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灿  焦云德 《食用菌》2000,22(1):25-25
近年来,袋栽香菇育花菇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所用袋的大小及栽培技术各地不同,如福建省用小袋小棚单层培育花菇,其它地方多用大袋小棚培育花菇。实践表明,用小袋育菇后劲不足,优质菇少;大袋栽培灭菌难度大,成品率不稳,营养不能充分转化,浪费原材料。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双层中袋立体培育花菇技术,成品率平均达95%,最高达99%,产量稳定,优质菇率高,该项成果1998年12月通过洛阳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菌株:生产花菇以中低温型品种为宜,我区适宜秋栽品种以洛选一号、…  相似文献   

2.
吴中声 《食用菌》1998,20(1):31-32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是袋料香菇反季节栽培的新突破,可省去菇筒搭排、浸水出菇等工艺,节约劳力50%。覆土栽培具有降温、保湿功能,可充分调节香菇菌丝生长发育环境,增强菌丝活力,克服夏秋病虫危害。使用该技术反季节栽培的香菇,菇形圆正,盖厚柄粗而短,香气浓郁,口感甜脆,保鲜冰菇率高,市场竞争力强,比传统的竖式栽培法可提高经济效益30%以上。现将其要点总结如下: 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一般安排在11月制栽培种,1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接(?)制菌筒,此时气温低,接种成活率高,只要注意保温通气,成品率可达90%以上。品种应选中温型与中温偏高型的菌株,如Cr04、Cr20、Cr087、L26等。这类菌株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出菇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出口商品等级率高。 2 配料与装袋灭菌 配方为干杂木屑75.5%,麸皮17%,玉米粉4.5%,糖1%,石膏1.5%,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2%,活性炭0.1%,维生素B_2100片,含水量60%~65%,pH4.4~5.3。料袋选用15×60×0.055cm的低压聚乙烯袋。用装袋机装袋时要装紧实,轻拿轻放,扎紧袋口。菌袋上灶灭菌时,灶温在4  相似文献   

3.
赵斌清  杨敏 《食用菌》1999,(2):29-29
大袋立体法栽培代料香菇,是我省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采用该项技术,产品花菇率高,经济效益好.我们于1994年引进该项技术,并根据我区气候特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近两年多点示范推广的近50万袋结果来看,每袋投干料2kg,一般可获利润5~8元,高的超过近10元,每间房可投干料1t,培菌500袋,室外搭棚出菇,收益多在3000元以上.实施该项技术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阮时珍  宋勇 《食用菌》1996,18(6):23-23
近几年来,代料香菇在全省发展较快,产量虽成倍增加,但质量却不尽人意,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了菇农种菇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所从1992年开始筛选花菇品种和培育花菇技术研究,现将其技术简报如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 代料栽培花菇一般采用中温型和中温偏低温型品种,如9305、9396、9335、939、9015、9135等菌株,菌丝在适温条件下培养160~200天达生理成熟,一般按常规选在3~4月份制袋,低海拔制袋接种可以适当推迟15~20天,如不同品种和菌龄的栽培时间安排,菌丝生长发育期间要用铁钉扎孔供氧,菌丝正常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加强菌筒越夏管理,防止高温“烧菌”。正常是以最适宜出菇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扣去菌龄天数为最适宜生产期。  相似文献   

5.
魏银初  郭中义 《食用菌》2000,22(1):30-31
黄背木耳在我国栽培比较广泛,有段木栽培和袋料 栽培两种方法,袋料栽培出耳快,生长周期短,还可节省 大量的林木资源,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我们根据当地 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状况,通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适合 于北方生产的大袋立体高产新模式。所谓大袋,是用折 径22~25cm、长45~50cm,每袋装干料2.5kg,这种大 袋是根据北方气候干燥而设计的,能够达到保温、保暧、 养分集中的效果。立体栽培主要是便于利用光、热、气、 空间等自然条件,有利于分户种植,发展庭院经济。 1季节安排 10月制母种,10~12月制原…  相似文献   

6.
包著勤 《食用菌》2003,25(6):28-28
我省发展花菇已有多年的历史。花菇菇峰期一般都集中在每年11月份以后,而9-10月份鲜花菇货源紧缺,价格看好。因此,发挥高山区的气候优势,使花菇提前出菇上市,以创造人无我有的市场优势,对提高种菇效益,有着特殊意义。现将提前出花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栽培场选择与季节安排 生产早花菇的场地应选择在海  相似文献   

