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本地的土壤气候条件 ,在武运粳 8号高产栽培中 ,选择合理的栽插密度 ,适期适量施用磷钾肥 ,有利于适时够苗 ,减少无效分蘖 ,控制高峰苗 ,提高成穗率 ;有利于改善中后期群体条件 ,培育壮秆大穗 ,提高抗逆性 ,增加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生产量 ,协调库源关系 ;是构造武运粳 8号高产群体的重要条件和有效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
3.
磷钾肥运筹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有效增加基本苗和促进冬前分蘖,合理氮磷钾配比能增加有效穗、穗粒数,而且还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试验中处理3每hm2施纯N 225kg、P2O5120kg、K2O 78kg的处理其每667m2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施肥组合是本试验中最适合沿淮中低产田小麦栽培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4.
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与直播稻产量,产量结构,各项群体质量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对直播稻中,后期群体质量,乃至产量都具有显著影响,适当降低直播稻种密度有利于优群全结构,增加后期光合面积,提高光合积累,从而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2015,(8)
[目的]解决丘陵地区甘薯栽插密度过稀(37 500~40 500株/hm2)的问题。[方法]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济薯21和鲜食型甘薯品种济薯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栽插密度对甘薯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济薯21和济薯22号叶面积系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密度在全生育期呈单峰曲线,40~80 d为快速上升期,80 d左右为最高峰,随后开始缓慢下降;随密度的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下降,两个品种的单株叶数、分枝数、蔓长、茎叶干鲜重呈下降趋势,当密度超过75 000株/hm2时,产量显著降低。品种间最适栽植密度存在差异,济薯21最适栽植密度为45 000~60 000株/hm2,济薯22号最适栽植密度为60 000~75 000株/hm2。[结论]适宜的密度可产生合理的群体结构,较好协调甘薯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生长的关系,可以获得高产。品种间最适栽插密度存在差异,在确定品种栽插密度时,应综合考虑基因型、环境、地力、栽插期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粳稻分蘖穗率与苗质,秧苗密度和群体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中粳稻不同分蘖穗率群体与秧苗素质、秧苗密度、茎蘖动态、齐穗期群体质量和稻谷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分蘖穗率与秧苗密度。大田穴苗和最高茎蘖数呈显著负相关,一苗质、分成穗率和齐期的比叶重、粒叶比等群体质量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大田分蘖穗率显著提高穗谷重、谷草比、经济系数和经济产量。在保持秧大田比一致的条件下,培育稀播壮秧,减少大田穴苗数,提高分蘖穗率,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是水稻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密度和氮肥运筹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烟农19和西农979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3种密度和3种氮肥基追比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量≥9000 kg·hm-2中,烟农19成熟期有2个处理茎蘖数分别达621.71×104hm2和650.66×104hm2,成穗率分别为39.53%和41.73%,灌浆末期的LAI分别达0.95和1.13,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分别为16 925.37和17 419.75 kg·hm-2;西农979成熟期的茎蘖数达647.76×104hm2,成穗率为43.49%,灌浆末期的LAI达1.11,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为18 937.85 kg·hm-2.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不同氮肥运筹与抛栽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秧抛栽在低氮和高氮施肥条件下,抛栽不同的基本苗,对群体质量的影响较大,抛栽适宜的基本苗有利于优化群体,提高成穗率、粒叶比,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产量。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的肥水条件,确定合理的群体起点。在低肥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基本苗;在高产栽培下,应严格按照抛栽基本苗公式进行了确定,并适当增加肥料投入,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2002~2003年,以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氮肥运筹条件对扬麦9号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扬麦9号基本苗以15万左右最为适宜,过大或过小的基本苗都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生长后期过多、过迟施氮对扬9号没有增产效果,其中基肥:分蘖肥:追肥以7∶1.5∶1.5最为适宜,适宜的追肥时期在返青到拔节期间。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施肥和密度对一季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施氮量、施钾量及栽插密度对一季稻两优培九的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插密度为每公顷25万穴的条件下,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25kg/hm2左右,钾肥的用量应在285kg/hm2左右;为了保证足够的穗数,施氮量在每公顷225kg的条件下,总株数应在33万穴左右。同时就超高产水稻的源库关系及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