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虫棉棉田中黑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阳棉区,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后,由于减少了棉田农药化防次数,原属兼治对象的中黑盲蝽象上升为主要害虫,在大发生年份,百株虫量高达500多头,尤其多雨年份,因防治失时,中黑盲蝽象为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不亚于棉铃虫灾害发生年代.近年来,作者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仅就Bt棉田中黑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常见的棉盲蝽有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4种,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河南省,棉盲蝽一年发生3~5代,其中棉田发生2~4代,以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为害棉花的嫩头、生长点、幼嫩花蕾及棉铃,造成破头、破叶、丛生枝、蕾铃大量脱落等。象,  相似文献   

3.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河北省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植棉区开展了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包括色板诱杀、性信息素、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生物农药应用等,并逐步构建了针对棉田绿盲蝽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该绿色防控技术对棉田绿盲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常规防治区相比,减药控害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绿盲蝽在鲁西北麦套棉区1年发生4~5代,以卵在棉田周边杨树上越冬,8月下旬是绿盲蝽在棉田中发生的高峰期;对绿盲蝽的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东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绿盲蝽在山东茶区发生量小,危害轻,无需单独防治。1997年我们对全省茶树害虫发生情况进行普查时,发现绿盲蝽在每个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受害较重的东港区发生面积已占茶园总面积的41%,莒南县为39%,青岛市为31%,发生较轻的潍坊市为28%。特别是2004年,绿盲蝽已在全省茶园普遍发生,危害加重。绿盲蝽已成为山东茶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针危害棉花及其它植物,是近年来棉田主要害虫之一。一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二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心叶及幼蕾;三代、四代盲蝽象主要危害幼蕾、幼铃和成铃。  相似文献   

7.
山西芮城县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芮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应用,棉铃虫防治强度和防治成本都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使得原来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棉蚜、棉盲蝽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笔者调查,2000年以来,连续几年,棉盲蝽在本县每年发生面积都在4666.7~6666.7hm^2,  相似文献   

8.
王玉堂 《江西棉花》2007,29(3):47-47
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山东记载有11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等4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邯郸市农业局植保站2004—2009年绿盲蝽监测资料,根据绿盲蝽不同代次的发生量和盛期,按照《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规定标准进行邯郸绿盲蝽代次和发生程度级别划分,分析邯郸市绿盲蝽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利用2003—2009年邯郸市气象观测资料,选取绿盲蝽发生时期相关联的相近时段直至前一时段的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分别以月和旬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研究绿盲蝽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初步筛选,筛选出对绿盲蝽各代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然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选出对虫情影响显著的因子,针对每一代绿盲蝽发生程度和发生盛期组建了预报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绿盲蝽是近几年来青岛地区春季茶树上发生最严重的虫害,几乎所有茶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为害,为害严重的茶园,春茶减产近70%,茶叶品质明显下降。绿盲蝽是当前青岛茶区茶叶生产中必须防治的害虫,但大多数茶农由于防治不及时、不合理,虽不断重复用药,仍达不到防治效果,并造成茶叶农残超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棉花绿盲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棉田中的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棉蚜、盲蝽和烟粉虱,其中绿盲蝽为主要优势种.本文就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制定综合防治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棉田绿盲蝽诱集植物的筛选和作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绿盲蝽的几种主要寄主植物的田间效果比较,筛选出了对绿盲蝽有显著诱集效果的2种植物——油葵和绿豆,其中,油葵优于绿豆,并提出了诱集植物的适宜播期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邢光耀 《中国棉花》2013,40(5):22-23
 为有效控制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危害,开展了几种药剂混配对棉绿盲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从对绿盲蝽的最终防治效果上来看,以3%氟虫腈ME 1.00 mL·kg-1+5%啶虫脒EC 1.00 mL·kg-1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96.89%,并且与其他含有3%氟虫腈的处理差异不显著;且其对棉花的最终保蕾、保心效果最好,并且与其他含有3%氟虫腈的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对棉田绿盲蝽及其天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绿盲蝽及其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绿盲蝽在整个调查期间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小,说明其在时间维度上的种内竞争最激烈,龟纹瓢虫、小花蝽与草蛉类与绿盲蝽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均大于1,说明龟纹瓢虫、小花蝽与草蛉类对绿盲蝽的跟随及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于2000-2001年采用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盐城当地种植的常规棉品种“苏棉9号”与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问4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虫量消长动态及原因,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等4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Bt棉上的虫量接近甚至略高于常规棉品种,两个棉花品种间部份害虫虫量的差异还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滨海县地处黄海之滨的中部,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植棉面积达1.2万—1.3万hm^2。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0年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棉花用药量逐渐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数量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影响该县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其发生规律也有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若虫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绿盲蝽若虫在棉株上部分布最多,占调查总数的56.58%;棉株的不同部位以顶心分布最多,占总数的31.58%;其次为棉花蕾部,占27.63%.不同龄期的分布规律显示:低龄若虫主要分布在棉花中部的蕾和叶上,随着龄期的增大,逐步向棉花上部转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棉田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棉花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一种生物上升为优势种群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本文讨论了棉田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的演化进化机制,为棉田害虫治理提供预测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夏志刚 《中国棉花》2009,36(11):37-37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模式的多样化,棉铃虫、红铃虫的危害下降。由于抗虫棉对棉盲蝽不具有抗性,棉盲蝽已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严重危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