7.
1 菌种选择 选择福建引进的“2796”品种,该品种适合新疆的气候,抗逆性强,菇形适中,产量高,品质较好。2 栽培季节 一年可栽培两茬,北郊地区可将出菇期安排在春季、秋冬季,春季2月上旬堆料,3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7月初出菇;秋季种植8月初堆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推广使用的大袋立体栽培香菇法,由于养分充足,贮水量大,在北方秋末至早春的干燥气候环境中,采取小棚、强光、排湿等育菇措施,表现出产量高、花菇率达80%(其中明花菇可达30%)等优势.因此,该技术目前正从豫南的泌阳、西峡、桐柏为中心向河南省内外辐射,泌阳、西峡已形成以香菇产销为主,客商云集、多业兴旺的新局面.然而由于老区的连作和新区的技术跟不上等因素,发菌成品率前者不断下降,后者很不稳定,降低了最终的经济效益.为解决发菌期污染率高的难题,笔者从1996年开始与协作者联合推广接种后外套袋及一些非常规的技术措施,取得成品率95%以上的效果,并迅速推广到兄弟县、市的香菇产区,获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料袋灭菌及搬运防杂 大袋栽培系指区别于古田模式(17×55cm袋),采用24×55cm的厚袋(每千克  相似文献   

9.
花菇是香菇的高档次优质产品。泌阳县经过多年实践 ,通过大袋小棚立体的方式 ,提早栽培期、增加培养基、调高pH值、拉大碳氮比、袋内转色、带袋出菇、人为创造小气候 ,使优质花菇产出率达 80 %左右 ,优质产品率达 90 % ,生物学转化率达到 95 %以上。形成了独创的“泌阳模式”。  相似文献   

10.
香菇南花103为福建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中低温型迟熟菌株。浙江庆元县官塘乡横坑村部分农户于2000年起开始使用,进行花菇栽培。其出菇时间比花菇品种135略早,菇形大肉厚,菇柄短小,易形成花菇。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金枝  郭仲朴  刘瑾 《食用菌》2009,31(5):55-56
1 栽培季节及栽培菌株 茶薪菇在天津地区一般都是春秋两季制菌袋,春季在3—4月、秋季在9-10月,每袋装干料0.3-0.35kg,含水量60%~65%,发菌期40-50d,后熟期10d左右,栽培期为1~2个年度。立式出菇,每棚(面积为667m2)摆放出菇袋5万袋,一般每袋可产鲜菇200-250g,生物学转化率60%-70%。  相似文献   

12.
一、菌种的选择:经试验,浙江常山99号品种,具有出菇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较适合于袋式栽培。二、材料:栽培材料采用棉籽壳、甜菜丝、木屑等。配方:棉籽壳68%,木屑20%麦麸15%,糖、石膏各1%;甜菜丝63%,木屑15%,麦麸20%,糖、石膏、过磷酸钙各1%,含水量70%,pH值5-4.5。三、装袋灭菌:将料拌匀,含水量65-70%。采用长33厘米、宽12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袋装干料200克,袋二  相似文献   

13.
花菇培育有新方法首先,在从选育适宜代料栽培的优质高产菌种着手,实现提高香菇产量、质量和花菇产出率。其次,改用传统的生料装袋灭菌为发酵装袋灭菌,提高菌袋成品率。另采用脱袋覆土、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措施,刺激花菇大...  相似文献   

14.
熟料瓶、袋栽金针菇在我国已有大面积推广,但用发酵料栽培金针菇在国内还很少见。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用发酵料箱式栽培金针菇,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管理方便、出菇率较高等优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本文主要介绍其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择及季节安排 选通风较好的房子做栽培室,在菇房里撒少量石灰粉和喷0.5%的敌敌畏杀菌驱虫。栽培季节,根据当地气温,在适宜的头潮出菇期向前推移35~45天。通过试验和资料介绍,我地区金针菇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到12月中旬,苏北地区以10月中上旬最为适宜,苏南地区可适当推迟。 (二)品种的选择 通过对引进的一些菌株的菌丝生长、栽培特性、经济性状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杂交19号和三明1号产量高品质好。其特点是:菌丝灰白色,生长快,粉孢子少,抗逆性强,出菇整齐,菇盖不易开伞,色泽较浅等特点。 (三)材料的准备 箱栽金针菇的培养料可选用以下配方;①棉子壳95%,石膏1%,糖1.5%,尿素0.5%,石灰2%;②棉子壳77%,麸皮或米糠20%,石膏1%,石  相似文献   

