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疫苗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载体疫苗技术的发展促使产生了更多的疫苗设计新思路.沙门菌是一种肠道细菌,目前已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构建了许多种减毒株,如GID101、GID105、X4064、ZJⅢ、Ty800、X4632、X4550、X4072和X3730等,这些减毒株被突变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然而其基因型和血清型仍很稳定,所以人们常将其用作基因疫苗的表达载体或运送载体.现在已有许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减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被研制成功.文章对沙门菌的减毒方法,减毒沙门菌的免疫机理以及其用途和作为疫苗载体的优缺点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鸡接种不同剂量的SL8132、SL8786、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测定其致病力与免疫效果,检测了诱导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原菌SL8132、SL8786接种后连续观察雏鸡10d,不同剂量组的感染均未引起死亡.接种后7周,肝脏、脾脏中已没有菌落,粪便中仅有极少量的菌落.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在完成抗原呈递后即被鸡体免疫系统所清除,未发现雏鸡出现明显毒副作用.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疫苗诱导的抗-HBs动态检测发现,抗-HBs在免疫后水平逐渐升高,到第8周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原菌SL8132与SL8786与重组菌株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采自山东的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卵囊做毒性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攻虫剂量兔斯氏艾美耳球虫对不同月龄兔的毒害作用。同时,研究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抗体的最适反应条件和在毒理学实验中的应用,并对攻虫后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做详细的比较。对兔斯氏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研究发现成年兔感染兔斯氏艾美耳球虫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幼兔感染时则较为严重;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宿主吞食的卵囊数增加,随之疾病的严重性也增加;从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情况来看,Ⅰ,Ⅱ,Ⅲ,Ⅳ,Ⅴ组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空白对照Ⅵ组,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抗体水平也明显增高。本试验结果为兔斯氏艾美耳球虫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5):98-102
为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的入侵及免疫机制,从基于Gateway技术构建的孢子化卵囊c DNA原核表达文库中扩增出了微线蛋白5(MIC5)部分基因序列,融合表达、纯化了相应的GST-MIC5蛋白多肽,并对该融合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MIC5基因部分序列长552 bp,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大小约46 ku的融合蛋白,与预测相符;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目的蛋白含3个由半胱氨酸序列构成的Apple结构域,揭示其与虫体黏附和入侵宿主细胞相关;诱导表达并纯化了与虫体黏附和入侵宿主细胞相关的MIC5部分蛋白。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斯氏艾美耳球虫MIC5蛋白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将携带鸡柔嫩艾芙耳球虫540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5401的减毒沙门氏菌ZJ111菌株(ZJ111/pcDNA3—5401)口服接种于3日龄非免疫鸡,2周后进行第2次接种。结果表明.利用该减毒沙门氏菌作为戴体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限制性酶切分析和PCR鉴定证实,体内试验和体外培养的重组质粒在受体菌ZJ111菌株内比较稳定。用ZJ111/pcDNA3—5401(10^4cfu)口服接种非免疫鸡.2周后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2周用柔嫩艾笑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攻击,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重组ZJ111/pcDNA3—5401菌既能诱导产生抗鸡柔嫩艾芙耳球虫抗体,也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水平(P〈0.05);其抗球虫指数为164.98。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为戴体传递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分离与孵化是进一步研究其生物特性、免疫原性的前提。本文就病料的处理、分离方法、孵化试剂选择及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保存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参考Gen Bank中收录的E.acervulina ADF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河北保定株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ADF基因。将扩增的ADF基因克隆至p 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蓝白斑法筛选出阳性重组子,提取阳性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对序列确证。将扩增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ADF,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用E.acervulina重组质粒p ET32a-ADF免疫雏鸡,观察其对雏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DF基因扩增产物为729 bp,与预期结果相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的ADF基因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6%。表达出的ADF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6 00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组质粒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外周血中Ig G及IL-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p ET32a-ADF质粒DNA能有效提高雏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发表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微线蛋白5(Micronemeprotein5,MIC-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EnMIC-5部分基因片段。将基因片段与pMD18-Tsimple载体连接,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EnMIC-5基因大小为1470bp,编码490个氨基酸。EnMIC-5与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EnMIC-5,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约57.5ku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可被鸡感染E.necatrix阳性血清识别。用重组蛋白免疫昆明鼠,一免后15d即可检测到相应抗体,且抗体在三免后40d仍维持较高水平,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61-465
建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为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兔的有效防治方法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2月龄普通级新西兰兔16只,分组单笼饲养。从自然感染的肝脏中收集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培养孢子化,孢子化的卵囊1.0×105个/mL,3mL孢子化卵囊口服感染新西兰兔,建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并对感染1个月后的新西兰兔的肝脏、十二指肠进行病理学观察比较。结果显示:斯氏艾美耳球虫对新西兰兔部分致病性观察发现,新西兰兔在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制约了其生长发育。形态学观察发现肝脏感染严重,表面布满白色结节,胆囊中胆汁浓稠,颜色呈金黄色,而十二指肠虽未感染球虫,却也有较显著的病变。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中存在大量斯氏艾美耳球虫,十二指肠中不存在球虫,但组织结构亦被破坏,十二指肠绒毛遭到严重破坏。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鹅源NDV分离株JS5F基因(约1700bp),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pVAX1-F经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出F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将pVAX1-F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F)。