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结果表明:特优582每亩插植密度在1.5万~2.1万穴时,产量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每亩插植密度在2.1万、2.4万、2.7万穴时,产量基本相当,排在前三,差异不显著;当每亩插植密度增至3.0万穴时,产量极显著低于亩插植密度2.1万、2.4万、2.7万穴处理。各处理之间生育期无差异。分析得出超级稻特优582在钦州地区上等肥力田获得高产的每亩最佳栽培密度为2.1万穴。  相似文献   

2.
麦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麦后夏直播花生的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其中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两种种植方式,副处理为5个单粒精播密度[(19.5~25.5)万穴/hm~2],对照采用双粒播种,密度为15.0万穴/hm~2。垄作、平作均采用覆膜双行种植。结果表明,垄作的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平作高2.3、1.1 cm,两种种植方式的主茎高、侧枝长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不同密度处理间的主茎高、侧枝长没有显著差异;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少,垄作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分别比平作多0.7、0.6条;垄作单株果数比平作多1.1个、公斤果数少52.1个,两种种植方式单株果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公斤果数随种植密度加大而呈增加趋势;垄作百果重、出米率分别比平作多31.3 g、高4.4个百分点,两种种植方式百果重、出米率随种植密度加大而降低;不同种植方式间荚果产量差异极显著,垄作平均荚果产量5 929.1kg/hm~2,比平作增产19.54%,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处理间荚果产量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均是T2(21.0万穴/hm~2)、T3(22.5万穴/hm~2)密度处理产量居前2位,比对照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本地区花生麦后夏直播垄作覆膜、平作覆膜种植的最适宜密度范围是(21.0~22.5)万穴/hm~2,单粒精播最佳密度也为(21.0~22.5)万穴/hm~2,最佳种植方式是垄作覆膜栽培。  相似文献   

3.
以高油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播、麦套期播和麦后夏直播3种播种期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荚果产量随播种期的变化趋势是春播>麦套期播>夏直播,播种期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播种时间推迟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荚果产量有一定差异,在12万~21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荚果产量增加,而密度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试验,冀花4号适宜春播和麦套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4.
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花生起垄种植的最佳种植密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种植密度(15.0万、16.5万、18.0万、19.5万、21.0万穴/hm~2)处理,研究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1.0万穴/hm~2处理产量最高,为5 225.8 kg/hm~2,其次为19.5万穴/hm~2的处理,产量为5 192.8 kg/hm~2;种植密度超过一定密度(19.5万穴/hm~2)后,增产效果不显著。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籽仁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针对豫南地区主栽花生品种远杂9102,起垄种植的适宜密度为19.5万~21.0万穴/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单粒精播模式下密度对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铁引花1 号’和‘唐A825’为试验材料,设置7.5 万穴/hm2、15 万穴/hm2、22.5 万穴/hm2、30 万穴/hm2、37.5 万穴/hm2、18 万穴/hm2(对照)6 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单播条件下适当密植有利用花生产量的提高,大粒型‘铁引花1 号’在15 万株/hm2时产量最佳,比对照增产15.8%。中小粒型‘唐A825’在22.5 万株/hm2时产量最佳,比对照增产26.5%。生育前期密度对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生育后期群体产量、最大阶段积累量、最大日积累量、叶、茎、柄的干物质积累量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峰值变化,单株的干物质积累量、输出率、贡献率等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单粒播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合理的单粒播种模式,采取裂区设计,研究单、双粒播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粒播种单株生产力和单株结果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饱果率和出仁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双粒播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密度间花生荚果产量差异显著,单、双粒播种均在22.5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 991.5、6 758.4 kg/hm2,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商花4号单粒播种+22.50万穴/hm2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最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庄浪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试验观察了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冬小麦不同栽培密度的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基本苗、冬前苗、总茎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增加的趋势。当密度为行距18 cm,穴数45.0万穴/hm2时产量最高,为5 833.3 kg/hm2,进一步解析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种植穴数为47.2万穴/hm2,最佳行距为16.9 ...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丹参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探索丹参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丹参单株根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畦作条件下,以每亩种植11 000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是春马铃薯主产区,传统种植密度在6.00万穴/hm2以上,为研究抗旱耐寒抗病新品种青薯9号在该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在喜德县高海拔地区以青薯9号脱毒原种为材料,进行4个不同播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25万~7.50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青薯9号的出苗率、株高、病株率差异不显著,而单穴块茎重、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5.25万穴/hm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综合考虑,四川高海拔地区青薯9号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0.
