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瑛  林海芳 《食用菌》2000,22(5):31-31
覆土袋栽香菇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誉称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特佳,产量极高,高温易出菇,管理极省工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较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 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高温型,菇大圆正,肉厚实,柄中生,产量高,盛产优质夏秋菇,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1 2~ 2月;覆土转色,3~ 4月;出菇管理,5~ 1 2月。3 菌筒制作 ①备…  相似文献   

2.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袋栽香菇模式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 ,具有菇形佳 ,产量高 ,高温易出菇 ,管理省工等优点 ,是目前最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 ,盛产优质夏秋菇 ,经济效益更高 ,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温型极高 ,菇体大 ,菇肉厚实 ,菇柄中生 ,菇形圆整 ,产量高 ,盛产优质夏秋菇 ,极适宜保鲜 (或干制 )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 :12月~ 2月 ;覆土转色 :3月…  相似文献   

3.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4.
香菇栽培,历来采用阔叶树杂木屑作培养主料,但这样会使菌林矛盾突出,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笔者利用稻谷壳作主料栽香菇获得成功,为谷壳资源的再利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捷径,如再覆土反季节栽培,其经济效益将会成倍增长。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季节安排我地属低海拔地带,可在12月至次年3月下旬制菌袋,由此往前即可推算扩制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时间。常规制种约3个月左右。出菇期可安排在4月下旬至9月分期分批进行。此时期正好是菇类淡季,经济效益好。2菌株选择反季节栽培香菇出菇期在4月下旬至9月,所以宜选择中温或…  相似文献   

5.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6.
兰巧玲 《食用菌》2000,22(6):21-22
上杭县地处福建西部,近年来反季节木屑袋栽香菇技术已在全县普及推广,缓解菌林矛盾。湖洋乡引进了反季节野草地栽香菇技术,共栽20万袋并取得了成功。该技术可省去菇筒搭排、浸水出菇等工艺,用野草代替木屑,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森林资源,且朵形好,肉质鲜脆,香味浓,6~9月上市,价格高,收益大。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一般在11月中旬制栽培种,次年1~3月制栽培袋接种,6~9月下田出菇。品种应选中偏高温型Cr04、L26,这类菌株出菇温度范围较广,适合野草栽培,产量高,抗病力强,鲜菇出口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7.
通常反季节高温菇只能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才能生产。低海拔覆土袋料香菇反季节栽培是一种栽培新模式,200米以下的地区在高温炎热的夏季也能出菇。覆土可起降温、保湿作用,夏季可降温5~7℃,能改善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环境,增强菌丝活力,创造出菇条件,产出的香菇菇形圆正,柄短,含水量低,便于储藏运输。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镇海拔153米,此地所产香菇连续三次被浙江省农博会评为金奖产品。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季节安排和品种选择栽培季节的安排应根据不同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海拔在200米以下的一般宜在12月至翌年2月制棒,700米以上1~3月份制棒,并结合当地小气候选择时机。若过早制袋,气温低,菌丝生长慢,菌筒长不好;过迟,则制袋时气温高,容易烧菌,而且头潮菇很难出好。选择高温型菌株,缙云县以931菌株为主。该品种出菇温度为15~30℃,子实体中等大小,菇形圆正,出菇多,产量高。2菌筒制作2.1配方①杂木屑77%,麸皮20%,石膏粉2%,糖1%;②杂木屑72%,麸皮20%,益菇粉7%,糖1%。栽培材料一定要优质无霉变,木屑选用木质坚硬的树种,刨花可添加1/3左右。配方中的益菇粉能起保肥缓释、保水、增加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陈君伟  陈作毅 《食用菌》2001,23(1):17-17
竹屑营养成分与木屑相似,是栽培香菇的好原料,竹子自然繁殖,生长快,质地坚硬,利用竹加工厂的下脚料来栽培香菇,对缓解菌林矛盾、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竹屑难免含有尖刺状物,易刺破菌袋,原香菇熟料栽培工艺,培养料装袋后需经高温湿热灭菌,因破袋造成污染率高,而使竹屑无法被利用作香菇的培养料。笔者应用生料灵拌入竹屑、麸皮培养料中,杀灭培养料中的各种杂菌,接入香菇菌丝后,在适温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正常转色、出菇。1 袋 栽①菌株:香菇Cr04,福建三明真菌所提供。②配方:竹屑79%,麸皮20%,石…  相似文献   

9.
竹屑半覆土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化县治平乡菇农利用当地竹制品加工的下脚料———竹屑作培养料 ,半覆土栽培反季节香菇 ,出菇散生 ,菇质致密脆嫩 ,口感较好 ,产量与杂木屑栽培相当。因此 ,竹屑完全可取代杂木屑用于香菇生产。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竹屑质地坚硬 ,制成菌筒后  相似文献   

