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作为拓宽科研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各高校中面向广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广泛开展。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生和教师对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反馈意见,剖析研究生学术论坛特色活动建设的理念、目标和有效形式,总结特色活动内容设置和组织管理的相关经验,探讨丰富和完善特色活动平台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级学院科研能力评价是推进学院科研能力建设,找准二级学院的生态位,开展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学院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专家意见,以某大学为例,对其学院科研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取权重前7位影响因素,建立了学院科研能力层次评价体系。通过确定各被评指标的权重集,对不同学院的科研经费、省级项目、科研论文、专任教师数量、本科生数量、博士研究生数量、硕士研究生数量综合评价,初步建立学院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学院的发展类型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3.
二级学院科研能力评价是推进学院科研能力建设,找准二级学院的生态位,开展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学院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专家意见,以某大学为例,对其学院科研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取权重前7位影响因素,建立了学院科研能力层次评价体系。通过确定各被评指标的权重集,对不同学院的科研经费、省级项目、科研论文、专任教师数量、本科生数量、博士研究生数量、硕士研究生数量综合评价,初步建立学院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学院的发展类型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是畜牧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对象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参与者,其创新能力是畜牧科学发展的核心。拓宽教学内容、编写完善研究生教材、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研究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设合理的学科体系、拓展研究方向、严把学位论文关、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创新是畜牧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博士研究生资助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执行,博士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促进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南京工业大学在调查和评估博士研究生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博士研究生发展型资助模式,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同时涵盖学业资助、心理资助、精神资助、能力资助等四个方面,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资助项目,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资助机会和更广、更高的资助平台,充分发挥了博士研究生资助"育人"和"发展"的价值,实现了博士研究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21世纪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发挥公共平台资源的优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研究生实验教学活动中。笔者在简单与复杂实验相结合、课内培养与课外计划相补充、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思考和总结,全面深化了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期全面提高动物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是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与科研试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农业院校实验动物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特点,分析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对策,为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实践及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围绕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以控制类研究生培养为例,借助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实践平台,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起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和启迪创新思维;科研反哺教学,构建船舶特色实践平台,坚持导师团队与研究生团队的良性互动,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科专业和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并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选题为论点,探讨影响选题的因素和选题的思维模式,从4个方面提出选题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以期为硕士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和选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引入科研能动性指标,注重科研成果的同时注重学生科研究投入与过程,强调学生科研主动性和努力性。从思想道德、科研与专业、实践活动、基本素养4个方面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量化相应指标,构建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以“实景+虚拟仿真”创新教学资源平台为依托,探索动物科学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生产场景搬到课堂,营造逼真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和实践探索。这些措施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以“实景+虚拟仿真”创新教学资源平台为依托,探索动物科学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生产场景搬到课堂,营造逼真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本科生动物实验技能的训练,以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结合澳大利亚高校教学方法,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相关专业实验动物技术课程进行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调整与改进,在教学理念方面强调“以学生本”,理论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以项目法结合教师科研以提高学生动物实验技能为目的,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旨在提高该校本科生动物实验技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宋鑫  徐杉 《草学》2021,(2):83-86
草坪学是园林专业的特色专业必修课之一,其主要讲授草坪生物学、草坪生态、草坪建植与养护的相关知识.根据本校园林专业的特点,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重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等举措,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开阔专业视野,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促进农科教一体化发展,关系到“三农”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甘肃农业大学与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10余年来紧密合作,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助科研、以实践育人才、以创新促成长,真正实现了农科合作科研、农教合作培训、科教合作教学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动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的科类基础课,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认同度,也关系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基于标准化建设和“两性一度”要求,动物学理论课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以高阶选择题和阅读提高题拓展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与养殖实践和兽医诊疗过程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公平、公正的平时成绩计量和评价体系;动物学实验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比超50%,以科研促教学,破解了低年级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难以跟踪前沿科研进展的难题。课程标准化和“两性一度”的高标准要求,促进了动物学课程教学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本着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的教学思路,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素质,即从设计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分析资料乃至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构建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路。同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及实施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临床生产常见病例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将《动物微生物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考核内容确定为显微镜操作技术与制片技术、细菌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病毒分离鉴定技术和试验设计与创新能力;考核模式采用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期培养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