壤透水与通气、养分释放与贮存、根系穿孔与固定等多方面功能得以加强,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生产实践发现该技术的应用,可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松后土壤能在1小时内接纳300mm以上的降水而不出现地表积水或径流.  相似文献   

7.
山区9月10~20日,平川19月20~30日。1.整地施肥整地前水地如土壤墒情差,可先浇水1次,深耕24厘米以上。全方位深松,一般3~4年深松1次,深度40厘米左右。耕后耙耱镇压。水地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40—60千克、碳酸氢氨50千克,深耕前撒在田间,达到化肥深施,有利于增加肥效。  相似文献   

8.
旱地小麦深松覆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1~1993年,对旱地小麦少耕覆盖栽培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旱作区,以深松后麦秸覆盖为最佳,能较好地调控土壤水热状况,0~100cm土体蓄水量提高18.8~26.3mm,高温季节土壤温度降低1.4~4.2℃,耕层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能培肥土壤,每亩地增产小麦12.0~26.0kg,增产幅度12.29%~19.38%。  相似文献   

9.
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表明:吉林省大部分玉米产区土壤有坚实的犁底层存在,此层位于地表下约20cm,其坚硬度约为耕层的3倍,厚度范围为7~11cm。采用深松措施打破犁底层,可明显地降低土壤的坚硬度,增加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改善根系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根系生长,使根干重显著增加。打破犁底层后,各层土壤中根量分布都有明显的下移趋势,而且能提高玉米生长后期的根系活力和抗逆性,使玉米百粒重增加2.6%~3.1%。深松后第二年也有增产后效的作用(增产7.8%~8.6%),并且胜于当年(增产6.2%~8.0%),深松土同时结合深施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 用以深松耕作和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是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增产26.0%。主要原因是麦苗长势强壮,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增幅较大,成以穗重增加最高,显著高于机翻法。深松深度以30cm为宜,辅之以残茬覆盖,蓄水保墒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南宁市郊尾叶桉人工林及灌草坡0~100cm深土壤物理性质对比测定的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容量为1.37~1.47g/cm^3,比灌草坡1.50~1.62g/cm^3分别低0.12~0.19g/cm^3,平均总孔隙度、平均通气度、平均最大持水量和平均渗透速度依次为45.0%,21.4%,435.7mm和1.3mm/min,分别比灌草坡高3.4%,3.4%,19.9mm和0.28mm/mi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林与与灌草坡各参数的差值逐渐减小,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后,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全方位深松技术是通过全方位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的一种土壤耕作技术,是增加土壤蓄水保墒及排涝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之铲(凿)式深松、小犁铧深松具有牵引阻力小、消耗动力少、深松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深松机具。一、全方位深松整地技术的优点:1、全方位深松有效地打破多年来犁耕或灭茬所造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通水、透气性能,利于作物根系深扎。全方位深松作业是通过侧刀上抬力来松动土壤,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土壤容重与水稻生长的生态适应,首先提出了土壤物理结构性肥力的概念及其对水稻产量效应的影响,其水稻产量效应在25%左右。试验表明,土壤容重具有自调性,自调点在1.25~1.35g/cm3。容重过高(≥1.5g/cm3)或过低(≤1.1g/cm3)的上体可称之为不稳定土体结构,其前期土壤供氮弱或供氮动态与水稻需氮高峰不吻合,导致前期水稻生长过旺或过弱,后期根系活性差,物质积累与转化少,产量不高。而把容重适中(1.2~1.4g/cm3)的土体称之为稳定土体结构,其前期土壤供氮好,供氮高峰与水稻需氮高峰吻合,根系发生量多,分布深,后期根活力强,功能叶叶面积大,物质积累与转化率高,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全方位深松部件造成鼠道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方位深松部件能造成鼠道的结构特征是其呈梯形框架式,并且底刀向前和下方伸出。底刀伸出量的垂直投影即为鼠道高度。鼠道顶部形状取决于底刀末端截面线的形状。能形成鼠道的土壤含水率为12%~23%。在土箱中采用静态和动态方法模拟造成鼠道,并研究其承载强度。鼠道承载强度峰值所对应的土壤含水率为23.4%;土壤体积密度超过1.42g·cm-3后,承载强度急剧增大;抛物线型拱顶鼠道的承载强度较平面型拱顶大11.25%。在土槽中用测力台车测试底刀模型部件的结果表明:当底刀末端拱线矢高分别为10,15和20mm时,深松比阻的增长率分别为3.1%,10%和30.5%,因而在生产中不宜采用曲面型拱顶的鼠道。  相似文献   

15.
全方位深松技术是通过全方位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的一种土壤耕作技术,是增加土壤蓄水保墒及排涝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之铲(凿)式深松、小犁铧深松具有牵引阻力小、消耗动力少、深松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深松机具.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深松技术是通过全方位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的一种土壤耕作技术,是增加土壤蓄水保墒及排涝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之铲(凿)式深松、小犁铧深松具有牵引阻力小、消耗动力少、深松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深松机具。  相似文献   

17.
1.改进整地方式,实行秋整地改春整地为秋整地是实现科学整地的关键技术之一,2~3年进行一次全方位深松作业,是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保墒与排涝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不能深松的地块以秋季灭茬为主,灭茬深度达到15cm左右,漏耕率不超过2%。低洼、易涝、秋季不能作业的地块,在春季土壤化冻5cm左右时进  相似文献   

18.
旱壮秧培育的土壤肥力指标及苗床培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1.0g/cm3左右,有机质2.5~3.0%,速效磷50mg/kg以上,速效钾180mg/kg以上。高沙土稻区土壤孔隙度55~60%,容重1.0g/cm2左右,有机质2.0%以上,速效磷50mg/kg左右,速效钾150mg/kg。旱秧苗床以肥沃菜园地和高爽旱地为好;以施有机肥为主,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培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黑龙港地区脱盐潮土水肥盐对小麦产量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黑龙港地区轻盐渍化潮土土壤盐分,地下水灌溉,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含盐量低于0.3%时,盐分每降低0.01%,可增产小麦121-208kg/ha;增施1kg/ha的P2O5化肥,可增产4.06-5.38kg/ha小麦,每1m^3灌溉水可增产0.09-0.63kg/ha小麦,盐分还影响作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在耕作条件下,脱盐速率达到0.0125%/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1ZQS-2.1型深松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及其使用维护。该机采用了框架机架和凿齿式连簇深松器,配套动力为东方红-75/802或ДТ-75型履带式拖拉机。深松深度35-40cm,,耕作幅宽2.1m,生产效率达0.6-1.3hm^2/h。适于旱作地打破犁底层深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