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两种产自广东的粉孢牛肝菌(Tylopilus)——类铅紫粉孢牛肝菌(T.plumbeoviolaceoides)和花盖粉孢牛肝菌(GDGM27210)的子实体水提液和75%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两种牛肝菌的子实体水提液和75%乙醇提液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亚油酸自氧化和清除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的作用。其中水提液对抑制亚油酸自氧化作用效果较好,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95.74%和92.79%;而75%乙醇提取液对清除DPPH.效果较好,最大清除率分别可达86.68%和94.03%。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贵州省大型真菌资源,采用踏查和走访调查法对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收集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353个样品,成功鉴定出134个种,隶属于2门13纲23目48科74属,其中子囊菌门有8纲12目12科13属15种,占总数的11.19%;担子菌门有5纲11目36科61属119种,占总数的88.81%;主要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占比44.19%;竹林中较少,占比0.57%。优势科有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等9科,占总数的69.46%;优势属有乳菇属(Lactari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红菇属(Russula)等18属,占总数的66.88%;食药用菌占5.38%,食用菌占15.01%,毒菌占7.08%。研究结果为册亨县和望谟县食用菌产业品种选择和野生菌保护抚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五种牛肝菌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李荣春  陈严平 《中国食用菌》1999,18(3):15-17,19
本文研究了滇产牛肝菌属的5个常见种的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结果表明,(1)不同种牛肝菌子实体的EST和POD同工酶谱之间既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又各自具有本物种的特有特征;(2)5种牛肝菌子实体的EST和POD同工酶谱比较稳定,是一项稳定的分子水平的重要指标,完全可以作为鉴定牛肝菌属种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朝鲜半岛南部、中国中南部,延伸到喜马拉雅山的中腹,从东南亚到新几内亚的山地,分布着以米槠、青冈栎等所谓常绿栲栎类为主的照叶林。发生在各地区常绿栲栎林内的菇类属共同的种类或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类。本乡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内地,海拔1700m左右的常绿栲栎林中调查过,发现优势树种是栲属(Castanopsis)和石栎属(Lithocapus),但和日本的情况不同的是还夹杂着南洋杉属、露兜属、天南星科、树生蕨类,以及附生植物((?)科、喜蚁植物、蕨类植物等)。林内所发现的菇类大半和日本的种类有很密切的关系。本乡还在此处采集到在日本作为新种记载的酒榛(色)腊蘑(Laccaria vinaceoavellanea),黑鳞丝膜菌(Cortinarius nigrosquamosus)及新苦粉孢牛肝菌(Tylopilus neofelleus)。  相似文献   

5.
云南野生食用牛肝菌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玲仙  殷建忠 《食用菌》2008,30(4):61-62
对盛产于云南的4种野生食用牛肝菌,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方法、进行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热能、膳食纤维、水分、无机元素、维生素等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并对不同的烹调加工方法对保存维生素B1、B2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4种野生食用牛肝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高优质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其中以小美牛肝菌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无机元素中含钾丰富,铁、锌也较多,但钙含量极低。维生素中以维生素B2含量最丰富,其中美味牛肝菌维生素B2含量最高,是铜色牛肝菌的3.5倍,和已知含维生素B2最丰富的动物肝脏相接近,但几乎不含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云南民间传统的急火快炒烹调加工方法对维生素B1,B2的破坏明显低于罐头加工方法。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食用牛肝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琳  赵辉 《中国蔬菜》2013,1(24):65-69
为明确豫西地区茄科作物土壤镰孢菌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从豫西地区17 个县、市
采集的32 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96 株镰孢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及EF-1α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
镰孢菌分属于5 个种,位于系统发育树的5 个分支上,分别为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藤仓镰孢菌
(F. fujikuroi)、轮枝镰孢菌(F. verticillioide)、F. incarnatum 和F. incarnatum-equiseti species complex。
其中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的分离频率最高,为45.83%,在所调查的4 种茄科作物土壤中均有分布;
而F.incarnatum-equiseti species complex 的分离频率最低,仅在马铃薯和番茄土壤中存在。不同地区茄科
作物土壤镰孢菌种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多地露地黄瓜发生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用药,没有防治效果。经鉴定,确定病原茵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瓜棒孢菌,并且试验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文章详细介绍黄瓜靶斑病的症状特点,其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的区别,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非洲菊根腐病发病植株为试材,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引起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分离物对非洲菊的致病性,并通过形态学结合rDNA-ITS和TEF-1α序列的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明确非洲菊根腐病的病原菌类型.结果 表明:从典型病根上共分离获得8株菌株,分别为FZJf 1-1、FZJf 1-2、FZJf 1-3、FZJf 2-1、FZJf 2-2、FZJf 2-3、FZJf 3-1和FZJf 3-2;8株菌株均能导致非洲菊幼苗出现典型的叶片枯萎和根腐症状,其中菌株FZJf 1-1和FZJf 1-3致病力最强,接种第3周植株开始发病,其次是菌株FZJf 2-1,接种第5周植株开始发病,其余菌株致病性较弱;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特征鉴定出6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分别是FZJf 1-1、FZJf 1-2、FZJf 1-3、FZJf 2-1、FZJf 2-3和FZJf 3-2,1株为茄类镰刀菌(F.solani)FZJf 2-2,1株为层出镰刀菌(F.proli feratum) FZJf 3-1,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优势病原菌,茄类镰刀菌(F.solani)和层出镰刀菌(F.proli.eratum)为弱势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中国猴头菌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系统学方法对我国猴头菌属真菌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猴头菌属分3个种,即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珊瑚状猴头菌(H.coralloides)和冷杉猴头菌(H.abietis)。ITS序列聚类分析获得18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018~0.453,冷杉猴头菌与猴头菌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珊瑚状猴头菌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
