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由于对食用菌产量、效益和产品外观上的片面追求,食用菌的安全问题出现了令人担忧局面,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不安全事故。出口产品受到严格的检测。提出了建立安全生产体系规范的操作规程,这些基本措施有助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霞  余胜光 《食用菌》2008,30(2):38-3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总结出灰树花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面临着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区域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等方面的机遇,同样也面对着食用菌产品创新落后,营养功能开发不够以及食用菌产品的安全问题。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食用菌产业要加强以营养和功能为育种目标的食用菌新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食用菌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重视原生态食用菌生产和开发,提高产业发展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使得部分消费者对于食用菌产品的信心不足,导致食用菌产业承受了巨大经济损失,进而影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了提升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已是大势所趋。就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对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旨在引导相关主体加强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力度,推动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结果表明,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受到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执行力度的积极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食用菌产业年产量、人均GDP、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存在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浙江食用菌》2010,(2):28-28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迅速发展,据推测,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值2013年将达200亿元。根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专题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总量仅占全国年总产量的2.2%,占全球工厂化食用菌产品的10%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设备、技术、管理,还是在产品的品质上均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和其他主要食用菌产品出口国的食用菌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WMS)、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以及综合竞争力指数(CCI)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食用菌产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但目前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质量、品质、安全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决定的非价格竞争优势不明显。据此,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食用菌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为食用菌产品的快速消费提供了方便。但对电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还存在着欠缺,众多因素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商食用菌产品的消费,如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存在错乱现象、对食用菌产品电商市场所要求的准入门槛不高等因素,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基于电商对食用菌在销售的过程中,如何确保食用菌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多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王振河(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艺系辉县453600)1食用菌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常常被忽视,就现阶段我国食用菌生产状况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食用菌机械的应用及用电安全食用菌机械的应用在极大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相关标准,生产和加工食用菌产品已不再无章可循。食用菌产品是否绿色,是否符合国内、国际相关标准,直接影响到食用菌企业的产品销量及出口量,与其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已不仅仅是食用菌行业的热点话题,而且已成为共识。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现以滑菇为栽培对象,参照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介绍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了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发现近年来在占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出口份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中,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分析了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进出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在逐渐提高,大部分伙伴国处于对于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净进口的地位;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出口的食用菌种类通常为干制食用菌、块菌与干木耳等;我国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贸易总额很高,且呈上升趋势。通过HM指数对我国和沿线国家间相互贸易依赖程度进行计算,发现近年来,前十位贸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我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逐渐升高,表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的贸易逐渐加强。分析了我国在食用菌贸易方的劣势,针对质量问题与政策支持问题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农药残留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食用菌快速发展,食用菌病虫害时有发生,为控制农药残留量,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试验选择了16种农药,以喷施、覆土、拌土3种方式,在1000倍~3000倍的剂量下防治病虫害,检测试验地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内或国际限量标准,该研究结果为菇农进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出菇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建议进一步规范农药使用方法,完善产品质量标准,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杨慧 《中国食用菌》2020,(1):93-95,98
为了优化食用菌产品和销售管理,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企业成本管控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食用菌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成本的管控问题,给出了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优化的若干策略。对我国食用菌产品销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不管是生产总量,还是贸易总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食用菌贸易的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食用菌的产品结构特征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食用菌产品贸易发展及出口结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各项指标评价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旨在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飚  李鹏  李平 《食药用菌》2012,(3):139-143
介绍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并提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做大做强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5个对策: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注重资源的集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扶持龙头企业,提升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食用菌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合理高效流通;加强食用菌产业生态安全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我国食用菌产品标准的现状,并结合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了食用菌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呼吁制标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并尽快制定食用菌提取物标准,健全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提升食用菌提取物及其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量的逐年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逐渐受到重视。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将传统的平菇栽培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相结合,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从场地环境、菌种培养、出菇管理到采收,建立平菇有机栽培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平菇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概述食用菌生产装备发展历程为:初始开发、引进消化吸收、提升与发展、稳定调整与产品创新4个阶段。根据生产流程给出食用菌生产装备体系,总结我国食用菌生产装备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生产装备发展趋势将为多元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提出:食用菌生产装备与栽培工艺融合是提高食用菌生产装备水平、保障食用菌安全生产、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发展有机食用菌产业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世界贸易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有机食用菌业,生产有机食用菌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打破贸易技术性壁垒、稳定并扩大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重要举 ,也是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我国主要贸易国家食用菌进口扣留(召回)制度,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和2016年~2021年我国出口食用菌产品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扣留(召回)的情况及原因,以提出我国食用菌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分析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食用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系统讨论了食用菌电子商务的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利用电子商务解决食用菌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提高我国食用菌产品和企业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