重组菌以109CFU/只的剂量2次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可以检测到特异性针对NDV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小肠粘膜抗体应答,SL7207(pVAX1-F)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SL7207(pVAX1)组(P<0.05)。将SL7207(pVAX1-F)以109CFU/只剂量口服免疫1日龄雏鸡,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SL7207(pVAX1-F)免疫组对鸡具有良好的保护率(77.27%),与空白对照组和SL7207(pVAX1)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系统在体内能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并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对NDV强毒攻击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提示该疫苗候选株对新城疫的控制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减毒沙门氏菌接种机体后,能够诱导自身及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免疫,是具有前景的重组疫苗。文章简要介绍了减毒沙门氏菌菌株及外源抗原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应答,重点讨论了提高外源基因在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和表达量这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表达的可行性。将编码人t-PA功能区的基因片段与鸡VLDLy组装前体apo-B100基因融合,定向克隆到荧光蛋白表达载体SV40启动子下游,构建pApo-tPA-GFP表达质粒。应用电转化法将pApo-tPA-GFP表达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阳性减毒沙门菌经翅下静脉注入鸡体内,分别于注射后第1、2、3、4、5周随机剖检试验用鸡,无菌取内脏器官,经组织细菌培养、RT-PCR检测各脏器中基因分布,涂片荧光镜检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均分离到沙门菌,PCR鉴定均为减毒沙门菌载体;RT-PCR检测在肝脏、脾脏、十二指肠中有目的基因存在;荧光检测在肝脏、脾脏中有荧光蛋白。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够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有效的转入到动物体内,这一方法有望为动物转基因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鸡体内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繁殖和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初步研究了cya和crp双基因突变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在鸡体内的繁殖和免疫反应。1、4或7日龄肉鸡分别经口感染10^8或10^9CFU减毒S.typhimurium X4550,接种后3—4周鸡体内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达到最高峰。4日龄口服10^9CFu组免疫效果最佳,但1日龄高剂量组表现增重降低及免疫抑制。28日龄每鸡口服攻击10^10CFU强毒S.typhimurium 50333,各免疫组保护率为100%。同时免疫鸡还能全部或部分阻止沙门氏菌在肝脏和脾脏的繁殖。接种后病毒S.typhimurium在泄殖腔的检出时间为4周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克隆出IBDV VP2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VP2。将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VP2)。进行重组菌VP2蛋白表达的鉴定;测定重组菌的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以及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菌表达的VP2蛋白能与鸡抗IB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在体内可稳定地定居于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作用;口服重组菌免疫小鼠,ELISA检测产生了抗IBDV抗体;中和试验表明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IBDV VP2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株X4550(pYA3341-VP2),为研究IBD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将PCR扩增获得的弓形虫SAGI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成pcDNA3-SAG1真核表达质粒,高压电转化入dam和PAOP基因双突变的减毒沙门氏菌(ZJ111株)中,并直接转染Vcro细胞,胰酶消化、收集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到30 ku左右的蛋白条带和印迹带.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将外源基因呈递给Vero细胞并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携带IBV DNA疫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免疫原性,本研究将携带有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M、N基因的pVAX1-S1、pVAX1-M和pVAX1-N重组质粒转入减毒沙门氏菌X4550株,构建IBV S1、M、N基因DNA质粒重组减毒沙门氏菌X4550疫苗株(X4550/pVAX1-S1,X4550/pVAX1-M,X4550/pVAX1-N),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重组质粒体外表达,SPF鸡经口服免疫,测定体内组织分布及稳定性、特异性IgG、IgA、CD4+和CD8+T细胞含量并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可在体外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重组减毒沙门氏菌X4550疫苗株可在肠、脾、肝、心、肾、肺6个组织中分布并稳定存在;特异性IgG,IgA、CD4+和CD8+T细胞显著升高(p0.01),用104EID50IBV M41株攻毒,保护率达到73%(11/15)。本研究为研制IBV基因减毒沙门氏菌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含GM-CSF基因与生长抑素(SS)的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GM-CSF/SS转入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选择40只22~24 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2~4组为试验组,分别用上述重组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鼠,2周后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研究pGM-CSF/SS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的安全性。同时通过体外传代,研究该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08、109CFU剂量口服小鼠,成活率达100%,而1010CFU剂量口服小鼠成活率降低至90%,腹泻率达50%。体外传10代和口服免疫4周后从小鼠肝脏和脾脏分离的减毒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法证实,减毒菌中的重组质粒在体外和侵入小鼠体内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质粒DNA在传10代以后,虽然每代的质粒DNA含量有些变化,但总体趋势基本是恒定的,第10代时,质粒DNA的含量与第1代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利用该减毒沙门菌作为载体传递pGM-CSF/SS DNA疫苗免疫小鼠具有相对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275-1279
为了探讨crp、cya、sipB、crp/cya、crp/sipB基因缺失株成为鼠伤寒沙门菌减毒候选活疫苗的可能性,对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缺失株的血清型仍和亲本菌株相同,其中crp、cya、crp/cya、crp/sipB与亲本菌株相比失去了利用麦芽糖、乳糖、山梨醇等碳源的能力,也不能分解H2S、半乳糖和鼠李糖,但仍保留了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通过口服方式把5株crp、cya、sipB、crp/cya、crp/sipB基因缺失株接种KM小鼠进行毒力测定和免疫保护性测定,结果它们的半数致死量比野生株的至少高700倍,双基因缺失株的毒力更弱,攻毒后crp、cya、sipB、crp/cya、crp/sipB基因缺失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0%,60.0%,50.0%,60.0%,60.0%。结果表明,crp基因缺失株可作为鼠伤寒沙门菌减毒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20.
Gnotobiotic chickens infected with Eimeria tenella (5 X 10(4) oocysts per bird) received an oral inoculation of 100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wo, four, six or eight days after coccidial infection at four days old. When S typhimurium was given two or four days after E tenella infection, S typhimurium counts in the caecal contents were similar to the counts in birds infected with S typhimurium alone. When S typhimurium was given six or eight days after E tenella infection, counts of the organism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with S typhimurium infection alone.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chickens positive for S typhimurium in the caecal contents, bile, liver and sple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