云南九种野生食用菌氨基酸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应用PICO.TAG氨基酸分析仪快速测定云南野生食用菌中17种氨基酸,结果表明白牛肝菌、黄牛肝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较高,黄牛肝菌中酪氨酸占总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较高,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庐山有毒观赏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庐山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和相关文献查阅,统计出其共有27科29属34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24科26属31种。调查发现,这些有毒观赏植物资源具有种类组成丰富、观赏价值种类丰富的特点,探讨34种该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园林应用及毒性,并就其园林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昌腾 《北方园艺》2011,(15):51-53
对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有毒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丽水生态示范区有毒植物共64科122属154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8科116属148种.对该地区的有毒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具体对策,为合理开发该区的有毒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槭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槭属(Acer Linn.)是槭树科(Aceraceae)中物种形态高度分化和分类处理十分困难的一个属。该属的系统发育、属下分类系统以及部分种的系统位置仍未明确。测定了槭属11个组47种植物53份样品的nrDNA ITS和cpDNA序列(matk、rbcL、trnH-psbA和trnL-trnF),并从Gen Bank下载9个组14个种的35条序列,构建了中国分布槭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并对槭属组下分类系统以及部分争议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前人将鸡爪槭组、小果槭组和全缘叶槭组中的羽脉槭系合并为一个组是合理的;(2)中国槭属有3条进化支系,其中鸡爪槭组、尖齿槭组、穗状槭组、蔹叶槭组和梣叶槭组处于一条进化支系,槭组、茶条槭组、扁果槭组、全缘叶槭组、三小叶槭组和五小叶槭组处于第2条进化支系,桐状槭组、大花槭组和坚果槭组处于第3条进化支系;(3)槭属的性别分化、花序类型、花序着生方式、单复叶类型以及单叶的分裂数可以作为槭属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形态指标;(4)通过ITS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关系,滇藏槭与传统形态分类不相符合;(5)支持将橄榄槭修订为秀丽槭,而锐齿槭、羊角槭、多果槭和昌化槭等的系统位置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悬钩子属植物种类繁多,属内系统演化规律一直存在争议。以近缘的同为蔷薇科蔷薇亚科的蔷薇属黄刺玫(Rosa xanthina)和草莓属野草莓(Fragaria vesca)为外类群,基于ndhF序列利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中国悬钩子属下3组17亚组的53个种(变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ndhF序列在本研究涉及到的分类群中较保守,序列比对后长度为1 182 bp,其中变异位点88个(占7.44%),信息位点47个(占3.97%)。空心莓组(section Idaeobatus)的序列变异速率较木莓组(sect. Malachobatus)和刺毛莓组(sect. Dalibardastrum)快。木莓组需要结合其他进化速率相对较快的序列进一步研究。系统树分析表明,木莓组和刺毛莓组聚为一支,空心莓组则被划分为4支(BI),呈多系进化现象。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路线为复叶类群到单叶类群,空心莓组较木莓组原始,支持陆玲娣等对悬钩子属的系统演化观点。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优良树莓种质的鉴定和分类,也为悬钩子属系统进化积累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5.
豫南地区野生大型毒菌资源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巍  尹健  周颖 《中国食用菌》2004,23(1):8-10
豫南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是植物区系的交接过渡地带,该区毒菌前人没有作过系统报导笔者经多年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初步整理出大型毒菌19科,31属,50种,其中毒伞科、环柄菇科的10余种毒菌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试作农药杀虫。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用牛肝菌的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中国牛肝菌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尤以我国国西南和华南地区食有牛肝菌资源最为丰富。本文列出已知的199年食用年肝菌有其在国内各省区的分布,并注明了有疑问的可食用牛肝菌种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25种,其中裸柄鹅膏(Amanitagymnopus)、锥鳞鹅膏(A.sychnopyramis)、A.hemibaphaSubspsimilis、小托鹅膏黄色变种(A.farinosavar.flava)4种为国内新纪录种,湖南首次记录9种,有毒鹅膏13种,并讨论了其分类与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用菌害虫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综述了我国食用茵害虫的研究概况,总结出食用茵害虫达11目44科90余种,概述了重要害虫的发生特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等,并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腐熟小麦秸秆和食用菌菇渣为原料,组成7种复合基质进行黄瓜穴盘育苗。结果表明,腐熟小麦秸秆∶菇渣=3∶1(体积比)是黄瓜育苗的最佳配比基质,不但出苗率高,植株生长健壮,而且成本低,整个苗期不用施肥,可用于育苗和绿色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期间采用不同浓度的蔗糖基聚合物进行喷施处理,研究其对平菇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蔗糖基聚合物对平菇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尤以浓度为2%的处理效果最好,鲜菇可增产23.8%,生物效率提高17.8%;子实体营养成分多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也分别提高32.1%、31.3%和3.1%;此外一些对人体重要矿物元素(Ca、Mg、Fe、Mn、Zn、Cu)的含量也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