探究白城地区甜荞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个种植密度和5个施肥量2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主茎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分枝数在低种植密度75万株/hm2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株粒数、株粒重和千粒重在M1(7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在无施肥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施肥量400 kg/hm2时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各处理间分枝数无显著的变化。综上,白城地区甜荞最适种植密度为12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盐粳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茎蘖动态、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供试品种的始穗期逐渐提前;每穴有效穗数逐渐下降,每亩有效穗数缓慢增加;密度对千粒重影响较轻,对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随之减少;栽插1.5万穴/亩的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吉林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8个玉米品种,在5个种植密度下,即每公顷3.0万株、4.5万株、6.0万株、7.5万株、9.0万株,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容重变化因品种而异,在稀植3.0万株/hm2条件下,子粒容重较高密度条件下有降低趋势;种植密度增加子粒体积缩小,不同品种子粒体积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的程度不同;随种植密度增加,子粒充实度降低(吉单79),个别品种子粒充实度反而有增大的趋势(吉单27),随密度增加子粒充实度变化情况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天水市秦州区进行的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穴播栽培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耗水量呈直线增加;密度为34.8万穴/hm2时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5.99 kg/(hm2·mm);每穴播10粒,穴距为12 cm,行距为16~20 cm,即密度为41.67万~52.08万穴/hm2时,既能实现高产,又能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亩插0.7万~1.3万穴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且亩插1.3万穴时产量最高,亩插1.1万穴次之,与亩插0.9万穴(对照)产量差异显著;当亩插植超过1.3万穴时,产量大幅下降。分析得出优质香稻川优6203在南郑地区中上等肥力田获得高产的最佳插植密度为每亩1.3万穴。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比一穴单株种植的玉米单产高,高出的产量范围为333.3~1 428.6 kg/hm2,高出的百分比范围为3.4%~42.4%。对于一穴双株玉米种植模式,在7.5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即行距为70 cm×70 cm,穴距为32 cm时,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单产达到最高值11 285.7 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出单粒精播条件下花生最适种植密度,为新疆绿洲农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在机收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9个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农艺性状指标对花生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表现不同.其中,主茎高、侧枝长、果数、仁数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仁长、仁宽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出仁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则为先增加后减少,但各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在7.5万~18.0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种植密度大于18.0万穴/hm2时产量开始下降.[结论]在新疆膜下滴灌条件下,"花育25号"单粒精播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87-490
为探求杂交谷子高产合理的种植密度组合,对张杂谷5号单位面积不同播种穴数、不同留苗数的密度组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播种穴数或留苗数均能提高产量,但密度组合在15万穴下产量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时增加密度已不能提高产量,在低密度组合下,杂交谷子能通过自身调节提高分蘖、单穗籽粒质量、千粒质量,稳定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因为高密度下杂交谷子生物产量增加、经济系数降低,导致籽粒产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耗水量不断增加,说明杂交谷子适当稀植才能达到节水、高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一二级马铃薯良种扩繁补贴项目实施以来,马铃薯产量逐年增加,平均产量在1500~2000kg左右。项目实施以前亩产量低而不稳,徘徊在1000~1200kg之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几项措施:(1)增加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原来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300~1800株,但增加密度会给我们的商品率带来下降,出现产品的卖难问题,因此在原来种植密度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加500~600株,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吉糯3和吉糯6两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5万株/公顷、4.5万株/公顷、5.5万株/公顷、6.5万株/公顷4个密度水平,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糯玉米产量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从中选出对于两个品种的最适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鲜穗籽粒重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总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并且提升很大,可见增加密度仍是玉米提升产量的主要途径;农艺性状中苞叶重、轴重、轴粗、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随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株高、穗位、茎粗、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上升;品质性状与密度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综合来看,两个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在4.5~5.4万株/公顷之间。吉糯3种植密度在4.5万株/公顷左右较合适;吉糯6在5万株/公顷左右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白菜型冬油菜全膜覆土穴播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冬油菜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3.30万穴/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2 109.38 kg/hm2。建立密度与产量间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方程求解得出理论最佳密度为34.35万穴/hm2,此密度下理论最高产量为2 095.4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