10.
李灿  任文彦 《食用菌》1998,20(1):32-33
香菇大袋立体栽培是洛阳市扶贫攻坚项目之一。代料立体栽培花菇具有节约土地、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优点。大袋栽培由于养分充足,可人为调节小气候,易出花菇,袋产干花菇100~150g,朵大肉厚,与段木栽培相比外观质量不相上下。另还能出板菇50~1OOg,效益可观。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品种选择:选择中温L26,中低温087,856等发菌期短,生理成熟早,能边转色边出菇的品种。②季节安排:秋季栽培常与农忙相矛盾,应提早栽培,重点突出早字。6月上旬制母种,6月中旬制原种,7月下旬制栽培种,9月初开始栽培,1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 2 拌料装袋灭菌 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袋,厚5~6dmm,宽22~24cm,长57~58cm,每袋装干料1.5~2kg。培养料配方:木屑80%,麸皮20%,另加石膏1.5%,石灰0.2%~0.3%,pH(?)~8,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缝中有水迹,但不下滴为宜。料袋灭菌是大袋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灭菌操作要坚持攻头、保尾、控中间的原则,要保证6小时升到100℃,开始时  相似文献   

11.
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场地选择、菇棚建造、优良菌株选用、菌袋制作、出菇管理、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为北方地区夏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1茬口安排 水果玉米在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11月下旬出菇。  相似文献   

13.
一、茬口安排水果玉米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出菇。二、模式栽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4.
蘑菇覆土栽培已家喻户晓,而香菇覆土栽培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我站从1992年至1994年进行了香菇覆土栽培试验,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方法是可行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供试菌种 8001、苏香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经转管即用于制作原种,原料以木屑为主,菌龄45天时制菌袋。 (二)制作菌袋 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60%,棉子壳30%,麸皮8%,糖、石膏各1%。袋规格17×45cm,常压灭菌,采用塑料套环两头接种,报纸封口。在适温下发菌60天,菌丝发满袋后,再过10天左右即可脱袋覆土。  相似文献   

15.
林佩瑛  林晖 《食用菌》2000,22(4):31-31
层架栽培香菇虽花菇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但管理费工、产量低、菇形差,难以进一步推广。为此,我们研究所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覆土袋栽花菇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的科技项目,通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覆土袋栽花菇新模式简介如下:1选用良种 通过10个香菇菌株两年的覆土袋栽花菇品比试验,筛选出939、9015、沪农1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选育的段木香菇良种)三个菌株表现突出,其中939为最优菌株,该菌株中温偏低,菌丝生长极旺盛,出菇较早,菇体大,菇肉厚实,菇形圆正,产量高,花菇率也高,可作当家品种,缺点…  相似文献   

16.
袋栽香菇,一般在秋季进行,近几年我省又推广春栽(即反季节栽培),提高了菇棚利用率和延长了供菇时间,但有的菇农对春菇生长习性还不熟悉,导致减产少收。现将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的要诀介绍如下: (一)适当安排种菌时间 春栽香菇季节性很强,若菌筒制作排场过早,菌筒遇低温难以转色,表面会形成偏厚的“人造树皮”;若菌筒制作太迟,气温升高,接近或超过出菇的上界温度,菌筒转色深褐,会匆匆出菇  相似文献   

17.
袋栽黑木耳的培养料来源广泛,各地都可就地取料选用。浙江省武义县为产粮区,稻草十分丰富,近年来,我们重点研究了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总结如下。(1)稻草准备取中稻稻草晒干粉碎,长度1~1.5厘米,贮藏待用。(2)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6℃及中稻草收割期当地的气候条件,武义县栽培安排8月下旬~10中旬为制袋期,11月中旬到翌年5月为出菇采摘期。(3)栽培品种58、916、139。(4)培养料配制稻草39,木屑38,砻糠10,麸皮10,碳酸钙1,石灰1,精料1。培养料配制注意事项:①稻草、木屑须预湿,前一天先将稻草用2的石灰水预湿,然后与木屑拌匀堆制。②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0左右,用15×55(厘米)香菇袋的菌棒重量控制在1.5千克左右,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匀不利于黑木耳发菌及出菇。(5)装袋与灭菌稻草栽培往往使用15×55(厘米)香菇菌袋。一是传统习惯及生产通用,便于操作,二是可装份量重一些。装料时,要注意松紧适当,太松菌袋易变形,菌料易脱壁;太紧则透气性较差,发菌期延长,菌丝抗性减弱。农户栽培黑木耳通常用蒸汽发生炉常压灭菌,每炉5000~7000袋,灭...  相似文献   

18.
阮时珍  宋勇 《食用菌》1996,18(6):23-23
近几年来,代料香菇在全省发展较快,产量虽成倍增加,但质量却不尽人意,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了菇农种菇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所从1992年开始筛选花菇品种和培育花菇技术研究,现将其技术简报如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 代料栽培花菇一般采用中温型和中温偏低温型品种,如9305、9396、9335、939、9015、9135等菌株,菌丝在适温条件下培养160~200天达生理成熟,一般按常规选在3~4月份制袋,低海拔制袋接种可以适当推迟15~20天,如不同品种和菌龄的栽培时间安排,菌丝生长发育期间要用铁钉扎孔供氧,菌丝正常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加强菌筒越夏管理,防止高温“烧菌”。正常是以最适宜出菇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扣去菌龄天数为最适宜生产期。  相似文献   

19.
花菇培育有新方法首先,在从选育适宜代料栽培的优质高产菌种着手,实现提高香菇产量、质量和花菇产出率。其次,改用传统的生料装袋灭菌为发酵装袋灭菌,提高菌袋成品率。另采用脱袋覆土、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措施,刺激花菇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