15.
栽培香菇用双棚法催蕾育花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菇的生长过程中,菇蕾的形成,幼菇的生长和花菇的培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如果在同一个棚内进行管理,会出现以下情况:①菇蕾形成迟缓;②幼菇死亡;③畸形菇较多,且花度较差。为了提高幼菇的成活率,培育出高产优质花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6年冬在泌阳大袋立体栽培香菇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棚催蕾育花菇技术探索,双菇棚催蕾育花菇,即催蕾和育花菇分棚进行,若只有一个菇棚的可在中间隔成两个菇棚。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栽培,效果甚佳。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催蕾 当菌袋经过60~80天的发菌及转色管理,有1/3以上的瘤状物逐渐隆起,转色在1/2以上的菌袋上大量出现黄棕色的分泌物时,说明菌丝生理基本成熟,营养已高度集中,应及时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条件,让其变温出菇。 1.1 浸水 菌袋在发菌和转色过程中要消耗一  相似文献   

16.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遇到恶劣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畸形菇。明花菇被称谓花菇中的珍品,是它在气温3~18℃的初冬或初春季节生成。笔者根据我国中原气候,从霜降到第二年春天的谷雨季节,用立体大棚袋栽香菇的模式,在平均气温8~18℃的晴朗天气条件下,探索出几种催育花菇方法,现将其中的同步催花技术作一介绍,供读者参考。1选蕾上架 选择已经显出黄豆粒大小菇蕾的菌袋,每袋间隔15cm左右摆上出菇棚。有菇蕾的袋面向上,只保留上面和左右两侧的菇蕾,用按压或剃除的方法,清除袋底部菇蕾,防止生成畸形菇,消耗菌袋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泰岭山脉以南和淮河流域的交叉地带,尤其豫西、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香菇小棚大袋立体培育花菇工艺,全力培育花菇,极大地提高了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仅河南泌阳,浙川等县已有4000万袋规模,产值近7亿元。由于此工艺不脱袋,故其菌袋转色管理与原脱袋转色出菇的管理有所差异,笔者对此工艺的转色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供试材料 选用同一批栽培(原料、菌种一致)。基本同时长满的菌袋参与试验。生产用香菇菌种为L856。原料配方:桦栎木锯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  相似文献   

18.
袁荣金 《食用菌》2000,22(5):32-33
花菇是香菇之上品,肉厚柄短质地脆嫩,香味浓郁,素来被誉称为 山珍之冠 "。随着市场的需求逐步变化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工育花菇应运而生,其鲜品市场售价高出普通厚菇的 3~ 5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为此,我站结合本地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利用香菇覆土机制原理,采用埋筒处理菌棒的方式,创造花菇生长的低温低湿环境条件,近年来埋地育花菇初具规模,给广大菇农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埋地育花菇制栽培袋与常规袋栽法基本类似,只是出菇管理阶段有所差别。现将我站两年来试种埋地育花菇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 菌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古田竹荪生产一般是采用室外畦床栽培,菌株是高温型棘托竹荪,接种后在畦床生长1~2年,而每年出菇只有6~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阶段的空场地,近几年来我所进行了在竹荪畦套种猴头菇立体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收成,每亩地可种植竹荪400m~2,收干荪80~90kg,套种猴头菇8000多袋,产干菇350kg,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为春秋两季,套种在竹荪畦上的猴头菇栽培季节,应选在秋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以前,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接种好的  相似文献   

20.
单季晚稻套种平菇,是一项充分利用已长到封行抽穗后的水稻田的小气候环境,温度适宜,湿度足,能遮阳保湿来栽培食用菌的生态工程,1992年我县进行试栽,取得了成效,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茬口安排与田块设计 水稻宜选择抗倒伏,株身高、秆粗,并抗稻飞虱的品种。水稻的播种期在5月26日左右,移栽期6月下旬,密度为两颗稻间能放入17×33cm栽培袋即可,间隔几颗,留出一条30cm以上的走道,供采菇用,并挖好围沟。平菇栽培种制作在8月初,发菌期20~25天,9月初移入稻田进行出菇。 (二)平菇菌袋的制作 ①配方:棉于壳93%,石膏粉2%,过磷酸钙1.9%,多菌灵0.1%,石灰3%。含水量63%~65%,每袋干料重约400~500g。②堆料: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曝晒2天,杀灭害虫和杂菌,然后按上述配方将原料混合均匀,用石灰水调整pH8~8.5,料水比1:1.4,再做成宽1.5m、高1m、长不限的堆,上覆草帘,如遇雨天加盖薄膜,防止雨水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